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王群的組織及管理方法
|OK蜜蜂網
雙王群作為將弱群繁殖成強群的主要技術措施,在生產中已被廣泛應用。春季當蜂群內工蜂哺育力超過了蜂王產卵力,幼蜂積蓄過剩時可組成雙王群。它能夠利用多余蜂的哺育力培育出較多的蜂兒,推遲蜂群出現分蜂熱的時間,在流蜜期到來之前積累大批采集適齡蜂,使之投入到采蜜工作中去,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一、巢箱雙王群 ①組織方法:在5月中下旬,正值山花盛開,主要有山梨、山桃、忍冬、水榆等多種輔助蜜源植物,蜜粉豐富,持續時間較長,氣候比早春穩定,晝夜溫差逐漸縮小,外界條件有利于蜂群繁殖。在蜂群達到7框蜂以上時,將巢箱用立式隔王板從中間隔開(立式隔王板一面釘尼龍紗,尼龍紗上貼一層報紙)開后巢門,前側巢門關閉,選擇晴暖天氣,找到蜂王后,將帶蜂王脾放入開前巢門一側,老蛹脾、蜜粉脾放入開后巢門一側,其余子脾把蜂抖入開后巢門一側后,放到另一側,蓋上紗蓋及大蓋,第二天傍晚,老蜂飛走后可向開后巢門一側介紹產卵蜂王,這種利用幼蜂誘入法很容易介紹成功,待兩只蜂王產卵后,過一段時間報紙會慢慢咬開,中間有一層尼龍紗,使兩區氣味融合,但工蜂不能通過。 ②管理方法:加繼箱之前的巢箱雙王群,要按一般小群進行管理,但兩區群勢強弱不均時,可采取互換子脾的方法解決(換脾應注意勿將兩只王調到一起),盡可能保持兩區群勢平衡發展。加繼箱之后,以隔王板限制兩只蜂王在巢箱兩區內產卵,每6天調整一次,把巢箱兩區的新蛹脾、大蟲脾、蜜粉脾提到繼箱,繼箱內老蛹脾,適合產卵空脾分別調給兩區供蜂王產卵。 二、巢繼箱雙王群 ①組織方法:先將繼箱分隔成兩個區一大一小,在繼箱的一側(約11厘米處)固定一立式隔王板,小區能放3張脾,開后巢門,底部釘尼龍紗。在巢箱上放鐵紗蓋及覆布,再放整理好的繼箱,繼箱里放老蛹脾及蜜粉脾,巢箱找到蜂王后放入一側,其余巢脾將蜂全部抖入繼箱中,待組成后第2天傍晚外勤蜂飛走,只剩下幼蜂,誘入產卵蜂王。 ②管理方法:待蜂王在繼箱產卵子脾封蓋后,撤掉繼箱下的覆布,巢箱蜂巢布置在繼箱小區一側,使之氣味融合。初次調換子脾應不帶蜂,以巢箱老蛹脾換取繼箱卵蟲脾,充分發揮新王產卵積極性。巢箱滿箱后,可去掉鐵紗蓋換以隔王板,隨著群勢的增強,每6天調整蜂巢一次,將新蛹脾、蜜粉脾、大幼蟲脾調到繼箱大區內。這種巢繼箱雙王群,工蜂在繼箱可以互通,在大區可進行王漿生產及搖蜜;小區可為生產王漿提供幼蟲,還可生產雄蜂蛹。方法是將小區內調入2張新蛹脾,中間放一張雄蜂脾,待雄蜂脾產滿卵后,調到大區一側孵化,這樣雄蜂脾封蓋10天后,即可生產雄蜂蛹。提高單群產量,方便管理,蜂群發展快,達到蜂產品增產增收的目的。 飼養雙王群是蜂群飼養管理中關鍵技術措施。