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心得體會怎么寫
幼兒園家長心得體會怎么寫篇1
20__年9月27日晚,本人以張杞妍家長的身份,參加了沙灣中心幼兒園本學期的家長會。給本人的一個感覺就是:幼兒園精心部署、老師們細心準備、家長們獲益良多--營造了一個成功的家長會。作為幼兒的家長,本人總結本次家長會為三個詞語:感謝、學習、期望。
與很多家長一樣,父母最關心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幼兒園是孩子們離開父母,獨自應對陌生環境的第一個舞臺,是孩子們人生之初邁開的第一步,是最關鍵人生階段。他們在幼兒園學習日常生活的自理潛力,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的社交潛力,學習基本文化知識的儲備潛力。幼兒園的每次家長會,無疑是家長們了解孩子在園狀況以及向老師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的一個絕好機會,我們感謝幼兒園和老師們帶給的溝通機會,更感謝老師們為孩子的茁壯成長付出的辛勤勞動。
當晚家長會的“盛況”能夠用園長的“一望無際”、“人頭涌涌”來形容,毫不夸張地描述了家長們參會的熱情,這不僅僅反映了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更反映了家長對幼兒園和老師們的支持和感謝。倘若幼兒園教育水平不盡人意的話,家長還會這樣踴躍參加嗎?這就證明了家長對幼兒園和老師們的感謝之情。
家長會的第二個議程就是“知心姐姐”褚長萍老師給家長帶來的“關注孩子成長心動力”講座。褚老師是幼兒教育的專家,她字字珠璣,用生動的例子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幼兒教育的重要之處,使我受益匪淺,學習到要根據自我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要培養小孩的自信,要“美化”家長的情緒給孩子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要做小孩成長的伙伴,做好老師和小孩之間的橋梁,同時加強自身的學習,到達家園共建的目標。聽取了此次講座,本人彌補了日常對幼兒教育的不足,找到了幼兒教育的方法和竅門,增強了教育好孩子的信心,獲益良多。
講座完畢后,我回到小二班參加班里組織的家長會。班里的氣氛更加活躍,看到孩子平時學習的環境,心里更加愉悅。老師在講臺上細心、詳細地總結了上學期的狀況,指出了孩子在園里存在的問題,并對本學期的教育重點和計劃進行的展望。聽著老師們高水平的講課,看著設備完善的教室,清潔衛生的環境,家長們心里踏實,面露笑容。
本次家長會使我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幼兒園、老師和小孩的狀況,收益頗豐。對家長來說,期望的是孩子的收獲。透過這次家長會,我對小孩在沙灣中心幼兒園的健康成長是充滿信心的!
幼兒園家長心得體會怎么寫篇2
一、上學期工作回顧
結合滾動視頻回顧上學期及本學期開學來班級工作情況。
二、本學期工作重點
幼小銜接、班級重大活動、配合事項。
(一)本學期重中之重的幼小銜接
幼兒園方面:
本學期我班主要從四個方面開展幼小銜接工作:分別是入學通行證、主題活動、認識常見字。首先來講一下入學通行證。入學通行證主要讓幼兒為進入小學做好準備,幫助幼兒順利得進入小學的銜接教育,要在幼兒的心理上、行動上做好入學。幫助幼兒在思想上克服以往漫無目的的玩耍,開始關注有目的、系統地學習;在生活上克服依賴性,培養獨立性,提高自理能力;在學習上克服隨意、被動傾向,朝自覺、主動的方面發展。
(1)入學通行證,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生活、學習、交往、任務這幾點開展。
生活:午睡、愛清潔、剪指甲、勤洗手、進餐、桌面干凈。在幼兒園,生活上的是有老師幫忙,但小學生生活一切要求自理。試想,一個連吃飯也不能自理;鞋帶都系不好的孩子,怎能跟上大家的節奏?在學校生活中,他又能跟上大家的節奏?開學來我們要求幼兒在進餐后,讓幼兒學會自己整理桌面,幼兒基本自己都能完成,而且很用心做事認真也很快樂。個別幼兒無論是整理還是操作活動動作緩慢、無序,做事效率相對較低。而且有個別孩子出現說:“老師自己的事情不做,總是叫我們小朋友做,這么懶。”需要家長在家正面引導。
在家希望家長們讓孩子們能自己的事自己做,克服依賴性,培養自立能力,這樣也是培養幼兒好學精神的第一步。還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固定空間,里面的東西讓孩子去整理,父母可指導,但不要包辦代替。現在孩子都有自己的書包,我也知道我們很多孩子有在上補習班。那上補習班之前可以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把今天要帶的課本,文具,作業等等都放進書包。等孩子整理好以后,家長再幫他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什么遺漏的。家長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是的,剛開始,可能會出現帶了鉛筆忘帶橡皮,帶了課本忘帶作業等情況。但如果現在不讓他做,那這些情況就有可能出現在入小學階段。因為爸爸媽媽不可能幫孩子整理一輩子的書包吧。現在讓他自己做了,以后就能夠規避掉這些不必要的情況。我說的整理書包是一個,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的。不要總認為孩子不會,或者會做得不夠好,不是的,只要給孩子做的機會和空間,他一定能夠做的越來越好。
