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人搖蜜將蜂“搖旺”,搖蜜技術是“養蜂技術”上的重要一環!
養蜂人搖蜜將蜂“搖旺”,搖蜜技術是“養蜂技術”上的重要一環!
蜂群經過春繁時期的繁殖發展,蜂群內的新蜂數量增加,蜂群的采集能力和繁殖能力增強。隨著外界的氣溫升高,越來越多的花期植物開始開花流蜜,這時蜂群開始積極的出巢采蜜,養蜂人在蜂巢門口可以看見大量的工蜂采蜜回巢,蜂巢脾上的空巢房內出現大量蜂蜜,等到蜂蜜成熟封蓋的時候,養蜂人開始進行搖蜜工作。
搖蜜技術是養蜂技術中的重要一環。很多蜂友問我,為什么搖蜜后蜂王不知道去哪兒了?主要原因還是取蜜脾的操作失誤,導致蜂王在搖蜜后蜂王丟了。養蜂人使用“搖蜜機”進行取蜜,大大提高了取蜜的效率。但是,有的養蜂人卻將蜂“搖沒了”,這是怎么回事兒呢?由于蜜脾上還有大量未出房的幼蟲和蜂蛹,在使用“搖蜜機”取蜜操作時,開始搖動時速度太快,導致蜜脾上的幼蟲和蜂蛹偏離蜂巢中心,影響幼蟲和蜂蛹的健康成長。
不可直接提取蜜脾進行抖蜂操作,先找到蜂王
養蜂人在進行搖蜜前需要先檢查蜜脾上是否有蜂王,如果,蜜脾上有蜂王在進行抖蜂操作時需要注意,因為,提取蜜脾直接進行抖落蜜蜂時,容易對蜂王和蜜蜂造成的影響,主要有這兩點影響。
一、養蜂人在進行抖脾時,蜂王離脾后飛走,由于產子蜂王基本不會離開蜂巢,再加上蜂王是從蜂箱外飛走,這時蜂王無法找到蜂巢門飛回蜂箱。
二、養蜂人在進行抖脾時,蜂王由于抖落的慣性落下,工蜂和蜂王重重的摔在蜂箱內,導致蜂王摔傷,蜂王出現產雄蜂卵的情況。
所以,養蜂人在取蜜脾進行提取蜜脾時,要先查看蜜脾上是否有蜂王。發現蜜脾上有蜂王,使用柔軟的“蜂刷”將工蜂和蜂王驅趕到蜂箱內。或者養蜂人還可以采用囚王籠將蜂王關起來,等到搖蜜結束后,再將蜂王放出,減少養蜂人在提取蜜脾傷害到蜂王。
抽取帶子蜜脾進行搖蜜操作,要注意這些細節
切不可在氣溫太高或太低的時候進行搖蜜工作,在外界天氣晴朗的傍晚適宜進行取蜜工作。蜜脾上還有幼蟲和蜂蛹,蜂巢脾上子圈面積超過2/3,在搖蜜過程中容易傷到幼蟲和蜂蛹,這種蜂巢脾不可進行搖蜜。所以,要選擇蜂巢脾上子圈較小的蜜脾,將蜂巢脾上的封蓋蜜割開時,要注意:盡量不要割傷到蜂巢脾上的幼蟲和蜂蛹,同時,在割封蓋蜜時,將割蠟刀用水打濕,割封蓋蠟時有較好效果。
養蜂人在攪動“搖蜜機”手把要從慢到快,用力均勻,控制好轉速,當感覺力度變輕后,就要勻速減慢搖蜜動作,直到蜜脾停止轉動。避免搖蜜時用力過大導致幼蟲偏離蜂巢中心位置,造成幼蟲發育不良,影響蜂群的發展。
養蜂人取蜜一直遵守的“法則”
養蜂人都會根據季節和天氣情況決定取蜜量,為了蜂群的穩定發展。外界有大流蜜時,養蜂人也要根據外界天氣情況,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進行搖蜜,這時蜜蜂會在第二天采集回大量蜂蜜,不會影響蜂群的繁殖工作,還能促進蜂群積極采蜜。但是,特別是大流蜜快要結束時,要做到“蜜不取盡”,給蜜蜂留足儲蜜,讓蜂群有足夠的蜂蜜維持繁殖發展。
養蜂人將蜂巢內的蜂蜜取盡,這時外界蜜源短缺會蜂群造成這些影響。
一、外界蜜源短缺,蜂巢內蜂蜜被取盡,由于沒有足夠的飼料,工蜂需要采集回蜂蜜后,才能進行哺育工作,導致幼蟲得不到充足的營養。
二、由于工蜂哺育幼蟲的積極性減弱,蜂王的產卵積極性也減弱,嚴重時蜂王出現停產情況。
三、蜂群內的工蜂需要消耗蜂蜜調節巢溫,蜂巢內缺蜜容易出現蜂巢內溫度失衡。
總結:養蜂人要打破傳統,進行創新。靈活運用“搖蜜”技術,不僅能起到促進蜜蜂積極采蜜,提高蜂蜜的產量,而且,蜂巢內有充足的糧食,蜂群才能進行積極的采集工作和繁殖工作,還能讓蜂群繁殖發展得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