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蜜與群勢的興衰
|OK蜜蜂網
如圖:搖蜜機搖蜜圖片,美女養蜂人把蜜蜂蜜脾(蜜脾就是裝滿蜂蜜的蜜蜂蜂巢)放入搖蜜機中搖蜜圖片,養蜂搖蜜基本原則:1.首先要先找到蜂王,確定蜂王所在的蜂脾不搖蜜,以免抖蜂把蜂王抖落失王。2.陰雨天或外界蜜源不好的天氣不要把蜂群中的蜜搖干凈了,要給蜜蜂留點余糧。3.蜂群中蜂脾上蜂蜜很多就要趕緊搖蜜,以免蜜壓子,導致蜂王沒地方產卵阻礙了蜂群的發展。
養蜂是為了獲蜜(當寵物養的另當別論),要蜜就得開搖。于是搖呀搖,春夏秋冬,蜜機循著養蜂人的渴望旋轉不息。有人將蜂搖旺了,有人將蜂搖沒了。搖蜜看似簡單,其實并不簡單,里面的道道是“養蜂技術”上很重要的一環。
1、抖蜂也有技巧: 搖蜜必須要抖蜂。抖蜂誰都會,但抖出水準來卻很難(蜂掃對會抖蜂的人來說是多余的)。正確的方法是:首先移開擋板適當距離,雙手分別抓住蜜脾兩耳。不要提得太高(高出蜂箱少許即可),太高了容易摔傷蜂,同時驚得蜜蜂四處亂飛。將脾放低在板檔內迅速猛抖幾下。一部分蜂受驚抓住脾面很難抖落。這時候停頓幾秒鐘,待抓住脾面的蜂放松防備開始爬動時,再猛抖幾下。一般三個回合就會徹底將蜂抖盡。個別飛回脾面的蜂用口吹去即可。
2、搖蜜要輕柔均勻: 最好兩脾同時搖,才能平衡蜜桶,防止一邊失重導致齒輪錯位發出瞬間驚頓將幼蟲震傷。開搖時速度要從慢到快,使勁均勻,同時控制好轉速,標準是:蜜機轉速極限的5成即可。這樣不會因離心作用將幼蛹甩出,蜜脾被扭曲錯裂。
3、有王的脾不要搖: 抖蜂取蜜,將好端端的安靜王國擾得混亂不堪。亂是必然的,就讓它亂好了,只要領導(蜂王)不亂就行。搖蜜前找出領導(蜂王)的所在脾,放到箱里邊(有“王”面朝箱壁),然后才進行選脾、抖蜂的搖蜜操作。如此一來,被騷擾后的蜂群亂一會就會被鎮定自若的領導(蜂王)影響恢復平靜。如果把蜂王所在脾進行抖蜂搖蜜的話,被抖落在箱底的蜂王就會胡鉆亂竄,勢必引導蜂群亂上加亂。甚至會出現圍王、“應激反應”一系列嚴重后果。即便所述現象沒有發生,但受驚過度的蜂王必然會停產一段時日,直接影響群勢發展。倘若抖脾時將蜂王摔傷或驚飛,更得不償失。
4、仔脾面大的脾不要搖: 仔脾面大,上面的蜜分區自然很少很少,與其取走那一點點蜜,倒不如留下來。好處有三:一、節省自身勞動,二、保護仔脾,三、方面工蜂汲取哺喂本脾幼仔。工蜂對幼仔的哺喂是十分頻繁的,一小時達10次以上。如果取了幼蛹密集的脾蜜,工蜜就要跑遠一段路從其他脾上搬來蜂蜜哺喂幼蛹,致使工蜂勞動強度加大,弄得疲憊不堪,就很難保證幼蛹的食糧豐足和供給及時,如此育出的工蜂體質大打折扣。
5、酷熱和太冷時不要搖: 這兩種天氣時搖蜜,溫差會直接給成蜂和幼仔造成傷害。這還是其次,嚴重的是脾無儲蜜的物理反應才是致命的。要知道,脾上封蓋蜜不光是蜜蜂的儲糧,另一個重要作用是維持箱內溫度穩定的“衡溫器”。脾上被封了蓋的粘稠濃蜜,能吸納和儲存被蜜蜂調節好的了適溫,可以避免開箱或巢口突入的冷、熱氣流傷害巢內幼蛹,并能迅速恢復箱內常溫。如果在酷冷和酷熱天將蜜搖了,就等于毀掉了箱內分布均勻的天然“衡溫器”,至使蜂群遇冷便冷,逢熱便熱完全失去保護的慘狀。如此,群勢必然衰敗。
