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小甲蟲在美國
蜂巢小甲蟲(SHB)源自于非洲,在非洲很多國家早就存在,但是它不危害蜂群,養蜂人在蜂巢中沒有看見過大量蜂巢小甲蟲幼蟲,也未聽說因蜂巢小甲蟲而損失蜂群。這與非洲蜜蜂的習性有關,也跟非洲養蜂者的飼養方式有關。自1996年11月在美國首次發現蜂巢小甲蟲,已有9年之久。在這9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對它知之多少呢?
一、我們對蜂巢小甲蟲的了解程度
1.蜂巢小甲蟲飛行能力很強;
2. 能在巢箱外的花粉或腐爛的水果中存活;
3.能在腐爛的水果中繁殖;
4.被捕獲后能存活1年以上;
5.1只雌性成年甲蟲1天能產300—500只卵,產卵期30~60天;
6.甲蟲也會互相攻擊;
7.喜歡在陽光充足有遮蔭的蜂巢中生活;
8.把蜂箱當作“旅館”,取食、避風、取暖;
9.哺育蜂飼喂巢房里的甲蟲幼蟲,像飼喂蜜蜂幼蟲一樣;
10.歐洲蜜蜂對甲蟲的清除不如非洲蜜蜂強;
11.冬季氣溫在零下40℃能在蜂箱越冬;
12.在北方,只能在夏季繁殖,外界氣溫不是很低不會影響其化蛹,在溫暖的蜂房內繁殖很快;
13.強群甲蟲常常不易被發現;
14.在春季和夏季繁殖時多侵入弱群;
15.秋季進入強群取暖;
16.當卵孵化,幼蟲在巢內取食時,蜜蜂會飛逃;
17.蜂巢小甲蟲不能在寒冷的蜂巢外存活;
18.如不得以要遷移,他們能在低氣溫下飛行。
二、好的飼養管理方式
(一)蜂場
1.養強群,合并弱群;
2.蜂箱上不要有遮蔭物;
3.至少每隔2星期檢查一下蜂群;
4.A口果蜂群死亡,而無法斷定小甲蟲的幼蟲是否爬出巢外,鉆人蜂箱周圍的土壤里,那么蜂群周圍2x2米區域內要進行處理;
5.每隔3~4星期轉移蜂場,不要長期定地飼養;
6.不要在嚴重感染的蜂場內取蜜;
7.不要在巢箱上放過多的空繼箱;
8.阻止蜂場內發生盜蜂;
9.在危害嚴重的蜂群中放置誘捕器,在底部托盤里放置油脂或硅藻土;
10.保持巢箱底部清潔,清除贅脾和蠟屑;
11.使用防甲蟲底板可以防止甲蟲進入蜂群;
12.取下大蓋,放在地上,將3~4個繼箱探在箱蓋上,在檢查完巢箱之后將其放回。由于太陽光直射在大蓋上,放在上面繼箱內的大部分甲蟲會爬出來,用起刮刀殺死它們或將甲蟲倒人裝有肥皂水的桶內;
13.秋季采取最有效的措施防治,以防甲蟲在蜂群內越冬;
14.不要忽視蜂螨和美洲幼蟲病,蜂螨寄生率高的蜂群很容易遭小甲蟲侵襲;
15. 加強防范措施,增強防范意識很重要。
(二)貯蜜庫房
1.貯蜜不要過多,不超過1~2天的取蜜量;
2.不要將有蜜的幼蟲脾放入蜜庫;
3.每天將搖蜜機的桶底清理干凈;
4.每星期處理損壞的巢脾和割下的蠟蓋;
5.保持貯蜜室干凈清潔,及時清除垃圾;
6.驅趕巢脾貯藏室內的蜜蜂;
7.每天清掃死蜂、花粉渣和蠟屑;
8.每天清除蜜桶上的漂浮物;
9.不要貯存有花粉或者幼蟲的巢脾,清除或將老幼蟲脾放到強群中;
10.不要存放潮濕的繼箱;
11.如果在繼箱內發現幼蟲,在2~3天內將其放回蜂群,或處理掉;
12.如果在貯蜜室周圍發現甲蟲幼蟲,要對其附近的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13.如果溫度在20℃,濕度為50%時,這有助于甲蟲卵的孵化;
14.巢脾貯存室靠近地面處點盞25瓦的電燈,這樣會吸引甲蟲幼蟲到室外化蛹;
15.在一托盤內盛滿水,盤的四周圍上沙子,這樣幼蟲會爬到托盤內,在盤子上方1~2米處吊盞燈,點亮,這時幼蟲就會爬人盤內被淹死。
引自《中國蜂業》2006(3)
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