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蜂分群時蜂桶的制作和放置
接蜂前,應先做好山蜂的窩巢即圓木蜂桶。蜂桶由底桶、繼桶、桶底、桶帽 (蓋)組成。底桶和繼桶可選用長100~120厘米、直徑40厘米左右的園木 制成。用鑿子掏成空心并清除內部木屑后呈園桶狀,桶內壁不宜太光滑。在 桶體下方的邊緣處,做成一個長4厘米,高1厘米的巢門。山區通常選用林 中的自然干枯的空心樹,截出所需長度,稍加制做便成蜂桶。制好后,放在 陽光下曬干,并將桶內壁均勻掛蠟,以便山蜂定居后盡快采蜜和造蠟。一般 繼桶比底桶要長2倍多,也有不分底桶和繼桶兩者合為一體的。桶底可用比 蜂桶底口面積稍大的園形木板制成。桶底和蜂桶連接處除留巢門外其余部分 應密封好。桶的上口一般不用另加桶蓋,直接用樹皮或其它木板做成和蜂桶 口大小適中的園錐狀桶帽,扣在桶口上即可。園錐桶帽的下緣要長出蜂桶10 厘米左右。外面再加一層草編簾子以防雨水。桶帽與桶口相接處也應密封, 帽的內側也應掛蠟。桶帽、桶、桶底之間應連接固定好。
蜂桶做好后,放于房舍附近的背風向陽、后邊有樹、前面開闊、夏不積水、 冬不積雪的地方。放桶時,蜂桶應盡量墊得高些,一般以長頸酒瓶倒立做墊 墩,并在桶底墊塑料布防潮。也可用光滑的木桿或其它材料做墊墩,主要是 防止鼠、螞蟻等進入巢門。蜂桶要分散擺放。放置要端正、堅固,以防桶倒 蜂逃。清除蜂桶周圍的污物、雜物。接蜂前最好將桶帽下面涂少量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