6、不要將所有蜜脾搖盡: 相當一部分蜂人幾乎是見蜜就搖,并且一搖就將整箱蜜脾搖盡。凡采取這樣搖蜜的,通常是蜜蜂群勢少,蜂易病,蜜質差。此舉造成的危害有如下幾種:①箱內“衡溫器”喪失(見上述5)。無論任何季節于蜂群繁殖不利。②蜂王停產。因為工蜂無糧可食,饑餓的工蜂不再哺喂蜂王導致停產,繁殖鏈被破壞,蜂群青黃不接,至使群勢逐漸衰敗。③幼蟲被殘害。因為巢房蜂蜜點滴無存,工蜂挨餓,拿什么哺喂幼蛹?(正常每小時喂10次以上)。得不到及時哺喂的幼蛹倍受煎熬,好不容易待到第二天有蜜水采回,饑餓的工蜂飽餐一頓后,再去急喂氣息奄奄的幼蛹。未經釀酵的稀“蜜”水營養欠缺,害菌滋生。導致工蜂體質迅速下降,不得壽數。幼蛹被喂食后營養嚴重不良,難正常孵出。即便有幸存活或出房,也難免一部分殘疾(爬蜂或缺翅)……所以對蜜蜂索取不要太苛刻,不要太貪,貪多失去就更多。
7、正確(留、取)蜜脾技巧: 當箱內蜜脾封蓋后,對箱內蜜脾的留、取最佳方法是: 2脾取1脾;3脾取2脾;4-5脾取3脾;6脾取4脾;7-8脾取5脾;9脾取6脾;10脾取7脾;11脾取8脾。 過段時日,待空脾滿蜜封蓋后,再交替對留下的老蜜脾進行搖取。
8、實、空脾放置方法: 被搖取的空脾放置也很重要,方法是: 2脾的空脾放里面(靠箱壁);3脾的空脾放中間;4-5脾的空、實脾相隔放置;6脾的2空脾放置兩邊第2位置;7-8脾的空、實脾相隔放置;9脾的兩邊和中間各放1實脾;10脾和11脾的方法與9脾相同。
打破傳統,實行創新。只有科學地掌握“搖蜜”系列技巧,才能在意外和常態下確保箱內繁殖的適溫;蜜蜂的食糧充沛,促使工蜂采集積極,優質蜂蜜收成倍增,勞動力次性減少,群勢迅速繁興。
養蜂朋友可以自制的搖蜜機
多箱巧喂養 蜜蜂群勢強
蜂群和群勢消長規律
1、抖蜂也有技巧: 搖蜜必須要抖蜂。抖蜂誰都會,但抖出水準來卻很難(蜂掃對會抖蜂的人來說是多余的)。正確的方法是:首先移開擋板適當距離,雙手分別抓住蜜脾兩耳。不要提得太高(高出蜂箱少許即可),太高了容易摔傷蜂,同時驚得蜜蜂四處亂飛。將脾放低在板檔內迅速猛抖幾下。一部分蜂受驚抓住脾面很難抖落。這時候停頓幾秒鐘,待抓住脾面的蜂放松防備開始爬動時,再猛抖幾下。一般三個回合就會徹底將蜂抖盡。個別飛回脾面的蜂用口吹去即可。
2、搖蜜要輕柔均勻: 最好兩脾同時搖,才能平衡蜜桶,防止一邊失重導致齒輪錯位發出瞬間驚頓將幼蟲震傷。開搖時速度要從慢到快,使勁均勻,同時控制好轉速,標準是:蜜機轉速極限的5成即可。這樣不會因離心作用將幼蛹甩出,蜜脾被扭曲錯裂。
3、有王的脾不要搖: 抖蜂取蜜,將好端端的安靜王國擾得混亂不堪。亂是必然的,就讓它亂好了,只要領導(蜂王)不亂就行。搖蜜前找出領導(蜂王)的所在脾,放到箱里邊(有“王”面朝箱壁),然后才進行選脾、抖蜂的搖蜜操作。如此一來,被騷擾后的蜂群亂一會就會被鎮定自若的領導(蜂王)影響恢復平靜。如果把蜂王所在脾進行抖蜂搖蜜的話,被抖落在箱底的蜂王就會胡鉆亂竄,勢必引導蜂群亂上加亂。甚至會出現圍王、“應激反應”一系列嚴重后果。即便所述現象沒有發生,但受驚過度的蜂王必然會停產一段時日,直接影響群勢發展。倘若抖脾時將蜂王摔傷或驚飛,更得不償失。
