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2000字心得
心得要寫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和感悟,包括思想、知識和技能等方面。可以結合具體實例闡述自己的感悟和收獲。好的國家公祭日2000字心得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國家公祭日2000字心得,供大家參考。
國家公祭日2000字心得篇1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兩個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的意義在于,喚醒人們歷史記憶,避免忘卻與麻木,以史為鑒、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
l同學們,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世代都無法忘記那一天,1937年12月13日,這是歷屈辱的一天,這是讓我們中國人心痛的日子,這一天中國首都南京淪陷,日本鬼子進行了血腥的殘忍的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是反人類反社會的:
1、大屠殺持續的時間長達六個星期。
2、屠殺對象是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和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
3、死難者達30萬人以上。
4、屠殺手段令人發指,機槍掃射、活埋、把人當做練習刺殺的靶子,更有甚者還進行殺人比賽。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_周年祭日,南京的上空就要響起警世后人,勿忘國恥的警報聲。我們在這里集會,重溫歷史,悼念遇難同胞,就是為了以史為鑒,永遠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就是為了揭露和批判日本一小撮右翼勢力否定侵略,重走軍國主義老路的圖謀。同學們,讓我們不忘國恥,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下,振奮民族精神,刻苦學習,為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國人,包括海外的炎黃子孫,要有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為了反攻倒算,是為了以史為鑒,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不再重演。是為了正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和民族: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同學們,國家安全是的安全,國家利益是的利益,國家榮譽是的榮譽。我們要記住歷史,記住在近代,列強強加給中國人民的恥辱,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要努力學習,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同學們,讓我們大家都參與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活動中來,這一天當警報響起來的時候,我們要肅立默哀。愿死難者的冤魂得以安息!愿偉大的中國夢早日實現!愿我們的同學茁壯成長!
國家公祭日2000字心得篇2
又到一年12·13國家公祭日。山河肅穆,草木含悲。中華門城墻上留下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里一件件實物記錄著歷史,凄厲的防空警報響徹南京上空。
2021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4周年,也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2月13日,中華民族巨大的恥辱因此產生。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并揭露侵華日軍殘忍罪行,日本有識之士于廣島、大阪、名古屋等多地舉辦紀念活動,呼吁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兩國和平友好的未來。
對于歷史,的悲哀,不是無知,而是知道后所表現出來的漠視!想想歷史課上,講近代史最嚴肅的話題時,課堂里發出的陣陣笑聲;再看看談到歷史問題時,很多人滿臉的不屑。對歷史的無視,在這陣陣笑聲和一臉不屑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很多中國人在無視什么?歷史嗎?不是!而是自身的存在價值!是很多人心中沒有力量。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這是苦難歷史帶來中國的深刻教訓。幾年來,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這何嘗不是對歷史最深沉的祭奠、對先輩的告慰!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開創兩國間和平、友好的未來。民族需要力量,人民需要力量。中國人必須以史為鑒,珍視今日和平生活,遠離戰爭惡魔。愿中日兩國今后能夠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國家公祭日2000字心得篇3
20x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x周年,12月13日是第x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x年前,日軍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對無數人造成了無法愈合的傷痕。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歷史之鮮活,在于世人銘記。歷史的苦難輝煌是現實的源頭活水。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民族,才對復興有深切的渴望。12月13日是第x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這個日子里,我們悼念死難同胞、緬懷革命先烈,是為了從苦難歷史中汲取智慧啟迪、激發前行力量。
在緬懷中喚醒記憶。忘記歷史就是背叛。x年前的今天,南京陷入了日本的瘋狂摧殘,30萬同胞遇難,銘記那段苦難的歷史,絕不在于是記住苦難,而是要從緬懷中傳承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30萬死難者他們用生命鮮血深刻揭露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反人類的罪惡本質,讓人們看到侵略戰爭的巨大災難。然而,歷史從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所以,人們要在緬懷中喚醒記憶。
在銘記中傳承責任。x年前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人們要繼續銘記這段歷史,銘記我們民族的恥辱,銘記民族強盛、國家強大,銘記和平來之不易,銘記是出于內心深處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更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銘記所有為中華民族圖存、為建立共和國而犧牲奉獻的英烈,喚醒對歷史的銘記。
在奮斗中接力傳承。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已過了x個春秋,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實現偉大夢想的力量源泉,中國共產黨成立x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用辛勤的雙手,奮斗創造了一個個人間奇跡,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作為新時代的“長征人”,我們要在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在接棒中傳承,用自己勤奮的雙手創造新時代賦予的夢想。
國家公祭日2000字心得篇4
國家公祭日,是由國家權力機關決定,讓一個國家設立的國家紀念活動,目的是為了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我們的國家公祭日,是為了祭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
1937年12月13日,首都南京淪陷后,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中國南京發生了一件讓人心痛的事件,侵華日軍對南京及附近地區中國同胞實施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和奸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三十多萬人慘遭殺戮,時間持續四十多天,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
南京大屠殺是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無數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面對慘不忍睹的歷史,我們要警覺,也要釋然,警覺落后就挨打的經歷,增強國力,振興我中華;釋然心里的那些傷疤,以此為戒,取得更加輝煌的發展。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確定每年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大圖模式
如此沉重的日子,我們為所有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中國同胞默哀,對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戰士們表達最崇高的敬意。歷史不會被遺忘,南京大屠殺史實展里面的一塊展板上,記載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這樣一段話。“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于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這樣的話語,跟和平鐘一樣回蕩在南京上空,值得我們警醒!