組織雙王群有多種方法,其中最為常用的雙王群用密封的閘板、鐵紗框等中隔板,或過蜂的隔王板做中隔板將巢箱平均分區組織成的雙王群,但這樣的雙王群在飼養中,常出現不如意之處,如不過蜂中隔板組成的巢箱雙王群在未加繼箱之前易出現偏集,兩區的飼料不能相互傳遞等;而利用通蜂的隔王板為中隔板直接組織雙王群時,不易成功;即便成功的雙王群在后期飼養中,由于兩區的蜂王通過單層隔王柵能夠接觸到,所以蜂王損失率也較高。幾年來,筆者利用雙框式隔王板組織雙王群,收到滿意效果。 1、制作相互配套的蜂箱、框式隔王板 蜂箱內徑長和高要統一標準,把蜂箱前巢門,以中線為準左右1.5?處開出長8?的相對巢門,同時在箱后部距一側面8?處開5?巢門。
利用標準框式隔王板依據巢箱內徑制作同一標準的框式隔王板,如果其比蜂箱短,可以加木條,如果比蜂箱長,可去掉一部分,保證隔王板能輕松插入箱內,并兩端和下沿與蜂箱的前后壁及箱底嚴密無縫。隔王板上沿與箱口齊平,四框的厚度要小于1?,隔王柵的縫隙必須標準,面積要盡量大,一般為半張平面隔王板。制作框式隔王板的數量以一個巢箱配兩張隔王板算。 2、制作雙王箱 在兩張框式隔王板之間夾放3層與其大小相同的報紙,并且要靠緊合成一體,直接在蜂箱前后箱壁上用鐵釘夾緊,固定巢箱的中心線上,使兩側區間距離相等。一般能放置4張巢脾1張隔板。對于有大巢門的蜂箱,在箱前壁下緣和箱底板之間的巢門通道雙隔王板處塞進一塊三角形小木塊,木塊的高度和前壁下緣與箱底板間的距離相同,防止兩區從此處過蜂。 3、組織雙王群 一般情況下,開始組織雙王群時,兩區的蜜蜂有老蜂與老蜂,如早春剛排泄的兩個小群,有老蜂與幼蜂,如一個原群原址分成、老幼蜂雙王群,有幼蜂與幼蜂組成的雙王群。 初始組織雙王群時,把群勢相對較弱或幼蜂蜂群,布置在開后門的小區內,關閉前門,開后門。把群勢相對較強、老蜂或含有老蜂的蜂群布置在另一區,開前門。每區的巢脾靠框式隔王板依次向外擺放。為確保雙王群組織成功,對于兩區群勢強弱懸殊的雙王群,先把兩區蜂巢靠兩側箱壁布置,待新送入的蜂王產卵化蟲后,再把兩區蜂巢靠中間隔王板布置,延緩中間報紙被蜜蜂咬開通蜂的時間。 對于兩小區中較強群勢達不到4框蜂時,可在雙王巢箱上直接放置覆布,并在其壓上中間帶有豎梁的紗蓋即可;對于兩小區中較強群勢起過5框蜂以上,在巢箱小區內放置3—4張巢脾供蜂王產卵,其余巢脾放置在繼箱內。另一側弱群小區上蓋嚴覆布,用平面隔王板壓好,在其上面放置繼箱,巢脾與巢箱開放小區的巢脾對稱擺放。待雙框式隔王板中間的報紙被咬開通蜂,兩小區蜜蜂很好融合后,可撤掉小區上封閉的覆布,把繼箱內的蜂巢向中間布置,并關閉后門,打開前門,讓走后門的蜜蜂逐漸從前門進出。 4、利用雙框式隔王板組織雙王群越冬 繁殖越冬蜂結束后的雙王群,若是兩王都有保留價值,可利用雙框式隔王板組織雙王群越冬。越冬前雙王群越冬的整體群勢在4—7.5框為宜,測定群勢時不能忽略雙隔王板間的蜜蜂。越冬蜂群放置的飼料巢脾數應略多于蜂,如4框多蜂放5張脾,5框多蜂放6張脾。偶數張巢脾兩小區對稱擺放,奇數張巢脾兩小區相差一張布置。把下部有空房半蜜脾對應放在隔王板兩側,大蜜脾放在半蜜脾外側。隔王板與巢脾間距約0.5?左右,其余蜂路約1.2?左右。 通過實踐,利用雙框式隔王板組織雙王群靈活,管理方便,兩區無偏集,飼料可傳遞,失王率低,越冬效果好,越冬后兩王同在存活率達75%以上。
