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產品是我國的特產,我國是養蜂大國,也是花粉和蜂膠主產國。我國目前年產蜂蜜20萬噸,蜂王漿1000余噸,花粉3000余噸,蜂蠟2500 噸,蜂膠300噸。我國也是蜂產品的出口大國,近年來,蜂王漿每年創匯達1億美元,產量占全世界的95%。蜂蜜的出口量占全世界貿易量的 25%。
然而,蜂產品大國未必能掌握國際貿易“大權”。據業內人士透露,低價傾銷和質量標準抬高使我國蜂產品出口每況愈下。如蜂王漿,每千克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口價為300美元,90年代跌至30美元以下,最低價僅十多美元。與10年前相比,我國每年出口蜂王漿的損失約兩億美元。
在國際貿易中,一方面我國以低價外銷蜂王漿,另一方面國外高價返銷的蜂王漿制品卻咄咄逼人。如國內標價1.90元一袋的王漿凍干粉,在馬來西亞的零售價高達1美元;在韓國,10千克王漿甚至可以換到一輛轎車。另外,一些國家用中國原料生產的王漿膠囊、王漿巧克力等食品及化妝品又重新殺回“老家”,以高價占領市場。 在國內市場,蜂產品生產企業卻由于善打“內戰”,在競爭中常常“ 同室操戈”,缺乏一致“對外”的能力,由此而造成我國蜂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疲軟。如國際蜂蜜市場,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等美洲國家趁中國蜂產品“內戰”忙得不亦樂乎之際,迅速加快發展,墨西哥蜂蜜1998年達到5.65萬噸還供不應求。與此同時,盡管我國蜂產品出口價格一降再降,但出口標準卻越來越高。以蜂蜜為例,除了常規標準棗C13及蛋白指標外,還對酵母菌、丙三醇、鏈霉素等一系列指標作了要求,歐盟日前又要求檢測抗生素類、氯苯類、磺胺類、苯酚類及抗寄生蟲藥、殺螨劑、重金屬等指標,再加之為保護本國利益設置的非關稅貿易等因素,因此,目前蜂蜜出口面臨困境。同時,內銷情況也不容樂觀。在我國一些邊遠地區或鄉村,消費者尚處于解決溫飽階段,即使有能力購買保健食品者,鑒于對蜂產品的營養、藥用價值不甚了解,使之銷路不能暢通。
按目前的消費水平計算,我國蜂產品人均消費量不足50克,遠低于世界平均消費水平。在我國沿海發達地區,蜂產品的購買能力對消費者來說,雖不成問題,但蜂產品則受到80年代蜂王漿一哄而起的影響,曾經嘗到偽劣蜂王漿及其制品之苦的消費者,生怕白花錢成為“冤大頭”。尤其是去年蜂產品主產區產量下降,部分地區絕產,引起市場上造假嚴重,消費者不得不防“李鬼”乘虛而入,由此給收購環節加大了難度。外貿和內銷商因出口不暢而紛紛轉向內銷,國內銷售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雖說國有品牌已搶占市場絕對份額,但仍要面對個體商販的不法競爭,銷售可謂一個“難”字當頭。
然而,蜂產品大國未必能掌握國際貿易“大權”。據業內人士透露,低價傾銷和質量標準抬高使我國蜂產品出口每況愈下。如蜂王漿,每千克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口價為300美元,90年代跌至30美元以下,最低價僅十多美元。與10年前相比,我國每年出口蜂王漿的損失約兩億美元。
在國際貿易中,一方面我國以低價外銷蜂王漿,另一方面國外高價返銷的蜂王漿制品卻咄咄逼人。如國內標價1.90元一袋的王漿凍干粉,在馬來西亞的零售價高達1美元;在韓國,10千克王漿甚至可以換到一輛轎車。另外,一些國家用中國原料生產的王漿膠囊、王漿巧克力等食品及化妝品又重新殺回“老家”,以高價占領市場。 在國內市場,蜂產品生產企業卻由于善打“內戰”,在競爭中常常“ 同室操戈”,缺乏一致“對外”的能力,由此而造成我國蜂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疲軟。如國際蜂蜜市場,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等美洲國家趁中國蜂產品“內戰”忙得不亦樂乎之際,迅速加快發展,墨西哥蜂蜜1998年達到5.65萬噸還供不應求。與此同時,盡管我國蜂產品出口價格一降再降,但出口標準卻越來越高。以蜂蜜為例,除了常規標準棗C13及蛋白指標外,還對酵母菌、丙三醇、鏈霉素等一系列指標作了要求,歐盟日前又要求檢測抗生素類、氯苯類、磺胺類、苯酚類及抗寄生蟲藥、殺螨劑、重金屬等指標,再加之為保護本國利益設置的非關稅貿易等因素,因此,目前蜂蜜出口面臨困境。同時,內銷情況也不容樂觀。在我國一些邊遠地區或鄉村,消費者尚處于解決溫飽階段,即使有能力購買保健食品者,鑒于對蜂產品的營養、藥用價值不甚了解,使之銷路不能暢通。
按目前的消費水平計算,我國蜂產品人均消費量不足50克,遠低于世界平均消費水平。在我國沿海發達地區,蜂產品的購買能力對消費者來說,雖不成問題,但蜂產品則受到80年代蜂王漿一哄而起的影響,曾經嘗到偽劣蜂王漿及其制品之苦的消費者,生怕白花錢成為“冤大頭”。尤其是去年蜂產品主產區產量下降,部分地區絕產,引起市場上造假嚴重,消費者不得不防“李鬼”乘虛而入,由此給收購環節加大了難度。外貿和內銷商因出口不暢而紛紛轉向內銷,國內銷售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雖說國有品牌已搶占市場絕對份額,但仍要面對個體商販的不法競爭,銷售可謂一個“難”字當頭。
« 1 2 »
關鍵詞:
蜂產品市場
- 下一篇:三型蜂的發育過程
- 上一篇:籠蜂的運輸注意事項
同類蜜蜂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