蜂毒提取的方法如下:
一、取毒工具的自制
電取毒器主要構件是:木框架、柵狀電網、尼龍布、玻璃板、電線、開關、電池盒等。木框架長41厘米、寬27厘米、高1.2厘米,玻璃長40厘米、寬26厘米、厚0.4厘米。尼龍布長43厘米、寬29厘米,電線長約4米,開關一個,可裝20節1.5伏普通干電池的電池盒一只(串聯)。柵狀電網用14號或16號不銹鋼絲制作,將兩根鋼絲拉直平裝在木框上,相間距離為6毫米、呈平面排列,兩根鋼絲的一端分別接到電池箱的正負極上。當工蜂與任何兩根鋼絲同時接觸時,電路即發生短路,工蜂受電刺激,開始進行蟄刺、排毒。
二、采毒的操作方法
采蜂毒前,先將尼龍布緊貼在電網下繃緊固定,電網與尼龍布之間應不大于2毫米,然后把玻璃板放在尼龍布下面約2毫米處且固定在木框上。采毒時,把取毒器平放在蜂箱巢門口,接通電源,用木棒輕敲蜂箱,以驅趕工蜂爬上取毒器。工蜂一旦落到電網的任何兩根鋼絲上即可受電擊,會把蟄針刺人尼龍布,將蜂毒排在玻璃板上。工蜂在受電擊排毒時,發出報警信號引來更多工蜂沖向電網觸電排毒,操作時應間歇通電,一般每通電8~10秒鐘停電10秒鐘,然后再通電,如此反復循環進行。一般每箱采毒5~10分鐘左右,當工蜂在電網上飛舞不排毒時,即可停止另換一箱。換箱時應先讓采毒蜂群安靜10分鐘左右,然后掃除電網上余蜂,再搬走取毒器。一般每二箱蜜蜂為一組,用兩個取毒器同時操作。每隔3~5天,可以采毒一次。
三、應注意的問題
①采毒蜂群必須群勢強大,且箱內存蜜、粉充足。②選擇氣溫在15℃以上的無風晴天中午進行。③采毒時,操作人員必須穿好防護衣服,扎好袖口、褲腳,戴好面罩,嚴禁吸煙。④電網、尼龍布、玻璃板一定要清潔衛生。貯存蜂毒的小瓶要洗凈、烘干后再用。⑤取毒器要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每次換電池要全部更新。⑥當尼龍布沾染過多的蜂毒時,應及時調換新布。①蜂毒應避光、防潮、防熱、防污染。將干燥的蜂毒刮下后,應密封包裝及時出售。
蜂毒是一種動物毒素,蜜蜂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自衛生武器——蜇針,用來攻擊來犯的昆蟲及其他動物,使其蜇后麻痹或死亡,因此說蜂毒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毒素;人受到100只蜜蜂蜇刺,即可使人中毒,受200-300只蜜蜂蜇刺,可使人致命,根椐蜂毒的藥理作用,能使中樞神經受到廣泛抑制,心血管系統紊亂、血壓下降、呼吸麻痹、導致死亡。
但根據中醫“適量為藥,過量為毒”的理論,蜂毒則是一種良藥,藥用量及中毒量或致死量相差懸殊,每日蜂蜇刺皮膚蜂毒為0。1mg,現代的中西藥也有一些劇毒藥物,如一些西藥,每次用1 mg或1 mg以下的很多,多用則中毒,因些作為藥物應用的蜂毒也沒什么例外,雖為毒素,實為良藥。
(一) 蜂毒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蜂毒對神經系統有明顯的藥理作用,蜂毒中的多肽及磷脂酶A2等具有明顯親神經特性。蜂毒對神經系統產生抗膽堿活性,神經節產生阻滯作用。蜂毒具有明顯的中樞性煙堿型膽堿阻滯性能,先引起皮層下部興奮,后轉為皮層和皮層下結構廣泛抑制。蜂毒的抗膽堿作用,不公可抑制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系統,還能抑制周圍神經系統沖動傳導。
蜂毒鎮痛效果明顯,尤其對慢性疼痛作用最佳,蜂毒可以通過血腦屏障,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擴大痛閾,降低疼痛的敏感性,治療劑量具有明顯的鎮靜和鎮痛作用,蜂毒對神經官能癥、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等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二) 蜂毒的抗炎作用
蜂毒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歷史悠久,蜂毒中多肽類等多種有效成分有抗炎作用。可直接抵制炎癥,其抗炎作用比同樣劑量的氫化可的權強100倍,同時蜂毒刺激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促使皮質激素釋放,產生抗炎作用。
(三) 蜂毒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蜂毒對心血管系統有顯著影響,蜂毒具有降血壓作用,抗心律失常,改善腦血流及心肌功能等多方面作用。磷脂酶A2不引起心功能改變,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改變外周阻力,促使組織胺釋放,引起血壓下降。蜂毒肽和MCD肽也能釋放組織胺,使血壓下降,蜂毒降低血壓同時,使腦血流量增加,增加了蜂毒臨床實用價值,它可改善冠狀動脈供血,緩解心較痛,對心肌力的增強有良好的作用,對抗心力衰竭有一定作用。
