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確定蜜蜂斷子越冬時間的方法?
蜜蜂養殖,確定蜜蜂斷子越冬時間的方法?
很快秋季就要結束,很多地區進入到了蜜蜂越冬的關鍵時期,說到蜜蜂越冬,這里面就有一個問題出現了,由于網絡上很多朋友都介紹了蜜蜂越冬需要斷子,但是我國是一個多氣候國家,究竟蜜蜂越冬在什么時候斷子?是不是全國各地都是一樣的呢?如果不一樣,我們又如何確定我們所在位置的蜜蜂斷子越冬時間?今天小編就來向朋友們分享這幾個問題。
在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朋友不知道這個問題的重點在哪里,其實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這個問題的重點,因為秋末的時候外界已經沒有蜜源,既然是越冬,蜜蜂受溫度的影響較大,而這里的溫度不是巢內溫度,而是外界溫度,因為巢內溫度蜜蜂可以調節,但是巢外溫度蜜蜂是不能自行調節的,所以我們這里就找到了兩個重點,一是外界溫度、二是蜜蜂個體溫度。
由于外界溫度由氣候決定,我們人工難以改變,這里我們只能讓蜜蜂來適應外界溫度,那么想要讓蜜蜂越冬,就需要蜜蜂個體能承受的外界溫度符合蜜蜂個體要求,那么蜜蜂個體對溫度的影響又是怎樣的呢?
關于蜜蜂個體對溫度的承受能力,目前廣泛運用的是14攝氏度的時候蜜蜂陷入僵硬狀態,停止運動,準確來說這個數據應該是13.9攝氏度,因為關于蜜蜂陷入僵硬狀態的實驗有三組數據,一是1923年阿爾姆布魯斯特爾測試的13.9攝氏度、二是1923年皮爾什實驗中的12.9攝氏度、1929年別特斯實驗出的12.8攝氏度,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目前似乎很多數據都沿用了14攝氏度的這個數據。
如果上面的數據還不夠準確,其實還有一個更準確的實驗數據,那就是1928年菲利普斯發現的蜜蜂的足要在7攝氏度以上才能運動,而翅膀要在11攝氏度以上才能運動,所以說蜜蜂的運動還是需要在14攝氏度左右,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就能夠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來確定蜂群斷子的時間。
首先,蜜蜂斷子越冬的第一條件是蜂群中已經沒有幼蟲以及封蓋子脾,因為有這些東西存在是會耗費越冬蜂體力的,也就是說,我們斷子的時候要保證蜂群中的蜜蜂幼蟲已經完全出房,所以要早斷子,這樣可以節約越冬蜂的體力。那么在什么時候確定呢?
確定當地斷子時間要嚴格關注當地的氣候條件,綜合近幾年的氣候條件來看,找到一個平均點,在溫度接近14攝氏度且相對穩定,也就是說正式進入冬天了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斷子了。這里很多朋友會經常問我地什么時候斷子?
其實這個問法不好回答,因為斷子除了考慮大區域氣候條件還要考慮小區域的氣候條件,就如我們貴州來說,貴州的畢節地區冬季比較長,而且比較冷,但是畢節的興義地區地處云南、昆明交界,一年四季都不冷,而且還是很多追花奪蜜者蜜蜂冬季追花的好地方,這種地方就談不上越冬了,但是同樣屬于一個地區,所以在小編看來,確定一個區域的蜜蜂斷子越冬時間還是結合當地的溫度條件來考慮比較好。
其實上面的文章中一直在提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蜜蜂斷子。這里所說的斷子實際上是一種人為的操作行為,那么我們所說的蜜蜂又有兩種蜜蜂,一是中蜂,二是意蜂,想要實現及時的斷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關王,那么是不是不管中蜂意蜂都需要關王斷子呢?
其實嚴格說起來關王斷子的養殖技術并不是中蜂養殖技術,中蜂是中國本土蜜蜂,一般只要不是跨區域購買的蜂王,中蜂大多能夠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可以自動斷子,所以一般中蜂在越冬的時候不會考慮斷子,這個問題存在一定的爭議性,有的朋友認為中蜂關王斷子蜂王存活率不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不管中蜂關王斷子越冬有沒有用,如果可以實現中蜂長期關王而蜂王不會死亡,這對于中蜂的養殖來說幫助是非常大的。
意蜂關王斷子就比較理所當然了,畢竟意蜂是外來物種,對中國的氣候不了解,調節能力沒有中蜂那么強,所以為了避免意蜂在越冬的時候蜂王產卵消耗越冬蜂體力,有經驗的養蜂人都會在冬季來臨之前將蜂王關起來,達到關王斷子越冬的目的。
其實關王斷子越冬使用的也不是非常多,因為專業的意蜂養殖者大多都是追花奪蜜,只有一部分定地飼養的養蜂人在冬季的時候才會采用關王斷子的方法來幫助蜜蜂越冬,很多養殖中蜂的朋友也參考了這種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關王斷子越冬需要的是一個長期的冬季,而不是偶爾幾天的氣溫下降,是不需要關王越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