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早春繁殖管理的關鍵
|OK蜜蜂網
今年,在浙江省東陽地區,自1月以來至今尚無蜜粉源植物開花,放蜂場地最低氣溫為-6℃,最高氣溫達30℃,而且變化無常,雨天和陰冷天氣持續時間長(最長達十多天),蜜蜂不能出巢飛翔,又加上今年早春繁殖開始時蜂群較弱,對蜂群繁殖十分不利。我是一位初學養蜂者,但是由于自己事先周密地制訂春繁方案,而且春繁開始后管理到位,所以自1月5日開始放王,采用雙王繁殖,至今已達到上繼箱的群勢,據現有蜂群內的蟲、蛹脾預計,繁殖到第65天時,各蜂群平均群勢可達到18框以上較好的繁殖效果。現將本人早春蜂群繁殖管理的關鍵技術介紹如下,與行家里手共同商確。 一、適時治螨
蜂群開繁前的斷子期用水劑噴脾治螨2次。治螨前一天要適當飼喂糖漿,其作用有三:一是工蜂食用糖漿興奮,可提高巢溫,使半蟄伏的越冬蜂群轉變為活動狀態,蜂團散開,工蜂蜂體擴張,這可減少噴(藥)霧的死角,提高治螨效果;二是工蜂吃飽糖漿后提高抗藥能力,降低螨藥對蜂群的危害程度;三是同時起到促使蜂群出巢飛翔排泄的作用,不用專門為蜂群安排排泄時間。需要注意的是:1、治螨應在氣溫在8℃以上無風的晴天進行;2、飼喂的糖漿量要足,這樣才能火獲得預期的效果。 二、適當緊脾、適時放王
緊脾:一般應緊到隔板外側鋪滿一層蜂即可。緊脾時須注意的是:要視該蜂群越冬蜂的適齡與否,確定緊脾的程度,如果該蜂群越冬蜂適齡,其隔板外所附的蜂基本鋪滿即可,等新蜂陸續出房后能接替老蜂,更替期群勢不會下降太多,隔板外始終有附蜂,而只是短期稍為變稀一點,不影響春繁,如果該蜂群越冬蜂過老,隔板外的蜂則應多一些為好,否則更替期等新蜂出房后是接替不上的,會影響春繁。 緊脾時切忌過于縮緊蜂巢。如強群放單脾時,往往過大于功:當外界中午時段氣溫升高,強群單脾蜂群大量無巢可護的工蜂出外無效飛翔,很多工蜂傍晚氣溫降低時不能回巢而凍死在外面,其 傍晚太陽照射不到的蜂群尤甚。按蜂定脾的蜂群出外飛翔的工蜂明顯比放單脾的少(有脾可護以及要維持群內的溫度,出外飛翔的工蜂理所當然要少些),則毫無疑問,外界氣溫變化給蜂群帶來的損失要比強群單脾的要少得多。此外,強群單脾的蜂群其大量的飛翔蜂給其它弱群造成威脅,容易突破弱群的防線引起盜蜂。 放王:放王在氣溫適宜時可與緊脾同時進行。但如果計劃放王時間已到,但緊脾因氣溫低而無法進行時,也可先放王,后緊脾。另外,先放王后緊脾的蜂群,要有意識地將適宜蜂王產卵的脾子放在適當的位置供蜂王產卵,不適宜蜂王產卵的脾子“靠邊站”。 三、加強蜂群保溫 早春繁殖期箱內外要進行適當的保溫。 箱內保溫:在蜂箱上直接蓋稍厚的54cm×45cm(宜大不宜小)大小的尼龍布,其尼龍布單王群在蜂箱的一邊用2~3顆圖釘固定,雙王群用2~3顆圖釘固定在中間閘板上。在尼龍布上面蓋副蓋,副蓋上蓋保溫、吸水、透氣性能俱佳的覆布和草簾。 尼龍布的主要作用是保溫、保濕,但又要通風透氣、散潮,這是一個矛盾,合理解決這個矛盾是關鍵。保溫不良(散熱太多)或保溫太過(通風不良蜂群受悶)都對蜂群不利。所以,采用尼龍布時應在尼龍布上扎孔,初時孔小、孔少,隨著外界氣溫的逐步升高、蜂群群勢的增強,加大孔徑(以不過蜂為度)、增加孔量,以早上觀察尼龍布內的霧珠情況確定擴孔是否,當尼龍布內有不易察覺的微霧時為最佳,有容易看到的霧珠時應擴孔,當結成水珠時已對蜂群造成一定的傷害(濕度過高,透氣不良),應立即擴孔,中午短時溫度過高蜂群騷動時應掀起尼龍布和覆布的一角臨時降溫和透風,當群勢增強、氣溫升高,適時撤除尼龍布。 