4、仔脾面大的脾不要搖: 仔脾面大,上面的蜜分區自然很少很少,與其取走那一點點蜜,倒不如留下來。好處有三:一、節省自身勞動,二、保護仔脾,三、方面工蜂汲取哺喂本脾幼仔。工蜂對幼仔的哺喂是十分頻繁的,一小時達10次以上。如果取了幼蛹密集的脾蜜,工蜜就要跑遠一段路從其他脾上搬來蜂蜜哺喂幼蛹,致使工蜂勞動強度加大,弄得疲憊不堪,就很難保證幼蛹的食糧豐足和供給及時,如此育出的工蜂體質大打折扣。
5、酷熱和太冷時不要搖: 這兩種天氣時搖蜜,溫差會直接給成蜂和幼仔造成傷害。這還是其次,嚴重的是脾無儲蜜的物理反應才是致命的。要知道,脾上封蓋蜜不光是蜜蜂的儲糧,另一個重要作用是維持箱內溫度穩定的“衡溫器”。脾上被封了蓋的粘稠濃蜜,能吸納和儲存被蜜蜂調節好的了適溫,可以避免開箱或巢口突入的冷、熱氣流傷害巢內幼蛹,并能迅速恢復箱內常溫。如果在酷冷和酷熱天將蜜搖了,就等于毀掉了箱內分布均勻的天然“衡溫器”,至使蜂群遇冷便冷,逢熱便熱完全失去保護的慘狀。如此,群勢必然衰敗。
6、不要將所有蜜脾搖盡: 相當一部分蜂人幾乎是見蜜就搖,并且一搖就將整箱蜜脾搖盡。凡采取這樣搖蜜的,通常是蜜蜂群勢少,蜂易病,蜜質差。此舉造成的危害有如下幾種:①箱內“衡溫器”喪失(見上述5)。無論任何季節于蜂群繁殖不利。②蜂王停產。因為工蜂無糧可食,饑餓的工蜂不再哺喂蜂王導致停產,繁殖鏈被破壞,蜂群青黃不接,至使群勢逐漸衰敗。③幼蟲被殘害。因為巢房蜂蜜點滴無存,工蜂挨餓,拿什么哺喂幼蛹?(正常每小時喂10次以上)。得不到及時哺喂的幼蛹倍受煎熬,好不容易待到第二天有蜜水采回,饑餓的工蜂飽餐一頓后,再去急喂氣息奄奄的幼蛹。未經釀酵的稀“蜜”水營養欠缺,害菌滋生。導致工蜂體質迅速下降,不得壽數。幼蛹被喂食后營養嚴重不良,難正常孵出。即便有幸存活或出房,也難免一部分殘疾(爬蜂或缺翅)……所以對蜜蜂索取不要太苛刻,不要太貪,貪多失去就更多。
7、正確(留、取)蜜脾技巧: 當箱內蜜脾封蓋后,對箱內蜜脾的留、取最佳方法是: 2脾取1脾;3脾取2脾;4-5脾取3脾;6脾取4脾;7-8脾取5脾;9脾取6脾;10脾取7脾;11脾取8脾。 過段時日,待空脾滿蜜封蓋后,再交替對留下的老蜜脾進行搖取。
8、實、空脾放置方法: 被搖取的空脾放置也很重要,方法是: 2脾的空脾放里面(靠箱壁);3脾的空脾放中間;4-5脾的空、實脾相隔放置;6脾的2空脾放置兩邊第2位置;7-8脾的空、實脾相隔放置;9脾的兩邊和中間各放1實脾;10脾和11脾的方法與9脾相同。
打破傳統,實行創新。只有科學地掌握“搖蜜”系列技巧,才能在意外和常態下確保箱內繁殖的適溫;蜜蜂的食糧充沛,促使工蜂采集積極,優質蜂蜜收成倍增,勞動力次性減少,群勢迅速繁興。
養蜂朋友可以自制的搖蜜機
多箱巧喂養 蜜蜂群勢強
蜂群和群勢消長規律
上一篇:蜂姜餐變成瘦人體質
下一篇:蜂產品高產技術措施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