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種退化的表現有哪些?蜂種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蜂種退化的表現有哪些?蜂種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一、蜂種退化的表現
蜂種退化是指某一蜂種的優良經濟性狀在使用過程中逐漸喪失,致使該蜂種的經濟性狀在養蜂生產中失去了過去擁有的使用價值,或者能夠使用,但是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主要表現出繁殖力(有效產卵量、育蟲能力、工蜂壽命、蜂群發展速度、可維持群勢)下降,生產能力低,蜂群的采集力(飛翔力、勤奮程度、對蜜源的利用)降低,生產量(蜂蜜、王漿、花粉、蜂膠等)下降;抗病能力減弱;抗逆性(越冬、越夏、防衛)差。
二、蜂種退化的原因
蜂種退化一方面與遺傳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可綜合為:
近親繁殖:多年來飼養一個品種,以少數種群累代近親繁育,沒有及時更新血液,因而父母本的生殖細胞差異較小,使后代的生活力降低;由于近交使基因純合,基因的顯性與上位效應減少,而平時被顯性基因所掩蓋起來的隱性有害基因得到表現;再之,蜜蜂的基因完全純合后,會發育成二倍體雄蜂,在幼蟲階段被工蜂食掉,使蜂群的有效產卵量下降等,導致蜂種退化。
2.混雜繁殖:蜜蜂的自然交尾活動是在空中進行的,一般蜂場無力控制空中的雄蜂,蜂種隨機雜交,累代繁殖,導致種性混雜。由于蜜蜂的雜種優勢只表現在1~2代身上,此后控制優良性狀的基因逐漸分離變異。所以,飼養雜交種蜜蜂不進行及時換種,其優勢明顯減退。
3.育種養王方法粗放:不注意選種,任蜂群自然育王或不加選擇地隨機采用急造王臺,或者育王移蟲的蟲齡較大,哺育群的蜂數少,王臺數量多,尤其是不注重雄蜂的培育,參與交尾的雄蜂質量低劣等,均可導致蜂群的種性退化。
4.不良的環境條件:蜂群長期受不利的飼養條件影響。如蜜源缺乏飼料不足,粗放的飼養方法,以及病蟲害的危害等等,都能導致蜜蜂控制優良性狀的基因向不利的方向退化,生活力衰退,生產性能下降。
下一篇:蜜蜂秋繁的三忌和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