箱內空隙處用稻草把填充保溫。填充草把的量通常為蜂箱高度的3/4左右,留1/4供蜜蜂在箱內溫度受外界氣溫影響而暫時升高時散熱用。但對于特別弱的蜂群,要將箱內空隙處填滿。采用稻草把填充向內空間保溫是較為理想的選擇。其優點有1、材料來源方便,布花費或苕花費;2、方便翻曬,干得快;3、能滿足保溫要求;4、增減方便,可滿足不同填充量要求;5、填充操作簡便。 箱外保溫:箱底墊上10cm左右厚的稻草,箱與箱的縫隙之間填滿稻草,邊群蜂箱外壁和箱后壁用稻草把圍住保溫,箱前壁不另加保溫。 對蜂群進行保溫時應注意:⑴雨雪天氣箱上面須覆蓋尼龍布防水,特別要防止巢門進水或巢門口積水和保溫物受潮;⑵中午外界氣溫超過20℃時,應暫時撤出箱內保溫物,同時進行翻曬;⑶箱底和箱內的稻草把潮濕時要及時進行翻曬;⑷在撤除保溫物條件不成熟時均應在下午3時后放回箱內,繼續保溫;⑸箱外保溫物只要不受潮,無論溫度高低,均可不進行任何處理,但當群勢增強、氣溫升高時要逐步撤除;⑹在低溫、陰雨、起風時,或最低氣溫在5℃以下時的晚上,應在巢門口斜放一塊3.5cm寬×6cm長的木條,木條內側與巢門口留三角形通道,供蜜蜂進出和通風。 四、適當補充飼料和水 繁殖期,始終做到蜂群內不缺飼料和滿足用水。 ⒈飼喂糖漿:飼糖漿做到既能滿足蜂群需要而不擠占產卵巢房,飼入的數量視群勢情況能滿足蜂群在飼糖漿的間隔期內所消耗的量為準,可隔天飼喂,也可每天飼喂,遇到雨天照樣飼喂。 ⒉飼喂花粉:當蜂群內無花粉時,在放王前3天即應開始飼喂花粉。據觀察,與放王同步飼喂花粉嫌遲,培育的第一批蛹脾會出現花子,但放王前3天飼喂花粉的蜂群則蛹脾整齊,無插花子現象。
飼喂花粉采用花粉餅或花粉條飼喂效果較好。一是操作簡單,二是可視性強,除掉副蓋后即可看到尼龍布內花粉消耗情況;三是飼喂花粉時不擾蜂,那怕溫度低也可操作。但飼喂花粉餅要注意,飼喂時不在量多,而主要是要與工蜂的接觸面積大,不脫節,則效果就好,絲毫不比灌脾差。 ⒊飼水:繁殖期間應不間斷地提供加有約0.1%~0.2%食鹽的水。 五、采用適當的飼喂器 采用箱外壁外掛式糖、水飼喂器。本人自制有竹制和木制兩種飼喂器。單王群飼料器分二格,互通,雙王群分四格,其中二格互通,中間分隔,分別用于飼糖漿和水。 木制的飼喂器內外刷油漆,內壁須在表面涂蠟,以利蜜蜂上下,飼料器內放一定數量的小泡沫片,避免溺死蜜蜂。在蜂箱前壁(或后壁)開一60mm×8mm的槽,供蜜蜂進出與飼料器取食,飼料器上面加蓋板,蓋板下襯1~2層布。這種飼料器專供早春或晚秋繁殖時用,可掛在箱前壁或后壁。 這種飼料器操作起來十分簡便,工效高、不擾蜂、制作后可多年重復使用,且不起盜蜂,本人整個春繁期間都是在白天飼喂,從未發生盜蜂,也同時解決了群內脾多無法放巢內飼料器的難題。需要注意的是:低溫時弱小蜂群群弱,晚上喂飼蜜蜂取食,應在白天飼喂,或采用其它方法飼喂一段時間過渡。 六、適時加脾擴巢
蜂群繁殖初期,蜂王不到邊脾產卵不應加脾。當新蜂大量出房后,為了充分利用工蜂,應適時插脾擴巢;在新蜂陸續出房期間,當天氣溫較高,而預報寒潮將至或將下雨,只要預報氣溫下降幅度不是很大,對于可擴巢與不可擴巢間的蜂群應搶時機加脾擴巢,否則在寒潮到來或雨天插入脾子蜂王不易接受,延誤加脾擴巢的時機。 蜂群中蜜蜂更替期加脾擴巢時應注意:加入的巢脾除常規處理外還要經火烘加熱,然后用溫熱糖水噴脾,避免加入干脾。 七、預防疾病
