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種應注意哪些問題
|OK蜜蜂網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養蜂者認識到優良蜂種的重要性,但在蜜蜂引種時選擇什么蜂種以及如何更好地發揮優良蜂種的作用方面還是存在著一些誤區。本文擬在這幾個問題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明確用種的目的。如果用于培育種王,應引進純種;如果直接用于生產,則可引進雜交良種或純種。
2、引種時要注意所引蜂種的生物學特性是否適應本地區的蜜源、氣候特點,其主要經濟性狀是否符合本地的生產需要,查明之后再引種。
3、如果引進原種,要注意本場是否具備保純條件、隔離交尾場條件以及人工授精技術水平。還要注意引種蜂種數要與本場的管理能力和交尾場地相適應。如人力(包括技術力量)和隔離交尾場地不足,不要同時引進多種蜂種,以免無力管理而造成混雜。
4、引進種如擬作選育良種用,那么從國外引進各良種蜂王數量要多一些(100只左右),而且這些蜂王要分別來自不同地區的種王場。這樣可以保證有豐富的”基因庫“。每場引5—6只,以便構成種群組。如果只引進二三只種王大面積推廣,必將導致”基因庫“越來越貧乏。引進的種王應集中在技術、人力、資金和場地等條件都具備育種場,進行”封閉式“繁育。
5、采用合適的引種方法。引進蜂種的方法有:(1)從種王場購買;(2)從親朋好友處獲得產卵蜂王;(3)從親朋好友處移蟲。選用后兩種方法引種時,兩個蜂場之間距離不能太近,直線距離至少要在10km以上。
6、安全介紹種蜂王。介紹中鋒王方法很多,大致分為三類:(1)直接誘王。直接將蜂王放入無王群,但此法蜂王被圍的風險很大。(2)組織幼蜂法。提取老熟蛹脾,并使蜂群內幼蜂占絕大多數,再將蜂王放入。此法雖很安全,但有觀點認為由于蜂群內適齡哺育蜂不足,將會影響蜂王體質和卵的質量。(3)閉扣王法。將蜂王扣在無王群的脾上,待接受后放出,此法最為保險。為防止蜂王在放出過程中飛逃,最好在室內進行。種蜂王介紹成功后,一般在4—5天內開始恢復產卵,速度由慢到快。蜂王的產卵力與蜂群群勢、外界氣候、蜜源條件密切相關,群勢弱,蜜源條件差,溫度低等都會影響蜂王產卵力的發揮。
7、不論從國外引種還是在國內供種單位引種,都必須健康無病害。因此,要做好檢疫工作。引進的蜂種搖試養一段時間,鑒定其純度和考察期經濟性狀(生產性能)以及后代健康情況。對于計劃大面積推廣使用的種蜂,檢疫和試養工作
1、明確用種的目的。如果用于培育種王,應引進純種;如果直接用于生產,則可引進雜交良種或純種。
2、引種時要注意所引蜂種的生物學特性是否適應本地區的蜜源、氣候特點,其主要經濟性狀是否符合本地的生產需要,查明之后再引種。
3、如果引進原種,要注意本場是否具備保純條件、隔離交尾場條件以及人工授精技術水平。還要注意引種蜂種數要與本場的管理能力和交尾場地相適應。如人力(包括技術力量)和隔離交尾場地不足,不要同時引進多種蜂種,以免無力管理而造成混雜。
4、引進種如擬作選育良種用,那么從國外引進各良種蜂王數量要多一些(100只左右),而且這些蜂王要分別來自不同地區的種王場。這樣可以保證有豐富的”基因庫“。每場引5—6只,以便構成種群組。如果只引進二三只種王大面積推廣,必將導致”基因庫“越來越貧乏。引進的種王應集中在技術、人力、資金和場地等條件都具備育種場,進行”封閉式“繁育。
5、采用合適的引種方法。引進蜂種的方法有:(1)從種王場購買;(2)從親朋好友處獲得產卵蜂王;(3)從親朋好友處移蟲。選用后兩種方法引種時,兩個蜂場之間距離不能太近,直線距離至少要在10km以上。
6、安全介紹種蜂王。介紹中鋒王方法很多,大致分為三類:(1)直接誘王。直接將蜂王放入無王群,但此法蜂王被圍的風險很大。(2)組織幼蜂法。提取老熟蛹脾,并使蜂群內幼蜂占絕大多數,再將蜂王放入。此法雖很安全,但有觀點認為由于蜂群內適齡哺育蜂不足,將會影響蜂王體質和卵的質量。(3)閉扣王法。將蜂王扣在無王群的脾上,待接受后放出,此法最為保險。為防止蜂王在放出過程中飛逃,最好在室內進行。種蜂王介紹成功后,一般在4—5天內開始恢復產卵,速度由慢到快。蜂王的產卵力與蜂群群勢、外界氣候、蜜源條件密切相關,群勢弱,蜜源條件差,溫度低等都會影響蜂王產卵力的發揮。
7、不論從國外引種還是在國內供種單位引種,都必須健康無病害。因此,要做好檢疫工作。引進的蜂種搖試養一段時間,鑒定其純度和考察期經濟性狀(生產性能)以及后代健康情況。對于計劃大面積推廣使用的種蜂,檢疫和試養工作
上一篇:給蜂群喂水的五種方法及其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