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技術總是得不到提高,原因有哪些?
養蜂技術總是得不到提高,原因有哪些?
養蜂是門技術活,技術好與不好不在于自己的蜂養了多少,而是當我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時,都有經驗來解決。小編在和大家交流的時候,有不少人都談到了一種現象:有的人養蜂一年就能成師傅,有的人養了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卻還是新手水平。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客觀原因。
①、副業養蜂,沒時間。看似養了一年蜂,實際一年里前前后后花在養蜂上面的時間不過那么幾天。而這幾天基本也是為了取蜜,沒有經歷平常的蜂情自然不會有養蜂經驗的積累。
②、斷斷續續養蜂。無法解蜜蜂一年的情況,這種情況很普遍,很多人到了采蜜季就買蜂,采蜜季作死的取蜜,花期結束就直接把蜂箱處理掉。
二、主觀原因:
①、過于自負。
經常把自己養了三五年,七八年蜂這種“資本”掛在嘴邊,以“師傅”的形式高高在上。結果“徒弟”收了不少,自己不懂的還是不懂。
②、過于片面。
排斥他人,拒絕被懷疑。小編經常遇到兩個人為了交流養蜂而爭得面紅耳赤,誰也說服不了誰。一個問題總會有兩面性,一個技術總會有不完善之處。如果不全面的來看待,兩種片面的理解永遠是無法達成共識的。
③、過于保守。
不愿嘗試,一次不成就否定。
比方說有的人在用巢礎的時候,遇到蜜蜂不接受就說是巢礎問題,特別是養中蜂的時候,遇到咬脾不造脾就不愿意再多進行幾次實驗,也不愿意去分析其他問題,就知道怪巢礎。然后不斷的更換巢礎,直到換到用得好了為止;結果是這次用的好的下次用又不行了,這次用的不好的下次用又覺得可以。不熟悉蜂情,不掌握加脾時間,過多的依賴巢礎,這樣只會導致中蜂調脾的這個技術永遠得不到提高。
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是這樣,有的時候別人教給你方法,說明這個方法就有其道理;自己不成功肯定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方法的問題。這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才能掌握。
④、過于依賴。
照本宣科,依葫蘆畫瓢。
書本說的,別人說,專家說的,就認為是正確的,全部按照上面的方法做,沒有經過自己的融匯貫通,這種只知道照搬技術,只知道照搬別人的經驗;自己的經驗和技術是很難快速得到提升的。
⑤、過于懶惰。
懶惰什么都干不好,更別說養蜂了。行動不夠是懶惰,思考不夠也是懶惰。
養蜂就是一門技術活,活到老學到老,沒有絕對的師傅,也沒有一直的徒弟。保持謙虛,勤于實踐,樂于交流,才會讓自己的養蜂經驗越來越豐富。
如果您有更多補充,歡迎留言分享,一起交流。
下一篇:這樣養蜂,不把蜜蜂養出病來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