在繁殖期飼喂糖漿時,要在糖漿內加藥物預防疾病的發生。本人使用的藥物主要有:土霉素、大黃蘇打片、食母生、氟哌酸、滅滴靈、食用醋等。共使用二輪,每輪飼喂3~4次,每隔3~4天飼喂1次。至于藥物的摻量和搭配,因蜂群的群勢和糖漿飼喂量存在較大差異,最好經試用安全后再使用。 八、適當開箱檢查 蜂群繁殖期,必要的開箱檢查不可少,但應盡量避免無謂的開箱。除在箱外觀察蜂群的活動情況外,開箱檢查是了解蜂群內部情況的必要手段,開繁初期開箱可少些,只要估計群內不缺飼料,一星期不開箱也屬正常,但當群內有大量幼蟲時則應經常移開大蓋和副蓋檢查花粉消耗情況,因有尼龍布擋著,不會對蜂群內部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在尼龍布的覆蓋下,雙王群輪流掀起尼龍布檢查,只要做到“速戰速決”,對蜂群的影響也甚微。在進入增殖期后,開箱檢查的次數視蜂群情況應適當增加,如:蜂王產卵情況,巢脾位置的變換、脾子調頭、割蜜脾擴卵圈,檢查群內儲蜜情況等等,都是日常管理中的必修課,開箱“太懶”有時會延誤時機,開箱“太勤”會對蜂群帶來負面影響,所以,開箱前要事先確定目標,有計劃地開箱檢查和處理,事后作好記錄,自覺無事時應盡量少開箱檢查。 九、強弱互補,共同增強 蜜蜂飼養中,抽強補弱,是習慣的做法。但抽強補弱要有計劃,要根據蜂勢和自己蜂場的全盤來確定,不能無計劃地一味抽強補弱,否則,強群強不了,弱群也強不了,所有蜂群都變成中等群,嚴重影響生產和收入。當弱群護脾蜂達不到要求時千萬別抽強補弱,否則棄蟲、縮卵圈現象就會發生,有時連周邊的封蓋蛹都有被凍壞的危險。抽強補弱的時機是在進入增殖后期,宜采用強群給弱群補帶蜂出房脾、弱群的蟲卵脾調入強群孵育等等方法。對特別弱的群,在開始緊脾繁殖時就應果斷地合并。
蜂群開繁前的斷子期用水劑噴脾治螨2次。治螨前一天要適當飼喂糖漿,其作用有三:一是工蜂食用糖漿興奮,可提高巢溫,使半蟄伏的越冬蜂群轉變為活動狀態,蜂團散開,工蜂蜂體擴張,這可減少噴(藥)霧的死角,提高治螨效果;二是工蜂吃飽糖漿后提高抗藥能力,降低螨藥對蜂群的危害程度;三是同時起到促使蜂群出巢飛翔排泄的作用,不用專門為蜂群安排排泄時間。需要注意的是:1、治螨應在氣溫在8℃以上無風的晴天進行;2、飼喂的糖漿量要足,這樣才能火獲得預期的效果。 二、適當緊脾、適時放王
緊脾:一般應緊到隔板外側鋪滿一層蜂即可。緊脾時須注意的是:要視該蜂群越冬蜂的適齡與否,確定緊脾的程度,如果該蜂群越冬蜂適齡,其隔板外所附的蜂基本鋪滿即可,等新蜂陸續出房后能接替老蜂,更替期群勢不會下降太多,隔板外始終有附蜂,而只是短期稍為變稀一點,不影響春繁,如果該蜂群越冬蜂過老,隔板外的蜂則應多一些為好,否則更替期等新蜂出房后是接替不上的,會影響春繁。 緊脾時切忌過于縮緊蜂巢。如強群放單脾時,往往過大于功:當外界中午時段氣溫升高,強群單脾蜂群大量無巢可護的工蜂出外無效飛翔,很多工蜂傍晚氣溫降低時不能回巢而凍死在外面,其 傍晚太陽照射不到的蜂群尤甚。按蜂定脾的蜂群出外飛翔的工蜂明顯比放單脾的少(有脾可護以及要維持群內的溫度,出外飛翔的工蜂理所當然要少些),則毫無疑問,外界氣溫變化給蜂群帶來的損失要比強群單脾的要少得多。