學習:書寫能力、傾聽能力、互動能力(盡管較多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表現出積極舉手、愛動腦筋的行為,但是活躍的始終是那一部分“活躍”的孩子,反之還有一部分幼兒非常被動、甚至是處于“隱身”狀態,本學期需要重點突破。)還有個別幼兒的坐姿。(舉例種植活動:測量、記錄、觀察、以及語言表達與描述)
交往: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講禮貌、懂文明。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愿意和好朋友進行游戲。但是到了大班我們會發現很多小團體的產生,無論什么活動固定的幾個人幾乎一有空余時間就會聚集在一起。不僅幼兒自身發展局限,而且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任務:值日生、管理員、班級管理、口頭傳達(經過一個學期的培養,我們從“口頭作業”這個載體入手,從小到帶一樣物品來園到需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等,幼兒從一開始的忘記、逐漸地偶爾記得到現在三分之二的幼兒基本能夠較好地完成,可見幼兒的任務意識正在不斷提高。當然這是幼兒銜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針對上一學期主要以按時完成任務的情況為過關,本學期我們嘗試幼兒任務難度的不斷遞進,督促幼兒任務完成的質量,家長可以做好更多地督促。這個習慣形成了,基本小學生回家作業都能夠記住并且完成,反之可能以后讀書也是比較討厭的事情。)、守時守則。(舉例飼養蠶寶寶活動:幼兒小組自行討論分配任務,帶盒子、桑葉等,每日戶外活動后給蠶寶寶換桑葉,及時清理垃圾,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培養一定的任務意識)
“入學通行證”活動的展開只是一個幫助孩子更好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一個手段,并不是目的。所以請家長們對于涂上顏色的花瓣多少的得失心不要太重,我們更應該注重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孩子的哪些方面確實比較弱的,幫助他改正過來。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
(2)主題活動:本學期要開展的主題活動有:《我換牙了》、《走近小學》、《再見了幼兒園》、以及圍繞幼小銜接的主要從5月開展《走近小學》和6月《再見了幼兒園》兩塊內容進入。是鼓勵幼兒向往小學的沖動,有參觀小學,看我們的主題墻主要也是通過這兩方面來展開的。
(3)閱讀,本學期我們“幼小銜接”其中一塊內容是“認識常見字”,其實“認識常見字”和“閱讀”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只有認識了字才會去閱讀,只有多閱讀才能認識更多的字,并且鞏固已經學會的。所以我們還是要繼續去引導孩子認識生活中的常見字。還有繪本也是比較好的認字的載體,平常可以進行親子繪本閱讀。對于個別的字可以玩“猜字游戲”(演示猜字游戲的方法)。字認那現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和興趣。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一位孩子的父親是個“新聞迷”,早上聽收音機,晚上看新聞節目。而他的兒子呢,從小受到了潛移默化,久而久之,也迷上看新聞。等這個孩子入小學后,老師發現這個孩子的聽說能力、記憶力特別強,讀起課文來,語感也特好,對看課外書,對身邊的事也很感興趣。剛入小學就能看《西游記》的學生版本了,問她,字認到嗎?他說有的認到,有的認不到,但大概能知道講了什么事。而認到的那些字基本上是自己通過問父母,通過一遍又一遍反復的接觸,學會的。所以孩子一旦有了興趣,根本就用不著機械、死板的教他認字、寫字了。這樣,對這個孩子的一生來說,將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將會學得很輕松。
◆家長方面:
除了上學期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和大家提到的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外,還可以怎么跟進與延申?
