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蜜蜂造新脾技術,是實現強蜂高產路上的關鍵一步!
促進蜜蜂造新脾技術,是實現強蜂高產路上的關鍵一步!
中蜂造脾在養蜂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健康的蜂脾數量增加,養蜂人的蜂產品產量才會出現相就的增加,中蜂雖然有天然造脾的習性,我們都知道蜂王喜歡在新脾上產卵,而產卵多是整個蜂群強大的基礎,但是在養殖時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以促使讓蜂群建造出正常的巢脾。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中蜂造脾特點及方法技巧,希望對廣大蜂友有幫助!
造脾:三大特征
特征一:善于造脾中蜂不僅泌蠟筑巢能力強,而且善于造脾,無巢礎也能造出整齊成片的規則巢脾。在失去蜂巢、巢脾完整性受到破壞、原蜂巢的整體性被打亂、現有蜂巢擁擠的狀態下,只要有可供筑巢的空間,就能激起蜜蜂泌蠟、筑巢的積極性。
一般情況下,青年蜂是蜂巢中的蠟源蜂。因為它們的生理狀態,正處于泌蠟適齡階段,特殊情況下,已過泌蠟適齡期的其他蜜蜂受需求刺激,已退化的蠟腺也能重新發育“產蠟”。蜜蜂還能利用收集到的陳舊蜂蠟,以及它們認可的其他蠟筑造巢脾。除此之外,中蜂在春季育兒初期,有時在夏、秋斷子之后又重新撫育時,都能在咬去舊巢脾的基礎上,運用新蠟或陳舊蠟,重新接造新巢脾。
特征二:群勢與造脾強群在通常情況下造脾緩慢。已有分蜂熱的蜂群,欲飛逃群,泌蠟、筑巢都處于停滯狀態。但在需要時,有分蜂熱群又能表現出筑造雄蜂巢房的積極性。經過遷飛沖動刺激的蜂群,泌蠟筑巢能力迅速恢復。弱群造脾積極性雖髙,但受蜂數、食料限制,造脾速度不快。如果適當加料補蜂,此類蜂群的泌蠟、造脾速度會顯著加快。
中等群勢又無“分蜂熱”的蜂群,無論在造脾數量,還是造脾質量方面,都堪稱最佳。已有適量蜂巢的初產卵王群,造脾懈怠。例如,交尾成功不久的初產卵王群,若被“強迫”造脾容易造出“耳狀贅脾”。若再人工喂糖“促進”,還容易發生飛逃。對待此類蜂群,應先加入一個適宜產卵的優質空巢脾,或者取去部分貯蜜,讓蜂王產卵力、工蜂哺育力,都得到定程度的發揮。待其育成一批封蓋子后,泌蠟、筑巢的積極性會逐漸高漲,此時造脾效果才會轉好。造脾懈怠情緒,可被人工模擬遷飛、重建蜂巢等方法所打破。
特征三:造脾速度與質量中蜂在三種情況下,造脾速度較快。
一是育兒要求強烈,可育兒巢房不足,還有可造脾的空間時;
二是在新筑巢脾處,蜂王產卵與工蜂造脾呈現競爭態勢時;
三是受進蜜刺激(含人工喂飼),貯蜜迫切需要巢房,而可貯蜜巢房又明顯不足時。在造脾速度快時得到的巢脾,整齊度好、巢房類型單一。
造脾速度緩慢時,得到的巢脾整齊度較差,還常有過渡性巢房、不規則巢房、雄蜂巢房相間其中。
造脾速度快時,巢脾向下擴展部分大多呈現單“峰”態勢且下邊沿薄,俗稱“快刀口”。反之,不止一個“峰”,且下邊沿較厚,俗稱“鈍刀口”。顯然,欲得優質巢脾,就應千方百計使蜜蜂,處于快速造脾狀態下筑造新巢脾。
造脾:所需條件
雖然中蜂的蜂群在全年任何時候,都可以建造新的巢脾,但是當外件條件不符合時,勉強建造出的巢脾反而會對蜂群不利。
最適合蜂群造脾的條件,就是外界的蜜源比較豐富,而且蜂群中存在有正在產卵的蜂王,這時可以幫助蜂群大量造脾。有歸蜂群有患病現象,以及外界氣溫變化較大時,是不符合中蜂造脾基本條件的。
造脾:養蜂人準備工作
中蜂造脾之前,養蜂人也需要做些準備工作,最重要就是在外界植物大量開花之前的十多天中,對蜂群進行徹底的檢查,把沒有卵蟲的舊巢脾清理出來,讓蜂群的蜜蜂多集中存在于蜂箱的框梁和脾面上,然后再進行獎勵性的喂養,大約過十來天左右,主涌看到舊脾下部出現了新的巢房。這時就可以加入新的巢框和巢礎了!
造脾:方法
在外界氣溫比較穩定的時候,可以打開蜂箱,把準備好的巢礎插入到蜂巢的中央區域,也可以插在蜂箱中隔板脾的附近。插入巢礎的最好時間,應該是在傍晚時分蜜蜂歸巢之前,這時是蜂群勢力最強的時候,蜂群造脾速度也很快。但是這里大家應該注意一點,那就是半夜十二點左右是不能插入巢礎造脾的,那時造出的巢脾效果奇差無比。
下一篇:養蜂高效益的四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