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設備使用規章制度
企業設備使用規章制度
(1)按時上班、下班,不得遲到、早退;
(2)必須自己打卡,不得委托他人打卡或代替他人打卡;
(3)有事、有病必須向部門經理或主管請假,不得無故曠工;
(4)請假必須事先填寫《請假單》,并附上相關證明(病假應有醫生證明),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應提早電話、電報或委托他人請假,上班后及早補辦請假手續;
(5)一次遲到或早退30分鐘以上的,應辦理請假手續,否則以曠工論處;
(6)未履行請假、續假、補假手續而擅不到崗者,均以曠工論處;
(7)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
(8)工作期間,忠于職守,不消極怠工,不干私活,不串崗,不吃零食,不打鬧嬉戲,不大聲說笑、喧嘩等,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
(9)操作機器設備時,必須嚴格遵守技術操作規程,保證產品質量,維護設備安全及保障人身的安全;
(10)設備使用過程中,如發現有異常情況,操作工應及時告知領班和相關技術人員處理,不得擅自盲目動作;
(11)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及時將情況向領班、部門主管或部門經理報告
(12)維修機器、電器、電線必須關閉電源或關機,并由相關技術人員或電工負責作業;
(13)非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不得隨意操作機械設備;
(14)危險物品必須按規定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不得隨意亂放;
(15)收工時要整理機械、器具、物料及文件等,確認火、電、氣的安全,關好門窗、上好門鎖。
(16)嚴禁在公司及宿舍打架,一經發現,予于開除,同時醫藥費有打架雙方承擔。
制度管理的原則
1.適用性原則、制定的制度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根據本企業的規模、業務特點、行業類型、技術特性及管理溝通的需要等方面考慮,制度要體現企業特點,保證制度規范具有可行性、適用性,切忌不切全實際。
2.科學性原則、制定制度應遵從管理客觀規律,制度化的管理必須服從管理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違反了原則只會導致失敗。
3.必要性原則、制定制度要從需要出發,必要的制度一個不能少,不必要的制度一個也不可要,否則會擾亂組織的正常活動。
4.合法性原則、制定的制度內容應與國家、政府相關的法律、法令、法規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絕不可以相違背。
5.合理性原則、制定制度要合理,一方面要體現制度嚴謹、公正、高度的制約性、嚴肅性,同時要考慮人性的特點,避免不近情、不合理等情況出現。
6.完整性原則、企業制度規范要完整,因為企業的管理制度是一個體系,制度內容要求全面、系統、配套。
企業管理制度重要性
企業管理制度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對企業管理活動的制度安排,包括公司經營目的和觀念,公司目標與戰略,公司的管理組織以及各業務職能領域活動的規定。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共同須遵守的規定和準則的總稱,企業管理制度的表現形式或組成包括企業組織機構設計、職能部門劃分及職能分工、崗位職責工作說明,專業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單等管理制度類文件。
企業依法制訂規章制度是企業內部“立法”,是企業規范運作和行使用人權的重要方式之一。企業應當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行使好法律賦予的這一權利,聰明的企業都看到了這一點。
但實踐中我們仍很遺憾地看到大量企業并未對此予以充分的重視,他們認為反正有國家法律、法規,出了事按國家法律、法規處理就行了。其實不然,國家法律、法規是大法,不可能針對某個單位具體情況,相對比較概括、原則,而企業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需要的是更準確詳盡、可直接運作的規范。
制度規范具有多大的法律效力
公司內部設立的各種工作紀律制度規范,具有很大的內部約束的效力,另外很多公司制度它是需要員工簽字的,但是有些條款如果違背了勞動法相關規定,他就是不合法的公司制度,一般來說員工進入公司以后,一定要要一套公司里面內部設立的各種工作制度的書面文件。將工作制度的書面文件對照的《勞動法》,把一些有疑問的地方標畫出來。必要的時候,你要對一些有疑問的地方向相關領導詢問你不清楚的地方。
一般來說在公司里面工作當遇到一些你無法知道的事情,最好是留有相關的證明材料,以便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果在將來與公司發生利益糾紛的時候,可以把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證據提供出來。
據江湖傳言部門里面的會計崗位,在離職的時候都會得到公司額外的補償。會計崗位基本上是跟國家稅務部門打交道的,核心的會計崗位,他掌握著公司里面的納稅情況。公司的命脈是與會計核心崗位是相互關聯的。
如何看待公司所謂的制度的
規章制度的本質是協調和控制,
我們如何合作,做一件復雜的事情,以及如何控制這件事的風險。為什么沒有規章制度就不能這么說?
1) 沒有規章制度,效率低。當開始領導團隊時,團隊應該聽取你的意見。如果你有規章制度,你不能保證團隊會聽你的,但如果你沒有規章制度,我可以保證團隊不會聽你的。2) 沒有規章制度,很難擴大規模。3) 沒有規章制度,風險就會很高。
如何制定和實施規章制度
1) 規章制度的制定圍繞著三個維度:經營制度、財務制度和人事制度。如果更精細,一個是操作手冊,另一個是管理手冊。2) 在建立了經營體制、財務制度和人事制度之后,重要的是行動勝于雄辯。落實,落實,落實,不斷落實,堅決落實大家制定和商定的規則。如果你制定一個制度,特別是在早期階段,有絲毫的猶豫、搖擺,并且不執行它,對不起,你制定的制度是一張廢紙。
3) 在實施中積累問題,一年或半年后糾正。通常在一年后修訂。如果有很多問題,應該最快半年修改一次。也不要修改得太頻繁。4) 根據“二八”原則,定制度應該盡可能簡單,否則很難實現。如果不能實施,將影響管理層的權威和最高領導的權威。5) 在實施過程中,團隊,尤其是團隊的核心人員,不應該過多考慮彼此做事的行為動機。我還建議你,一個好的團隊不一定要親密。當他們成為親戚時,他們之間沒有秘密。只要大家能夠合作,按照規章制度做好事情,患難與共,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