1.根據班級開展的活動配合延伸,如簽到活動,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家里計時。早上起床到學校需要多少時間,需要做些什么事情。晚上是幾點睡覺的,睡覺前看書多少時間,散步多少時間,吃飯多少時間。這都對孩子以后入小學以后的生活是有幫助的,讓他們更加有計劃性。
2.興趣班要不要報,識字量要求多少。
3.每次老師布置的口頭任務或者需要做的小制作都能夠認真完成,讓孩子明白這是他們應該完成的任務。
4.加強任務意識的培養。,如:及時完成安全教育平臺作業或者是提醒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物品等。
(二)本學期的重大活動
(1)參觀小學已經進行過了,入學通行證正式啟動。(2)春游活動(3)家長開放日(4)六一活動(5)畢業典禮
(三)家長配合事項
1.馬上要上小學了,從這個學期開始家長們要注意了。
要按時睡覺,要有充足的睡眠,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膩的食物。多喝白開水;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如有不適比如發燒、咳嗽、嘔吐、感冒、頭痛、眼睛紅腫等等狀況不能讓您的孩子到學校上課,要在家休息。
2.如果您的孩子在家出現情緒不穩定或身體不舒服時,請您在送孩子入園時及時告訴老師,以便我們能多關注孩子,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3.當班里要求孩子從家里帶一些材料的時候,如主題活動時會請家長制作些手工、孩子的親子作業一定在家中完成,請家長給予支持和協助,這是為了開展各種教育活動而必須的資源。
4.離園不玩大型玩具,不逗留在社區操場。
5.協商畢業典禮節目內容交流以及服裝采購事項。
三、結束語
家長的滿意,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們工作的鞭策。我們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希望家長能繼續支持我們、配合我們。再次謝謝你們的到來。
幼兒園家長心得體會怎么寫篇3
20_年3月2日,星期五,我專門向公司請了半天假,來參加女兒幼兒園的家長會。因為和很多家長一樣,做為父母,最關心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幼兒園是孩子們離開父母,獨自面對陌生環境的第一個舞臺。他們在這里學習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的社交能力,學習基本文化知識的儲備能力。幼兒園的每次家長會無疑是家長們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同時向專家老師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的一個絕好機會。
我們先去了物探幼兒園的音樂大廳,聆聽了張老師關于“幼兒的分享意識”的演講。張老師從獨生子女存在的問題、培養孩子分享意識的意義、如何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通過不同途徑教孩子與人分享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張老師通過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演講,家長們都感同身受,認真的做著筆記。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老師們也都發現了他們共同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也就是所謂的“獨”,所以幼兒園這次安排的演講是很有實際意義的。我家的是個小女孩,不知道她在幼兒園怎么樣,但從上過的一些親子課上可以感覺到她到新環境會比較拘謹,有點放不開,想表現自己但又沒有勇氣和信心站出來。原來我一直以為這是性格的原因,看來跟我們家長平時的教育也有很大關系,因為她在家時很活潑好動,調皮的不行,也許是我過于溺愛的緣故,平時很少嚴厲大聲的批評過她,更別提打她了。所以女兒就特別脆弱,也就是今天張老師講的獨生子女存在的問題中的好哭和身體心理嬌氣。我認真記錄下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辦法,回家后會好好的總結改正。
之后,我們去了孩子們的教室,雖然偶爾接送孩子時見到過教室,但還一直沒走進來仔細觀察過。教室寬敞明亮,桌椅都很整潔,墻上統一的白色毛巾和貼著孩子照片的水杯柜,讓我們不用為孩子們的衛生擔憂。班主任陳老師第一天開學開家長會時我就見過,一看她就是位性格溫和,有內在涵養的好老師,從以后的接觸中也驗證了我的判斷沒有錯。另外的李老師和鄭老師,我還是從我家孩子的口中得知她們的姓的,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一般接送孩子少。我家孩子的原話是:“李老師,鄭老師也對我們可好了,我可喜歡她們了!”
陳老師講道下周三要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來到教室,親身感受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相信很多家長跟我一樣,特別想知道孩子們在幼兒園的表現,他們是怎樣吃飯睡覺的,是如何學習知識做游戲的,是不是跟在家里一樣調皮搗蛋,或者敢不敢在大家表現自己,能不能跟上老師的節奏……這個“家長開放日”活動實在是太必要了,我很期盼。陳老師還講了一些孩子們在幼兒園存在的問題,表揚了幾個平時表現好的同學,講到了舞蹈、美術特色課,提出讓家長跟孩子一起種盆植物,等發芽后拿到教室,還體貼的創建了小一班QQ群……估計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沒有安排家長與老師互動,就是家長們提一些問題,老師和家長一起探討。其實家長們很希望通過家長會能與老師進行溝通,探討孩子們在幼兒園在家里,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探討中能學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又能融洽老師與家長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系,一舉多得!