此外,強群單脾的蜂群其大量的飛翔蜂給其它弱群造成威脅,容易突破弱群的防線引起盜蜂。 放王:放王在氣溫適宜時可與緊脾同時進行。但如果計劃放王時間已到,但緊脾因氣溫低而無法進行時,也可先放王,后緊脾。另外,先放王后緊脾的蜂群,要有意識地將適宜蜂王產卵的脾子放在適當的位置供蜂王產卵,不適宜蜂王產卵的脾子“靠邊站”。 三、加強蜂群保溫 早春繁殖期箱內外要進行適當的保溫。 箱內保溫:在蜂箱上直接蓋稍厚的54cm×45cm(宜大不宜小)大小的尼龍布,其尼龍布單王群在蜂箱的一邊用2~3顆圖釘固定,雙王群用2~3顆圖釘固定在中間閘板上。在尼龍布上面蓋副蓋,副蓋上蓋保溫、吸水、透氣性能俱佳的覆布和草簾。 尼龍布的主要作用是保溫、保濕,但又要通風透氣、散潮,這是一個矛盾,合理解決這個矛盾是關鍵。保溫不良(散熱太多)或保溫太過(通風不良蜂群受悶)都對蜂群不利。所以,采用尼龍布時應在尼龍布上扎孔,初時孔小、孔少,隨著外界氣溫的逐步升高、蜂群群勢的增強,加大孔徑(以不過蜂為度)、增加孔量,以早上觀察尼龍布內的霧珠情況確定擴孔是否,當尼龍布內有不易察覺的微霧時為最佳,有容易看到的霧珠時應擴孔,當結成水珠時已對蜂群造成一定的傷害(濕度過高,透氣不良),應立即擴孔,中午短時溫度過高蜂群騷動時應掀起尼龍布和覆布的一角臨時降溫和透風,當群勢增強、氣溫升高,適時撤除尼龍布。 箱內空隙處用稻草把填充保溫。填充草把的量通常為蜂箱高度的3/4左右,留1/4供蜜蜂在箱內溫度受外界氣溫影響而暫時升高時散熱用。但對于特別弱的蜂群,要將箱內空隙處填滿。采用稻草把填充向內空間保溫是較為理想的選擇。其優點有1、材料來源方便,布花費或苕花費;2、方便翻曬,干得快;3、能滿足保溫要求;4、增減方便,可滿足不同填充量要求;5、填充操作簡便。 箱外保溫:箱底墊上10cm左右厚的稻草,箱與箱的縫隙之間填滿稻草,邊群蜂箱外壁和箱后壁用稻草把圍住保溫,箱前壁不另加保溫。 對蜂群進行保溫時應注意:⑴雨雪天氣箱上面須覆蓋尼龍布防水,特別要防止巢門進水或巢門口積水和保溫物受潮;⑵中午外界氣溫超過20℃時,應暫時撤出箱內保溫物,同時進行翻曬;⑶箱底和箱內的稻草把潮濕時要及時進行翻曬;⑷在撤除保溫物條件不成熟時均應在下午3時后放回箱內,繼續保溫;⑸箱外保溫物只要不受潮,無論溫度高低,均可不進行任何處理,但當群勢增強、氣溫升高時要逐步撤除;⑹在低溫、陰雨、起風時,或最低氣溫在5℃以下時的晚上,應在巢門口斜放一塊3.5cm寬×6cm長的木條,木條內側與巢門口留三角形通道,供蜜蜂進出和通風。 四、適當補充飼料和水 繁殖期,始終做到蜂群內不缺飼料和滿足用水。 ⒈飼喂糖漿:飼糖漿做到既能滿足蜂群需要而不擠占產卵巢房,飼入的數量視群勢情況能滿足蜂群在飼糖漿的間隔期內所消耗的量為準,可隔天飼喂,也可每天飼喂,遇到雨天照樣飼喂。 ⒉飼喂花粉:當蜂群內無花粉時,在放王前3天即應開始飼喂花粉。據觀察,與放王同步飼喂花粉嫌遲,培育的第一批蛹脾會出現花子,但放王前3天飼喂花粉的蜂群則蛹脾整齊,無插花子現象。
