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轉地與定地養蜂如何增收
小轉地與定地養蜂如何增收
一、以市場為導向,經濟效益為中心,采取適度規模飼養。
定地小轉地蜂場的飼養規模不宜太小,規模太小即使就單群而言,有較高的經濟效益,也不能產生規模效益;相反,如果規模太大,周圍蜜粉源供給嚴重不足,王漿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也很難取高效益。在目前王漿收購價格偏低的情況下,一個定地小轉地蜂場飼養規模的選擇,不僅應考慮蜜粉源和勞力、運費等傳統的生產成本因素,還應適當考慮蜂產品自銷市場、銷售價格等市場營銷因素。一般夫妻倆人副業定地養蜂以每點飼養20~30群為宜,這樣在養蜂的同時還可以適當從事其它種養業,提高綜合收益;小轉地2~3人專業養蜂一般以每場飼養50~60群為宜。
二、在科學飼養、生產管理方面下功夫,奪高產,增效益。
飼養以王漿高產為主的蜂種,種質是決定產量的基礎。定地小轉地養蜂不同于大轉地養蜂追花奪蜜,一般一年最多1~2個主要蜜源,主要收益來自王漿生產。要想取得王漿高產,必須飼養以王漿高產為主的蜂種。應用高產配套新技術,充分發揮高產性能奪高產。有了高產的蜂種,必須應用與之相配套的高產蜂種的飼養、管理技術,包括早春足夠的群勢快速繁殖,保證四季箱內蜜、粉充足,四季飼養強群,延長產漿期,適時治螨、防病治病,應用王漿高產專用臺基條等綜合高產配套技術措施。充分利用大宗蜜粉資源,降低成本,增加產量。如果定地小轉地蜂場近距離范圍內有可利用的果林或經濟作物基地,則可花費少量運費,遷往采集,以減少飼料成本,增加蜂蜜、王漿、花粉的產量,如南方大宗的油菜、紫云英、柑桔、西瓜、棉花、芝麻、板粟、茶園等等。利用定地小轉地優勢,制訂適當的產品組合方案,增加效益。對于定地小轉地養蜂來說,除了生產傳統的蜂蜜、王漿、花粉產品外,還可生產成年蜜蜂。秋季可利用強群和蜜粉源,適時育王分群,培育蜜蜂出售給大轉地歸來的蜂場。一般20~30群的繼箱群蜂可培育40~50足框的蜜蜂,可望增加2000元左右的收益。
三、積極開拓自銷市場,力求最佳效益。
第一,確保生產優質的蜂產品
商品的質量是決定其占有市場份額的關鍵。要注重產品的消毒和包裝等工作。蜂蜜生產,在生產高濃度成熟蜜的基礎上,在出售以前應進行過濾,保證外觀上的清潔美觀。王漿生產,除了在生產過程中不要掉入蜂蠟和幼蟲等雜質的同時,應特別注意取漿工具的消毒。生產出來的王漿產品還應及時放入冰箱或冰柜中保存。
第二,樹立自己的品牌
為了建立自身的良好聲譽和形象,應在本場生產的每一份產品的包裝上貼上標簽。標簽的設計在內容上應包括產品名稱、食用方法、保存方法、產品保質期以及產品的生產地點、時間和本蜂場的名稱、聯系電話及地址等內容,方便消費者聯系和監督。積極開拓自銷市場:首先要求養蜂者本身必須全面熟悉掌握各種蜂產品的性狀、主要營養成份、適應對象、功效、貯存及服用方法,正確誘導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產品。其次,應持科學的態度,蜂產品雖然對某些疾病的確有一定的療效,但不應隨意夸大,以免適得其反。
第三,開拓直接的銷售渠道
開拓直接的銷售渠道,對養蜂工作者來說,是提高效益的一種明智的、行之有效的銷售渠道策略。定地小轉地養蜂工作者在剛開始時,可利用產漿空閑時間,采用人員推銷的辦法,走家串戶,提供銷售服務。有條件的還可趕當地的墟日擴大銷售,或在當地城鎮設立直銷門市部或在食品超市內設立直銷專柜。
上一篇:想要養好蜂,做好蜂場衛生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