大圖模式
國家公祭日,我們以沉重的心情聚集在一起,緬懷逝者,因為我們是一個整體,是中華民族的后代,我們表達默哀,不是在宣泄情緒,也不是在倡導民族復仇,而是要自我警醒,銘記歷史,避免悲劇重演,承擔起我們共同的責任與義務。血脈相連的中國同胞,我們超越了小個體和小圈子,超越了血緣。我們共同享受5000年的中華文明,在祖國的孕育下不斷成長。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讓我們更深切地體會到國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體會到國家團結向上的精神力量,體會到民族精神提升的強大動力,讓我們更愛我們的國家,更信賴這個民族。
國家公祭日2000字心得篇5
又近一年“12·13”。每年的這一天,防空警報都會在各個城市上空響起,為哀悼更為警醒。國之殤、國之恥,孰能忘!在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當銘記歷史、正視歷史、以史為鑒,在歷史的回望中激揚“有我”之氣,以尊崇之心珍視和平,以民族之力矢志復興。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激揚“強國有我”志氣。古人以鼎記事,今人鑄鼎銘史。“侵華日寇,毀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蒼生。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淡,寰宇震驚。”國家公祭鼎上32個字可謂字字血淚,控訴著86年前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行徑,把苦難而恥辱的記憶鐫刻進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深處。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從歷史悲痛中,我們無比憤慨又無比沉痛,痛定思痛,“落后就要挨打”,和平從來不是祈求得來的,也不是別人的恩典賜予的,和平從來都是靠實力靠奮斗一點點累積出來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時代呼喚著我們,人民期待著我們,唯有矢志不渝、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我們要激揚青春志氣,“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在強國之路上綻放青春最美風采,在復興賽道上跑出最好成績。
正視歷史,珍愛和平,激揚“清源有我”底氣。2014年國家公祭日設立以來,__兩次出席國家公祭儀式,他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十分熟悉,對史實細節高度重視。“南京大屠殺慘案鐵證如山、不容篡改。”歷史是最好的透視儀。透過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長期以來,世界愛好和平的力量在增長,同時,一直有人在宣揚軍國主義,妄圖以所謂科學精神“虛無”這段歷史,以“和平”旗號,妄圖淡化、忘卻這段歷史。“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歷史就是歷史,不容置疑、不容顛覆。我們要按照“三個務必”要求,發揚斗爭精神,敢于同一切錯誤思想作斗爭,扛起“清源有我”的歷史擔當,勤學歷史、詮釋歷史、宣講歷史,以正確的思想占領輿論陣地,正其本、清其源,讓一切妄圖混淆視聽的思想和行為無從得手、望而卻步。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激揚“奮斗有我”心氣。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每一次回望歷史,不是為了延續民族仇恨,而是汲取經驗教訓,更好理解當下、警示未來。86年前南京大屠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悲劇,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沒有強大的國家力量保護人民。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苦難中開拓、從泥濘中奮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號角,我們要將個人奮斗融入祖國和人民需要之中,在黨和人民期盼的事業中,綻放青春風采、唱響青春之歌,迸發出“奮斗有我”時代強音,讓青春和熱血、智慧和汗水揮灑在民族復興的壯闊征途之上,努力取得不負歷史、時代、人民的優異成績。
國家公祭日2000字心得篇6
今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南京參加國家公祭日活動,紀念83年前南京慘案中30萬死難者的亡靈,喚起14億人民勿忘國恥,珍惜和平,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努力奮斗。整個公祭過程莊嚴肅穆,引領國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對歷史的回顧,振奮青年一代對未來的憧憬。
公祭過程之后,心不由己地想起身邊的青少年學生,他們太缺乏愛國主義教育了,今天這樣的大型活動,他們是不會自覺觀看的,甚至說,既是看了對他們觸動也不會太大。
為什么這樣說呢?或許你會覺得我是在胡說,但我還是想說說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基本上是生下來就與父母分離,靠爺爺奶奶撫養長大;這些隔代撫養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觀念,無集體意識,一切唯我獨尊,根本談不上愛家愛國。等到入學之后,學生從一年級就被灌輸分數觀念,學校引導著學生圍繞著分數轉,什么思想品德、音樂、美術課根本沒有教師教;一些學校干脆把思想品德課本扔在后勤處,過一段當做廢品賣掉。學生們從來沒有唱過國歌,參加過升旗儀式,你看到的五星紅旗是校長隨便叫個學生拉起來的。不少學生上初中了,還不會左右轉,不會唱國歌,更不懂什么歷史、國情。
因此,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小學生抓起。使他們從小就知道社會主義祖國的來歷,就能唱國歌中“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冒著敵人的炮火……”,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學校應該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當做第一要事抓,培養學生的家庭、集體觀念,引導學生樹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處處想祖國,祖國的利益高一切的理念。
國家公祭日2000字心得篇7
12月13日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牢記國恥、珍愛和平,各地紛紛舉辦紀念活動,吊念逝去的遇難者。
82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40多天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和奸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遇難人數超過30萬人。
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翹舌抵賴而消失。今天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銘記那段屈辱歷史,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進而振奮精神、奮發圖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這是這段屈辱歷史給我們的慘痛教訓。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這40年來,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離民族復興的的偉大夢想也越來越近,這也是對歷史最深沉的祭奠、對先輩最好的告慰。在改革發展新的歷史關頭,我們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擔當作為,“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沉穩實干,才能發展自強,實現中國的繁榮富強,實現民族復興,實現中國夢。
今天的中國不同往昔,不再弱小,不再沉淪,今天的中國已經強大,能很好保護她的國民。但這段屈辱的歷史我們應牢牢銘記,勿忘國恥,自強不息。更不能停步于當前,而應在新時代有新擔當、新作為,用積極主動的精神投入到干事創業中去,用擔當鑄就未來,用擔當承擔希望,筑就民族偉大復興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