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育王、關王與換王
初學養蜂的同志都要自己動手,學會育王、關王與換王。
首先說育王。
種蜂場育王從雄蜂、供卵群、育王群到處女王的交尾都有嚴格的要求,但我們育王在技術上也應力爭精益求精。
育王前應考慮自己養蜂收獲的主要蜂產品,有目的地育王。如:只取蜜不取漿,就要養、育“蜜型”王;既取蜜又取?,就要養、育“蜜漿型”王。有了目的,就應在自己的蜂場(群)中選取在同等條件下蜂群發展快、取蜜多;或取蜜取漿多,抗螨、無病,維護的群勢大,不好分蜂的種用雄蜂群和種用供卵群,兩者不能選擇同箱。有條件的可從其他蜂場移蟲育王。最好是購買蜜蜂研究所的種王。
當種用雄蜂群確定后,應在移蟲育王的前三周給該群巢箱加人雄蜂脾或雄蜂房較多的脾。也可從巢箱脾中間抽出一子脾并在同處加入1個框,同時大量獎飼2日,讓蜜蜂造1框雄蜂脾供蜂王產種用雄蜂卵。與此同時對其他非種用雄蜂群,每周割一次雄蜂蛹,連割3次即可。除掉已出房的個別雄蜂。
對于供卵群最好是在移蟲前三天給該群加入一空脾讓蜂王產卵,以便掌握幼蟲的準確日齡。
有蜂友曾提出用“大卵”育王好。我無法鑒別卵的大小,也不敢否定。我認為育王的質量好壞應取決于4個要素:育王群蜂量,一次育王的數量,育王時的氣溫、外界蜜源等。
在蜂多于脾的前提下,10脾以上蜂量育王最好。當日平均氣溫20?左右時,每群育王1框不超過30只;當日平均氣溫在30?左右時,每群育王1框不超過45只。育王框應放繼箱數脾蜂中間,只要外界有蜜源并獎飼一周,育出的處女王質量是很好的。至于移蟲次數,蜜型王用復式移蟲好;蜜、漿型王一次性移蟲即可。
供卵群和育王群最好是同箱,也可在具備以上條件的其他箱中育。再說關老王。
從移蟲育王日算起的第9天開始關王。
關王時,應保留一部分較好的老王待用,也可將較好的老王帶1脾蜂讓它繼續產卵一段時間,較差的老王一定要淘汰。 關好老王的王籠不要掛在蜂箱內,可集中懸掛在蜂場附近的矮樹枝上或一空蜂箱內,自有蜜蜂前去飼喂蜂王,不會被餓死。因為放在有蜂的箱內不利于王臺的接受和處女王的交尾。關王時應順便查找已產生“分蜂熱”而造成的自然王臺或交替王臺。
最后談點安臺換王的方法。
當蜂群失王2-3天后,方可給各群安放王臺。從移蟲之日算起的第11天,所育王臺應全部按要求分散到各箱。若移蟲日是上午,最多只能推遲到下午;若移蟲日是下午,則不能推遲到第二天,以防因個別移蟲日齡較長先出的處女王咬毀其他王臺,造成育王失敗而耽誤蜂群的繁殖。這就是前面所說的要保留較好的老王。我曾失敗過一次。
為保證一次換王成功,我的繼箱都開有小巢門,巢、繼箱同時各安一臺。若繼箱無小巢門,可將大蓋、副蓋向前或向后移動,現出一條縫也可,最好是向前移,使縫和巢箱巢門方向相反。這樣換王,一箱成功兩王的情況較多,沒有一箱兩王都失的情況。我想即使一箱兩王都失,也可從鄰近箱提一新王介人。我每年換王一次全部是新王。如果成功的王多,不需擴大蜂場群數,可飼養成雙王群。即使以后有個別箱失王或因交尾受精不好產了雄蜂卵,也有王可補,不必再育王。
如此育王、關王、換王是我個人的實踐所為,僅供新蜂友們參考,不妥之處請批評。
徐子成(湖北省團風縣馬曹廟鎮馬曹廟村,湖北團風438822)
相關信息
把秋后關王改為限王
中蜂人工育王與換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