(四)蜂毒對血液系統的作用
蜂毒有抗凝血作用,使凝血時間延長,血液凝固遲緩。蜂毒能影響一些凝血因子的活性,如抑制凝血活酶的活性,使血小板凝集作用降低,對防治血栓和栓塞十分有益。
蜂毒有溶血作用,但治療劑量尚不能引起溶血,遭受大量蜂蜇時出現血紅蛋白尿,蜂蜇致死者出現廣泛的出血和溶血改變,有出血傾向的疾病禁用蜂蜇。
(五) 蜂毒的抗菌作用
蜂毒對革蘭代陽性陰性菌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蜂毒對結核桿菌,傷寒桿菌和枯草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蜂毒不但有直接抗菌作用,還可增加消炎藥青霉素,磺胺抗菌作用。
(六) 蜂毒的抗腫瘤作用
蜂毒能使腫瘤細胞的增殖受到明顯抑制,對腫瘤細胞的破壞作用大于正常細胞。
(七) 蜂毒的防輻射作用
蜂毒有一定的抗輻射作用,能增強機體的應激能力,減輕輻射損傷的程度,提高動物的成活力,蜂毒有保護和復蘇造血細胞的潛在作用,防止由輻射所引起的骨髓和脾臟的退化現象。
蜂毒療法的適應癥
(一)膠原病或自身免疫缺陷疾病
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紅班狼瘡、痛風
(二)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外傷性癲癇、神經痛(如坐骨神經疼、三叉神經)神經炎、偏頭痛、癡呆
(三) 運動系統疼痛
腰間盤椎突出癥、肩關節炎、肩周炎、慢性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頸椎病、網球肘。
(四) 心血管系統疾病
高血壓、心肌炎、心律不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內膜炎、下肢靜脈曲張、腦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
(五)變態反應性疾病
支氣管哮喘、尋麻疹、過敏性紫癜,血管神經水腫、過敏性鼻炎
(六)外科疾病
骨關節疼、腱鞘炎、腱鞘囊腫、下肢慢性潰瘍、疤痕疙瘩、良性腫瘤、肌萎縮、小兒麻痹、慢性闌尾。
(七)婦科疾病
更年期綜合癥、附件炎、盆腔炎
(八)內科疾病
早亢、白細胞減少、貧血、肝硬化
(九)皮膚科疾病
多形紅斑、感光性皮炎、皮膚結核、銀屑病、皮炎、慢性皮膚病
(十)其他疾病
落枕、遺尿、陽萎、運動員肌肉拉傷、挫傷、慢性疲勞等。
蜂毒療法的禁忌癥
1孕婦:一般不予蜂毒治療,以免流產或胎兒畸形。
急腹癥:嬰幼兒疾病、性病、先天心臟病、蜂蜇過敏或過敏體質、腎炎、腎病變、全身虛弱。
蜂毒應用注意事項
1、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對蜂療的反應要正確對待,出現局部或周身反應是治療中的正常現象,中途停止治療喪失了良好的治療機會,反應越明顯療效就越好,反應期過后,就是病情好轉期的到來。
2、蜂毒治療的同時,還可配合用蜂王漿、蜂蜜、花粉、蜂巢治療能增強體質,早日康復。
3、 配合其他療法,以增強治療效果,如中西藥、理療、磁療、光療、洗浴療法,同時還可以配合體育鍛煉。
4、為防止發生過敏反應,準奮如鹽酸腎上腺素、麻黃素、氫化可的松部分藥物。
5、酒后、饑餓、疲勞、精神緊張、大汗淋漓、極度衰弱、孕婦、幼兒不宜采用蜂毒療法。
蜂毒的臨床應用
1、腰椎間盤突出癥:蜂療取穴、腎俞、大腸俞、關元俞、委中、陽陵泉、環跳、昆侖、伏免、阿是穴,本病要堅持5-6個療程,不能輕易放棄治療。
2、 急性腰扭傷:急性腰扭傷屬用力不當所致的腰部各組織損傷的總稱,俗稱“閃腰”,急性腰扭傷由腰肌強力收縮,脊柱急驟屈曲或扭轉所引起的骶棘肌與腰筋膜結合部的撕裂傷。傷后腰部劇痛,腰肌痙攣,腰部僵硬,運動受限,活動時則疼痛加重。取穴:阿是穴為主、腎俞、委中、命門、承山、晴明、至陰
3、 慢性腰部勞損:是指腰部各種軟組織、椎間盤或骨關節,經長期超負荷勞動或活動所致的慢性損傷,或急性腰部扭傷遷延不愈,主要癥狀是腰部慢性痛,過累則加重,休息可減輕,但無明顯功能障礙。取穴:委中、腰部夾脊穴、腎愈、關元、阿是穴。
4、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骨關節退行病變,損傷、風寒、頭頸位置不當可透發,為中老年常見病,好發于頸4—7椎間隙。
5、肩周炎
肩周炎又稱五十肩,凍結肩,以長期肩部疼痛為特點,肩關節功能障礙,晚期可引起肌萎縮。
取穴:肩貞、曲池、天宗、手三里、合谷、肩髃5—6頸椎旁、肩周圍阿是穴。
6、強直性脊柱炎
可能與遺傳、感染、創傷、內分泌代謝障礙或變態反應有關。
取穴:大椎、頸夾脊、胸夾脊、腰夾脊、陶道、泉柱、至陽、筋縮、命門、腰陽關、腰俞、長強、大杼、風門、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委中、阿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