這次的家長會既學習到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又看到了孩子們的教室,讓我對物探幼兒園的學習環境,師資力量充滿信心,我相信在這么好的環境中,在這么好的老師的教育下,我女兒一定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家長心得體會怎么寫篇4
們中班的家長會于20__年2月29日上午9點如期召開了,這次家長會歷時2個小時。雖然天氣很冷,但是大部分家長犧牲了他們的休息時間,不怕寒冷參加了這次家長會。其中到會的爸爸有18人,到會的媽媽有22人。請假的6人,缺勤4人,共有40位家長參加了這次家長會,這令我們中班的兩位老師都很感動。
這次家長會,我們和家長真的像朋友聊天一樣,總結了上學期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同時也談了家園配合及溝通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次家長會主要講了3個方面的資料:
第一、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概況;
第二、讓家長朋友們明白家長行為規范;
第三、需要家長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的幾點要求;
在這次家長會上,家長朋友們很受啟發。我們班的好多家長都說:“原先,我們真的還不明白戶外的這些欄目是專給我們家長看的呢?”、還有的家長說:“我們原先就認為你們只是看孩子而已,還真不明白你們的工作量這么大,工作做得這么細,由于我們做家長的工作太忙,與你們溝通的真的太少了。”
透過這次家長會,家長朋友們也互相學到了不少育兒金點子。如:在討論的過程中,亓浩強的媽媽向我們提出:“亓浩強在家里不愿意洗手洗臉,就應怎樣辦?”這時,張夢琪的媽媽搶著說:“浩強媽媽,你能夠這樣做,你帶浩強到超市里讓浩強親自挑選他自我喜歡的臉盆、毛巾、香皂、護手霜等等。這樣,他就會做這些事情了。原先我們家張夢琪也是不愿意洗手洗臉,自從我這樣做了以后,她就養成了好習慣。”亓浩強的媽媽聽了連連點頭,有了對付兒子的好辦法,好像心里看到了期望,看上去個性佩服張夢琪的媽媽。其他家長和我們兩位老師也給張夢琪的媽媽鼓起了掌。是呀,這次家長會帶給了一次家園交流的機會、互相學習的機會。
我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家長工作、家園配合工作方面,較上學期相比都會有一個好的突破、更大的進步。透過這次家長會,給我們增添了信心,制定了前進的目標。
幼兒園家長心得體會怎么寫篇5
10月10日晚,家長們期待的第一幼兒園小四班家長會順利召開,老師的精心準備和家長的熱情參與讓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淺。
班主任吳老師用生動詼諧的語言介紹了近期幼兒生活情況、班級主題課程開展情況、本學期的計劃安排等。當老師介紹小朋友們入園情況,提到哪些小朋友在哪些方面表現比較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哪些小朋友在哪些方面需要繼續努力時,家長們聽得可認真了,還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仿佛看到了那一張張稚嫩的小臉蛋,活潑、害羞、調皮、安靜,都是那樣的可愛無比!
幼兒園是孩子們離開父母,獨自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是孩子們“第二個快樂的家”。做為父母,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安全問題和教育問題,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感覺到,孩子的教育應從點滴做起,小到排隊倒水、上廁所、獨自入睡、跟老師問好,大到學會聽指令、跟別人分享和交流等,都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去引導和重復示范才會取得成效,養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老師在講解中提到剛入園的小朋友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家雨欣小朋友在幼兒園表現不夠勇敢和自信,有點放不開,自理能力不強,原來我以為這是性格原因,看來跟我們家長平時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大關系,面對孩子不足時,不能大聲呵斥,應多點寬容,耐心勸說,適時夸獎。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不是罵出來的。回家后我們要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上好好加油改進。
家長會是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橋梁,是互動的最佳時機,老師們將幼兒園先進的教育理念傳遞給家長,也向家長們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相信,在老師的辛勤工作和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小朋友們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作為一名家委,我一定會以最大的努力支持老師工作,努力發揮家委的紐帶作用,推動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開展。
衷心的感謝小四班三位非常有愛心非常敬業的吳老師、龔老師、盛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