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養蜂的高效補救措施!
秋冬養蜂的高效補救措施!
秋冬季節,蜜源緊張,群勢下降,子脾減少,一旦管理措施不到位,就會影響蜂脾更新、越冬及來年春繁。因此,秋冬蜂場的補救措施很關鍵。
一、秋季培育優質新王
經過多年實踐,用秋季育出的新王更替老王有許多好處。新王正值生理上青春旺期,產卵積極性高,卵圈大,抗寒能力強,冬季停產遲,可以促進越冬蜂繁殖。秋季培育出的新王可以組織雙王繁殖,有利于加速養成強群。這樣,經過一個階段生產,春繁時大多只需單王繁殖,大大加快繁殖速度,提前養成強群,不但可以提前生產王漿,還能趕上油菜花期。
另外,每年春末,蜜蜂繁殖達到頂峰,會出現分蜂現象,即采集蜂消極怠工,蜂王產卵減少,工蜂卵巢發育,以致分蜂飛逃。然而,秋王僅產幾代子后就關王停產,生理上仍處青春期,所以蜂王物質分泌多,分蜂意念少,有利于維持強大群勢,避免分蜂造成的損失,產量增加。不少養蜂者習慣于春季培育新王,但春季正值采集油菜蜜和生產王漿的重要時刻,一個中等蜂場,如果一次培育 30 只蜂王,就要在基本群中提出 30~60框蜂,這樣會大大削弱生產群的群勢,減少蜂產品的收入。
培育秋王,以 9 月初到 10 月底為最佳時間。此時氣溫適宜,一般日平均溫度在 15~20℃,與早春溫度大體相似,有利于蜂王婚飛和交配,同時外界粉蜜源也較豐富。此時育王,不但蜂王體質好,而且交尾成功率高。育王群要選擇王漿產量高、繁殖力強、抗病力強、抗逆性能好的蜂王作母本,并有計劃地培育雄蜂。
殺滅低產群的雄蜂,以提高父本的品質。培育王臺應采用復式移蟲的方法,即在王臺中移入幼蟲,24 小時后復移幼蟲。這樣王臺內王漿多,營養豐富,有利于蜂王發育。育王群要補充營養,在育王框插入的當晚,每晚補喂糖漿。糖漿中加入適量的 VB、VC 和蛋白質(如酵母片等),喂至王臺封口為止,保證育王群有豐富而充足的營養,這樣蜂王發育健壯。
二、補充治螨切莫忽視
由于天氣、環境等因素,夏季蜜蜂治螨往往難以根治,需要秋季補充治螨。有不少養蜂者,由于忽視秋治治螨,結果等到蜂螨嚴重時匆忙用藥應付,結果導致螨害嚴重,蜜蜂死亡。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補充治螨,這樣才能更好地培育出越冬蜂,為來年生產打下基礎。
在對蜂螨的防治中,要讓蜂群人為斷子,使螨無法繁殖,暴露于蜂體上,將封蓋子脾帶蜂提到一個空蜂箱內,待子脾上的蛹全部羽化出房 2~3 天后,將其并入原群。使原群內無幼蟲 2~3 天,分出群內斷子 2~3 天,這樣,螨自然死亡。扣王斷子的藥物治療,要在幼蜂全部出房后進行。對小蜂螨防治,一般采用升華硫均勻撒在蜂路中即可;對大蜂螨可采用箱內掛氟胺氰菊酯條或涂撒粉劑等有效方法。
三、秋后慎防農藥中毒
每年 9 月至 11 月是蜜蜂農藥中毒事件高發期,主要原因是,外界蜜源減少,轉地蜂群經長時間運輸,蜂群儲蜜減少,蜜蜂雖能外出采蜜,但蜂群整體抵抗力相對較弱。當外界使用農藥時,容易引起蜜蜂中毒,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因此,在秋季的養蜂生產管理過程中,應高度重視農藥中毒的防范。
要謹慎選擇越冬場所,在具備必要的越冬條件外,還必須考慮周圍農藥使用情況,盡量選擇山腳、荒坡等周圍較大范圍內的場地越冬。對周圍可能噴施農藥的,應事先與當地農戶協商,要求他們在用藥前告知,及時采取措施,防止農藥中毒事件的發生。同時,最好避免多個蜂場在近距離范圍內越冬。
四、盡早貯備越冬飼料
從秋季蜜源結束到來年春季,蜂群消耗貯備蜂蜜在 20~30 千克,這些飼料均要在大流蜜期準備好。應在最后一個主要蜜源期選留蜜脾,每群選 4~5 個巢脾平整、無雄蜂房、哺育過幾代蜂子的優質巢脾,放到繼箱,讓蜜蜂貯滿蜂蜜,并封蓋。每張蜜脾毛重2.5~3.0 千克(蜂蜜凈重 2.0~2.5 千克)。
天氣暖和時,可將蜜脾脫去蜜蜂,集中放在繼箱內,加在強群上。氣溫下降時在室內保存。在北方越冬的蜂群,每框蜂需有 1.5~2 個蜜脾;南方蜂群每框蜂留 1~1.5 個蜜脾。此外,還要保留一些半蜜脾和蜂蜜,以備急需。在秋季粉源充足的地方,每群選留2 框花粉脾。越冬飼料蜜脾要保存好,放在涼爽通風的地方,防止巢蟲危害,可使用硫磺等藥物熏殺。
方法是,每個繼箱放 8 個蜜脾,幾個繼箱放在空巢箱上,箱內點燃硫磺,關嚴巢門,最上面繼箱上蓋好紗蓋和大蓋,將蜂箱縫隙糊嚴。也可將幾個貯存蜜脾的繼箱放在一個強群上,讓這個群蜂保管,直到越冬時使用。
如果因氣溫和環境等原因造成最后一個主要采蜜期未能留足冬貯飼料,應在蜂王接近停止產卵前,突擊用 2份糖、1 份水或 10 份蜜、1 份水兌成濃糖漿,在 3~4 天內把蜂群喂足,待蜜脾封蓋后抽出或直接留在巢內作越冬飼料。
五、合脾并箱安全越冬
秋冬交換時期,當蜂王停止產卵時,應及時將沒有利用價值的老蜂淘汰掉,將其蜜蜂和子脾合并到其他較弱的蜂群里,蜂數掌握在 3 框左右。蜂王好的蜂群可以組成雙王群越冬。
雙王群越冬就是用隔堵板將蜂箱分隔成左右相等的兩個區,把兩群的半蜜脾分別放在靠近隔堵板外,整蜜脾放于半蜜脾的外側,兩個蜂群的蜂團就會集結在隔堵板兩邊,互相保溫。5 框蜂左右的可采取單箱越冬,單箱越冬就是把半蜜脾放在中央,整蜜脾放于兩側,使蜂群在中央下部結團。
7 框蜂以上的,采用加繼箱越冬效果好。加繼箱越冬就是子脾和半蜜脾放在巢箱,整蜜脾放于繼箱內,即巢箱有 8~10 千克貯蜜,繼箱有 15 千克貯蜜,使蜂群開始在巢箱中下部結團。隨著飼料的消耗,蜂團向上移動,最后結團于巢箱和繼箱之間。不論采用何種越冬蜂巢的布置,巢門都開在蜂箱的下部中央,布置蜂巢時,都應詳細記錄蜂群的情況。在蜂王斷子后到 11 月底,必須將蜂群轉移到向陽干燥處越冬。
上一篇:培育好越冬蜂,是養蜂工作的核心!
下一篇:高效利用非越冬蜂秋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