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較早開展蜜蜂授粉研究是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中國農科院養蜂所與果樹所在旅大市用蜜蜂為果樹授粉,浙江農大陳盛祿等人研究用蜜蜂為棉花授粉都取得了顯著效果,開創了新中國建立后的蜜蜂授粉新局面。1990年,中國養蜂學會正式接受蜜蜂授粉的研究論文,并有一篇論文獲中國養蜂學會優秀論文。1991年11月,中國養蜂學會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的理事會議上通過并成立了蜜源與蜜蜂授粉專業委員會的決議,同時召開第一次學術研討會。1995年,我國蜜蜂授粉研究工作達到高潮,在甘肅敦煌召開了以“蜜蜂授粉促農”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在會議交流論文中,授粉論文占一半還多,使我國蜜蜂授粉研究進入一個新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中期,蜜蜂授粉作為一項增產措施,相繼在山東、河北、山西、福建等省市的草莓和果樹授粉上推廣應用。許多果農愿為養蜂者承擔運費,有的還支付每群50-80元的授粉報酬,并保證在花期不打農藥,保證蜂群的安全。
20世紀90年代末期,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的不懈努力下,授粉昆蟲——熊蜂的飼養及應用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在獲得飼養成功的基礎上,探討出一系列實用的熊蜂授粉技術,并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熊蜂授粉公司,實現熊蜂授粉專業化、產業化和商業化。目前,我國自己培養的熊蜂已逐漸取代進口熊蜂為棚室作物授粉。 我國約有700余萬群蜜蜂,用于授粉的蜂群尚不足百分之一。影響授粉的主要原因:一是對蜜蜂授粉的增產作用宣傳力度不夠,農民還不了解授粉增產的作用;二是養蜂人和農民的配合上不協調。這將是下一步擴大蜜蜂授粉效益需研究的重點。 經過我國蜜蜂授粉科技工作者堅持不懈努力,已將蜜蜂授粉應用到棉花、蔬菜生產、制種、油料作物和果樹生產上,同時還針對某種植物研究了專用蜂箱,隨著各項配套技術的不斷完善,蜜蜂授粉這一農業增產措施,勢必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0世紀90年代中期,蜜蜂授粉作為一項增產措施,相繼在山東、河北、山西、福建等省市的草莓和果樹授粉上推廣應用。許多果農愿為養蜂者承擔運費,有的還支付每群50-80元的授粉報酬,并保證在花期不打農藥,保證蜂群的安全。
20世紀90年代末期,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的不懈努力下,授粉昆蟲——熊蜂的飼養及應用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在獲得飼養成功的基礎上,探討出一系列實用的熊蜂授粉技術,并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熊蜂授粉公司,實現熊蜂授粉專業化、產業化和商業化。目前,我國自己培養的熊蜂已逐漸取代進口熊蜂為棚室作物授粉。 我國約有700余萬群蜜蜂,用于授粉的蜂群尚不足百分之一。影響授粉的主要原因:一是對蜜蜂授粉的增產作用宣傳力度不夠,農民還不了解授粉增產的作用;二是養蜂人和農民的配合上不協調。這將是下一步擴大蜜蜂授粉效益需研究的重點。 經過我國蜜蜂授粉科技工作者堅持不懈努力,已將蜜蜂授粉應用到棉花、蔬菜生產、制種、油料作物和果樹生產上,同時還針對某種植物研究了專用蜂箱,隨著各項配套技術的不斷完善,蜜蜂授粉這一農業增產措施,勢必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