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技術,到底是選擇有王群還是無王群?
養蜂技術,到底是選擇有王群還是無王群?
隨著養蜂技術的不斷完善,我們現在一般的養蜂場也有了比較規范的育王手法,從過去中蜂養殖中用到的裁房育王、裁脾育王到后來的移蟲育王,可以說人們對于蜂群的控制是越來越得心應手,但是由于蜂群中有王和無王通常會讓一個蜂群表現出不同的狀態,加上一個蜂群中有兩只蜂王可以和睦相處、又有出現兩只蜂王就會發生決斗之類的現象,很多朋友在進行人工育王的時候都會有很多質疑,其中最多的就是育王的蜂群中到底該不該有蜂王,我們選擇育王的蜂群是選擇有王群還是無王群?在養蜂初期的迷惑,那么到底我們在培育蜂王的時候育王群應該選擇有王群還是無王群呢?育王群到底該用有王群還是無王群的一點小知識。
其實這個問題對于我們沒有養過蜜蜂的朋友來說感覺太深奧,但是對于我們養過蜜蜂的朋友來說又不是什么問題,實際上,不管是有王群還是無王群都是可以用來作為育王群的,但是要具體的來進行區分,那么究竟是擁有王群育王還是無王群進行育王比較好呢?
實際上,很多朋友以為選擇無王群育王就好了,畢竟蜂群中沒有蜂王,工蜂期待蜂王。其實這也是不一定的,雖然說使用有王群育王工蜂對于新蜂王的接受率不是那么高,但是畢竟是有王群,有蜂王的蜂群整個蜂群管理秩序是正常的,從來都沒有被打破過,雖然說可能工蜂對于幼蟲的接受率不及無王群,但是這樣的蜂群中的新蜂王所能獲得的影響卻是高出了無王群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我們都知道,一個蜂群中必須有蜂王才算是完整,一旦蜂群失王,整個蜂群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中途給蜂群放入蜂王幼蟲以后,的確是工蜂期待的,但是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我們沒有放入蜂王幼蟲的時候這個蜂群因為失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煎熬,這段時間的管理是不規范的,甚至說整個蜂群處于一個混亂階段,那么我們在這個時候選擇這個蜂群進行育王,如果在工蜂同等的接受條件下,這個蜂群的新王能夠享受的待遇是比不上有王群的。既然選擇人工育王還是選擇有王群比較好,為什么我們還要用無王群來培育蜂王的?在什么情況下又要使用無王群培育蜂王呢?
一般使用無王群來培育蜂王都是在我們緊迫的情況下來進行選擇,例如我們需要提早的培育新王,要趕時間分蜂,或者外界蜜源短缺,有王群對我們放入的蜂王幼蟲接受率實在太低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選擇使用無王群來培育新的蜂王。
育王:一共有三種方法,自然育王,失王育王,合并育王。自然育王比較方便.就是靠自,然分蜂而育王,失王育王))是人這為捉走蜂王之后再急造蜂王;合并育王是人為橫仿自然分蜂。如果蜂群數量太少,應該使用自然育王,如果要快速育王,可用失王育王,如果群勢太弱,可合并育王。自然育王有花期性限制,后兩種隨機。
為什么要人工育王?
因為蜜蜂是一種有社會行為的生物,如果不人為分群,可能出現自然分蜂逃飛到野外!不但削弱了蜂群,還會造成經濟損失;并且增加了追蜂,收捕工作.直接影響到蜂場的采花,甚至出現亂蜂團;所以人工分蜂十分重要,而且事半功倍。
自然育王:越過寒冬之后,每群蜂都統一稱為老王群,老王群出現自然分蜂是在流蜜期前后。如果是當年培育的是新王群,新王群一般當年不進行自然分蜂。
人工育王都是選擇老王群作為對象的。
從早春開始,使用無蜂路方法大量插巢礎,一周一框。從三月造至五月末,任何一群蜂都會產生自然分蜂,在王臺封蓋四天后,可以提出來組織交尾群,一般一分一,巢對半是最合理的,如果分得太多可能有損失;
組織交尾群一般認為利用新造的巢脾可預防盜蜂。所以,當王臺在舊巢脾中產生應調整或切除。
觀察表明:老王群在提出一半的巢脾之后,如果再加入巢礎可能還會出現第二分蜂,一直到七月分蜂現象就停止。進入蜂數速凍的度秋期、如果交尾群不成功應該馬上合并。
合并的方法多種多樣:現介紹一種兩小時適應方法,先換位兩小時再兩群合并,簡單又快。
第二種:雙王箱直接合并;在交尾無王群與母群的中間位置放一雙王箱,直接把兩群分別提入,一般不斗毆,適應之后改為單獨。
換蜂王:一般認為,蜂王一年一換是高產的;當新王產卵后可合并老王群,或者換代,換王用王籠直接換,因為王籠十分科學。用王籠換王要經一天一夜的適應,如果開籠太快,容易圍王!
有一兩小時換蜂王方法:主要是良種蜂王的換代,從科研所購買回來的蜂王,要換代是很危險的(既要萬無一失,又要快速適應)。
觀察表明:任何一群蜂,如果有喂養蜂王作用,敵視自然消除!購買的良種蜂王是外帶基因,當用王籠誘入之后,出現一些怪現象!蜂群團圍,不喂不看,并且大量改造王臺,只是數小時就良種蜂王圍死,或者棄之饑餓而亡!白白損失一百元人民幣!
經過長期的改進終于找到一種有經濟效益的方法:
還記得小時候父親捕蜂的情景:他收捕多半蜂就回來了,當打開箱又一窩蜂回飛原處結合,說明了蜂王沒有捕獲,蜂王幾分鐘不在,一群蜂就散飛。
正是這個原因:如果要團結散飛就必須有王,為此模仿這個原理將良種蜂王關籠,把誘群移位,讓外勤蜂喂王,適應之后再合并,這種換王方法可減少損失,還創造了時間。
換巢脾是一種繁忙的工作,如果一群蜂舊巢太多,必然發巢蟲。巢脾一次只限一框一框換:先用格板間開,限制蜂王產卵,讓舊巢脾藏蜜后提出,再加入巢礎。由于換巢多數在七月后,所以應該換一造一,方可安全度秋.降低秋停產。如果秋后扇風聲巨大是正常。
換外勤:什么時間可以換外勤?
當然是預防分蜂飛逃!當觀察到一強群即將自然分蜂.可以一次移動,讓蜂力平均分配到一些弱群中。既可以預防逃飛,又可加強弱群是一舉兩利。
上一篇:蜜蜂蜂王,有藥物讓蜂王多產卵嗎?
下一篇:養蜂技術,把蜂箱抬高點,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