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漿的生產技術
|OK蜜蜂網
與生產蜂蜜不同的是,要在繼箱里經常保有兩框幼蟲脾,為的是把哺育蜂調到繼箱飼喂蜂王幼蟲。移上小幼蟲的產漿框,放在繼箱里的幼蟲脾之間或者幼蟲脾和蜜粉脾之間。在大流蜜期,繼箱內可以不放或者只放1框幼蟲脾。
1.生產工具
使用的工具有產漿框、塑料王臺條、移蟲針、削臺刀、鑷子、3~4號畫筆和真空取漿器、儲漿瓶、消毒紗幫、酒精、毛巾等等。產漿框的大小、形狀,大致與巢框相同。框梁和側板只有12~15毫米寬,15~20毫米厚;中間橫著裝上3~5條可裝拆的塑料王臺條。每根王臺條有25~30個王臺基。也可以用蜂蠟制造王臺蠟碗。
削臺刀可用刮胡子刀片夾在竹柄上制成。儲漿瓶根據產量采用容量為300~1000克的塑料瓶。采漿前把采漿瓶、采漿用的畫筆、鑷子等工具用75%酒精消毒。
2.產漿群的組織
通常采用加繼箱的有王生產群生產蜂王漿,用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產卵,從巢箱提兩框幼蟲脾加在繼箱的中部,兩側放蜜粉脾。春季開始生產時,可以組織數個無王群,首先把移上蟲的產漿框加到無王群里,24小時后再移到有王群的繼箱中,可以提高飼喂幼蟲的接受率。
3.移 蟲
日齡一致的幼蟲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將空脾插入蜂王產卵區,到第五天就有成片的適齡幼蟲可供移蟲。雙王群作為供蟲群效果更好。移好蟲的產漿框及時加入生產群,強群可以1次加2框,加在幼蟲脾和蜜粉脾之間。
4.補 蟲
插人產漿框3~4小時后檢查幼蟲被接受情況,查看王臺內幼蟲成活率。未接受的,及時補移幼蟲。次曰早晨再次檢查,補蟲。接受率達90%以上的不補。
相關信息
蜂王漿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
談老蜂王的保存與再利用技術
固體蜂蜜加工技術
蜂王漿生產條件、產漿準備
圖解蜂王漿生產過程
蜂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
揭秘蜂王漿的生產過程
1.生產工具
使用的工具有產漿框、塑料王臺條、移蟲針、削臺刀、鑷子、3~4號畫筆和真空取漿器、儲漿瓶、消毒紗幫、酒精、毛巾等等。產漿框的大小、形狀,大致與巢框相同。框梁和側板只有12~15毫米寬,15~20毫米厚;中間橫著裝上3~5條可裝拆的塑料王臺條。每根王臺條有25~30個王臺基。也可以用蜂蠟制造王臺蠟碗。
削臺刀可用刮胡子刀片夾在竹柄上制成。儲漿瓶根據產量采用容量為300~1000克的塑料瓶。采漿前把采漿瓶、采漿用的畫筆、鑷子等工具用75%酒精消毒。
2.產漿群的組織
通常采用加繼箱的有王生產群生產蜂王漿,用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產卵,從巢箱提兩框幼蟲脾加在繼箱的中部,兩側放蜜粉脾。春季開始生產時,可以組織數個無王群,首先把移上蟲的產漿框加到無王群里,24小時后再移到有王群的繼箱中,可以提高飼喂幼蟲的接受率。
3.移 蟲
日齡一致的幼蟲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將空脾插入蜂王產卵區,到第五天就有成片的適齡幼蟲可供移蟲。雙王群作為供蟲群效果更好。移好蟲的產漿框及時加入生產群,強群可以1次加2框,加在幼蟲脾和蜜粉脾之間。
4.補 蟲
插人產漿框3~4小時后檢查幼蟲被接受情況,查看王臺內幼蟲成活率。未接受的,及時補移幼蟲。次曰早晨再次檢查,補蟲。接受率達90%以上的不補。
相關信息
蜂王漿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
談老蜂王的保存與再利用技術
固體蜂蜜加工技術
蜂王漿生產條件、產漿準備
圖解蜂王漿生產過程
蜂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
揭秘蜂王漿的生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