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蜂養好,秋繁春繁就必須要重視。
想要蜂養好,秋繁春繁就必須要重視。
繁蜂季節話繁殖;想要蜂養好,秋繁春繁就必須要重視。雖然都是繁蜂,但秋繁和春繁的季節不一樣,目的不一樣,所要注意的問題也不一樣。今天就說說秋繁春繁成功所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到底有什么不同。
氣溫超過三十幾攝氏度時,繁蜂就很困難,低于0攝氏度繁蜂也不容易的。
想要繁蜂成功,除了保證有充足的蜜粉外,溫度也是決定因素。只有外界溫度適合繁蜂,工蜂不為維持正常蜂巢溫度費難,蜂群才能順利發展。一般25攝氏度左右的溫度,是最適宜繁蜂的,如果是弱小的蜂群就要求氣溫高一點,如果是密集強盛的蜂群就要求溫度低一點。
一般蜂巢溫度比外界溫度會高5~10攝氏度,而蜂巢溫度要維持35攝氏度左右幼蟲才能正常發育。蜂越密集強盛,蜂巢溫度越容易升高,所以無論多么強盛的蜂群,氣溫超過35攝氏度時,就不能繁蜂。密集強盛蜂群能夠應對低溫,可升高蜂巢溫度浪費蜜蜂的體能,浪費飼料,加速工蜂老化死亡,可能會造成越繁越少的現象。當低于0攝氏度時,維持蜂巢溫度就很費勁兒了,弱小的蜂群可能低于10攝氏度時,繁蜂就很困難了。
秋繁怕的是高溫,春繁怕的是低溫,想繁蜂成功,必須要注意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
雖然知道了繁蜂的最佳溫度,可是無論哪個季節氣溫都會有變化的,而且有晝夜溫差,同一天溫度可能會相差十幾度。所以無論任何時候,都不可能有滿意的繁蜂溫度的。那么我們就必須要記住秋繁春繁要注意的氣溫差別,秋繁要注意最高溫度,春繁要注意最低溫度。
秋繁開始時間是在盛夏剛結束的八九月份,北方冷的早的地方秋繁時間要提前,冷得遲的地方秋繁要延后。這時候氣溫并不一定真正的涼爽,偶爾也可能會達到三十幾攝氏度。為了使秋繁第一批幼蜂健壯成長,為了避免度夏時的工蜂早早累死,我們就不能在高溫下勉強秋繁。所以秋繁開始的時間,一定要搞清楚最高溫度是否超過三十幾攝氏度,如果還是處在三十幾攝氏度的高溫天氣下,就不能急著搞秋繁了,這樣是難以成功的。
比如今年中部地區一直持續高溫,秋繁的時間就要往后推遲。我們只要讓蜂群自由的繁蜂,不要飼喂糖漿花粉,勉強刺激蜂王多產子。這樣增加了工蜂的負擔,會加速蜂群的衰竭。
而春繁開始的時候,正是春寒料峭,寒潮頻發的時候。這時的蜂群都比較弱小,是難以應對惡劣的天氣的。而且我們往往只注意白天的溫度,忘記了晚上的低溫會是多少,更容易忽略寒潮來臨時氣溫會達到多少。有些人為了讓蜂群早點繁盛,急著開始春繁。可是沒有注意到最低溫度會是多少,暖和時撫育的大量幼蟲還在發育時,只要遇到過低的溫度,難以保證幼蟲正常發育就會白費了。可能一晚上的低溫就毀了一兩個星期撫育出來的幼蟲。
所以養蜂人要注意秋繁春繁時要注意的溫度差異,秋繁要注意最高溫度會是多少?春繁要注意最低溫度會是多少?在不適宜的溫度下,就不要急著提前。
春繁飼喂花粉很重要,但秋繁就不一定要飼喂花粉了
養蜂人都知道,飼喂糖漿花粉能促進繁蜂,但該怎么喂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并不是喂的越多,蜂群發展的越快。
春繁開始時,外界沒有蜜粉源花可以采集,想要繁蜂就必須要喂糖漿花粉。秋繁開始時花草還是茂盛的,有的地方蜜粉充足,甚至還能取蜜脫粉。就算并沒有多少花開,基本的花粉還是會有的。所以秋繁不要跟風飼喂花粉,只要有花開就會有花粉。
我們不要以為飼喂花粉減輕工蜂的采集負擔,這樣就能加快繁蜂速度。我也相信糖漿花粉都充分飼喂產子量會增加,可這樣多產子并不能證明繁蜂就成功了。
秋繁的目的是為了培育越冬蜂,越冬蜂必須有好的體質才能度過冬天。要想幼蜂體質好,就必須要吃優質的蜜糖和花粉。人飼喂的白糖漿和花粉無論如何是比不上采集的新鮮花粉花蜜的。大量喂白糖漿及花粉,撫育出的幼蜂體質是不會好的。這些子脾可能會讓蜂群暫時繁盛,等到冬天到來的時候會熬不過去,迅速衰竭。
想要搞好秋繁的蜂友們,不要過多的飼喂白糖漿,不要隨便喂花粉。只要發現蜜蜂采了幾粒花粉團回來了就完全可以不喂的。蜜蜂不愿意多存儲花粉,只要夠吃就可以了,花粉的消耗比蜂蜜少得多,只要有少量粉源花就足夠了。我們寧愿讓工蜂采集花粉累死了,也要保證撫育出的幼蜂體質好,只有活過冬天的蜜蜂才是有用的。如果秋繁培育出來的蜂不能活過冬天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下一篇:處理盜蜂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