利用標準框式隔王板依據巢箱內徑制作同一標準的框式隔王板,如果其比蜂箱短,可以加木條,如果比蜂箱長,可去掉一部分,保證隔王板能輕松插入箱內,并兩端和下沿與蜂箱的前后壁及箱底嚴密無縫。隔王板上沿與箱口齊平,四框的厚度要小于1?,隔王柵的縫隙必須標準,面積要盡量大,一般為半張平面隔王板。制作框式隔王板的數量以一個巢箱配兩張隔王板算。 2、制作雙王箱 在兩張框式隔王板之間夾放3層與其大小相同的報紙,并且要靠緊合成一體,直接在蜂箱前后箱壁上用鐵釘夾緊,固定巢箱的中心線上,使兩側區間距離相等。一般能放置4張巢脾1張隔板。對于有大巢門的蜂箱,在箱前壁下緣和箱底板之間的巢門通道雙隔王板處塞進一塊三角形小木塊,木塊的高度和前壁下緣與箱底板間的距離相同,防止兩區從此處過蜂。 3、組織雙王群 一般情況下,開始組織雙王群時,兩區的蜜蜂有老蜂與老蜂,如早春剛排泄的兩個小群,有老蜂與幼蜂,如一個原群原址分成、老幼蜂雙王群,有幼蜂與幼蜂組成的雙王群。 初始組織雙王群時,把群勢相對較弱或幼蜂蜂群,布置在開后門的小區內,關閉前門,開后門。把群勢相對較強、老蜂或含有老蜂的蜂群布置在另一區,開前門。每區的巢脾靠框式隔王板依次向外擺放。為確保雙王群組織成功,對于兩區群勢強弱懸殊的雙王群,先把兩區蜂巢靠兩側箱壁布置,待新送入的蜂王產卵化蟲后,再把兩區蜂巢靠中間隔王板布置,延緩中間報紙被蜜蜂咬開通蜂的時間。 對于兩小區中較強群勢達不到4框蜂時,可在雙王巢箱上直接放置覆布,并在其壓上中間帶有豎梁的紗蓋即可;對于兩小區中較強群勢起過5框蜂以上,在巢箱小區內放置3—4張巢脾供蜂王產卵,其余巢脾放置在繼箱內。另一側弱群小區上蓋嚴覆布,用平面隔王板壓好,在其上面放置繼箱,巢脾與巢箱開放小區的巢脾對稱擺放。待雙框式隔王板中間的報紙被咬開通蜂,兩小區蜜蜂很好融合后,可撤掉小區上封閉的覆布,把繼箱內的蜂巢向中間布置,并關閉后門,打開前門,讓走后門的蜜蜂逐漸從前門進出。 4、利用雙框式隔王板組織雙王群越冬 繁殖越冬蜂結束后的雙王群,若是兩王都有保留價值,可利用雙框式隔王板組織雙王群越冬。越冬前雙王群越冬的整體群勢在4—7.5框為宜,測定群勢時不能忽略雙隔王板間的蜜蜂。越冬蜂群放置的飼料巢脾數應略多于蜂,如4框多蜂放5張脾,5框多蜂放6張脾。偶數張巢脾兩小區對稱擺放,奇數張巢脾兩小區相差一張布置。把下部有空房半蜜脾對應放在隔王板兩側,大蜜脾放在半蜜脾外側。隔王板與巢脾間距約0.5?左右,其余蜂路約1.2?左右。 通過實踐,利用雙框式隔王板組織雙王群靈活,管理方便,兩區無偏集,飼料可傳遞,失王率低,越冬效果好,越冬后兩王同在存活率達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