飼喂花粉采用花粉餅或花粉條飼喂效果較好。一是操作簡單,二是可視性強,除掉副蓋后即可看到尼龍布內花粉消耗情況;三是飼喂花粉時不擾蜂,那怕溫度低也可操作。但飼喂花粉餅要注意,飼喂時不在量多,而主要是要與工蜂的接觸面積大,不脫節,則效果就好,絲毫不比灌脾差。 ⒊飼水:繁殖期間應不間斷地提供加有約0.1%~0.2%食鹽的水。 五、采用適當的飼喂器 采用箱外壁外掛式糖、水飼喂器。本人自制有竹制和木制兩種飼喂器。單王群飼料器分二格,互通,雙王群分四格,其中二格互通,中間分隔,分別用于飼糖漿和水。 木制的飼喂器內外刷油漆,內壁須在表面涂蠟,以利蜜蜂上下,飼料器內放一定數量的小泡沫片,避免溺死蜜蜂。在蜂箱前壁(或后壁)開一60mm×8mm的槽,供蜜蜂進出與飼料器取食,飼料器上面加蓋板,蓋板下襯1~2層布。這種飼料器專供早春或晚秋繁殖時用,可掛在箱前壁或后壁。 這種飼料器操作起來十分簡便,工效高、不擾蜂、制作后可多年重復使用,且不起盜蜂,本人整個春繁期間都是在白天飼喂,從未發生盜蜂,也同時解決了群內脾多無法放巢內飼料器的難題。需要注意的是:低溫時弱小蜂群群弱,晚上喂飼蜜蜂取食,應在白天飼喂,或采用其它方法飼喂一段時間過渡。 六、適時加脾擴巢
蜂群繁殖初期,蜂王不到邊脾產卵不應加脾。當新蜂大量出房后,為了充分利用工蜂,應適時插脾擴巢;在新蜂陸續出房期間,當天氣溫較高,而預報寒潮將至或將下雨,只要預報氣溫下降幅度不是很大,對于可擴巢與不可擴巢間的蜂群應搶時機加脾擴巢,否則在寒潮到來或雨天插入脾子蜂王不易接受,延誤加脾擴巢的時機。 蜂群中蜜蜂更替期加脾擴巢時應注意:加入的巢脾除常規處理外還要經火烘加熱,然后用溫熱糖水噴脾,避免加入干脾。 七、預防疾病
在繁殖期飼喂糖漿時,要在糖漿內加藥物預防疾病的發生。本人使用的藥物主要有:土霉素、大黃蘇打片、食母生、氟哌酸、滅滴靈、食用醋等。共使用二輪,每輪飼喂3~4次,每隔3~4天飼喂1次。至于藥物的摻量和搭配,因蜂群的群勢和糖漿飼喂量存在較大差異,最好經試用安全后再使用。 八、適當開箱檢查 蜂群繁殖期,必要的開箱檢查不可少,但應盡量避免無謂的開箱。除在箱外觀察蜂群的活動情況外,開箱檢查是了解蜂群內部情況的必要手段,開繁初期開箱可少些,只要估計群內不缺飼料,一星期不開箱也屬正常,但當群內有大量幼蟲時則應經常移開大蓋和副蓋檢查花粉消耗情況,因有尼龍布擋著,不會對蜂群內部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在尼龍布的覆蓋下,雙王群輪流掀起尼龍布檢查,只要做到“速戰速決”,對蜂群的影響也甚微。在進入增殖期后,開箱檢查的次數視蜂群情況應適當增加,如:蜂王產卵情況,巢脾位置的變換、脾子調頭、割蜜脾擴卵圈,檢查群內儲蜜情況等等,都是日常管理中的必修課,開箱“太懶”有時會延誤時機,開箱“太勤”會對蜂群帶來負面影響,所以,開箱前要事先確定目標,有計劃地開箱檢查和處理,事后作好記錄,自覺無事時應盡量少開箱檢查。 九、強弱互補,共同增強 蜜蜂飼養中,抽強補弱,是習慣的做法。但抽強補弱要有計劃,要根據蜂勢和自己蜂場的全盤來確定,不能無計劃地一味抽強補弱,否則,強群強不了,弱群也強不了,所有蜂群都變成中等群,嚴重影響生產和收入。當弱群護脾蜂達不到要求時千萬別抽強補弱,否則棄蟲、縮卵圈現象就會發生,有時連周邊的封蓋蛹都有被凍壞的危險。抽強補弱的時機是在進入增殖后期,宜采用強群給弱群補帶蜂出房脾、弱群的蟲卵脾調入強群孵育等等方法。對特別弱的群,在開始緊脾繁殖時就應果斷地合并。
上一篇:蜜蜂秋季育王好處多
下一篇:看了這新聞真讓我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