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就業形勢嚴峻相關消息
文科又稱人文社會科學。顧名思義,以人類社會獨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為研究對象的學科。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是:文科就業形勢嚴峻最新相關消息。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文科分為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
文科分為人文科學(humane studies)與社會科學
人文科學是研究人類文化遺產的,其經典學科是文學、歷史學、哲學;“史”包括歷史、考古等;哲學是講究方法的,美學、藝術學等都屬于哲學范疇。
社會科學是研究社會發展、社會問題、社會規律的,是法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4個學科門類的統稱,共有19個學科大類(一級學科),120個本科目錄內專業(二級學科)。2004年,設立社會科學本科專業的大學共有597所。社會科學是人類認識和改造人類社會的科學。它研究的對象是人類社會。
文科專業分類:
1、哲學類:
①哲學
②邏輯學
③宗教學
④倫理學
2、經濟學類:
①經濟學
②國際經濟與貿易
③財政學
④金融學
⑤國民經濟管理
⑥貿易經濟
⑦保險
3、教育學類:
①教育學
②學前教育
③特殊教育
4、歷史學類:
①歷史學
②世界歷史學
③考古學
④博物館學
⑤民族學
5、法學類:
①法學
②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革命史與共產黨史
③ 社會學類:社會學、社會工作
④ 政治學類:國際政治、政治學與行政學、思想教育學、外交學
⑤ 公安學類:治安學、偵查學、邊防管理學
6、文學類:
① 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漢語言、對外漢語、古典文學
②外國語言
③ 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編輯出版學、廣告學
7、管理類:
① 管理科學與管理工程類:管理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② 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工商企業管理、酒店管理學
③ 公共管理類: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
④ 農業經濟管理類:農林經濟管理、農村區域發展
⑤ 圖書檔案學類:圖書館學、檔案學
文科專業就業形勢分析:文科就業形勢嚴峻 普遍不理想
低就業率藝術首當其沖
專業:藝術
熱門程度:★★★★☆
就業形勢:出名路不容易
有人無奈轉行
性價比:高投入低產出
劉剛2002年入學的一個某藝術院校的表演生,從初中開始父母就給他報班補習,初一到高二,一共是5年,每個月平均學費是1500元,算下來有9萬多元。高三因為要沖刺所以學費要高一些,每月需要3000元,一年花了3.6萬元。大學后,藝術類院校的學費一年1.2萬元,4年大學生活又是4.8萬元的開支。平時還要出去培訓、請知名表演家指導講課等,還要七八萬元。
這些都是一些大的開銷,還有很多沒有計算,例如高三沖刺時是到外地高校附近求教,食宿費用、到外地考試費用……算下來開銷合計得30萬元。2006年,劉剛從藝術院校畢業,但是一直沒有合適的工作。劉剛就在這幾種就業形勢中反復掙扎,苦熬了4年,閑了4年,最后棄表演夢,到一個補習班兼職做歌唱老師,每個月賺得3000多元。
而相關資料也可以看出來,音樂學等藝術類專業看上去很美,失業率卻很高,這與這些專業供過于求、超前與社會需求有關。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份就業調查結果顯示在目前大學生就業率最低的幾個專業中,藝術類專業首當其沖。
分流讓中文不再“吃香”
專業:中文
熱門程度:★★★☆☆
就業形勢:專業越分越細,欠缺就業針對性
性價比:平穩回報型、含金量降低
王娜是2003年某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她告訴記者中文專業學費不貴,小學、初中和高中無需特意補習,只是大學時每年交3000元學費即可。4年學費為1.2萬元,可謂是所有學科中學費最低的。不過,近幾年來中文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情況不容樂觀。她所在班一共30個人,現在就業率一半左右。而現在就業的平均工資在3000元/月。
當年的熱門專業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原來高校的學科并不是很多,傳統學科中文就業面寬泛,但現在學科越分越細,原來中文可就業的方向都被單分出來做成一個單獨的專業,如文秘專業、新聞專業、導游專業等等。而這種分流就導致了中文系未來就業被分流,缺乏針對性。其次,隨著國家政策重心、工作要求的調整,招聘單位對理工、技術型人才需求數量越來越多,這無形之中也增加了中文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所以,別看選擇中文系的費用不高,感覺回報一定最高,實際上來說,伴隨現在就業形勢的嚴峻,只能說屬于平穩回報型。如果個人素質或能力再差一些,工資含金量也逐步變低,很多中文生現在就是在公司做文職,每月大約1500-2500元。
當老師不再是“鐵飯碗”
專業:師范
熱門程度:★★★★☆
就業形勢:想上大學校難,多去私立學校
性價比:穩健回報型、個人能力要求高
“師范何嘗不是。”年從師范院校畢業的小張說,在很多年前師范學校學生都包分配,后來雖然不包分配了,但是人們對教育的重視讓老師的職業越來越熱門。學費還不貴,4年1~2萬元,所以很多人涌入師范學校學習,但實際上略顯供大于求。
“確實是這樣的,這從省內一些師范高校擴建的幅度就能看出來這個專業有多吃香,有多少人看中了未來老師的就業形勢。”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士介紹,不過,其實事情并不像廣大學生和家長所想的那樣。報考師范專業,進入到師范專業學習,只是一張門票,并不代表你畢業了就是一名人民教師?,F在,學校的門檻越來越高,競爭越來愈激烈。畢業生想要進入公立學校,必須要通過社會公開招考,有筆試有面試非常嚴格。想當初,2007年一場師范專業的招聘會,應聘者和招聘職位比為5∶1,而現在兩者比應該更大。所以,很多畢業生沒能如愿進公立學校,而是都涌入私立學校,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甚至補課班。
“私立學校工資比公立學校低,每個月預計800-3000元,最主要是不穩定。”不過,這位教育人士說值得注意的是,教育仍然是目前家長的主題,所以想讓這個專業得到更多的回報,可以加強自身,只要是教的好,收入還是非??捎^的,學費半年回本也是正常的。
專業:法律
熱門程度:★★★☆☆
就業形勢:法律生增多,法律就業門檻高
性價比:穩健回報型、后天深造很重要
陳楠是2002屆某大學的法學專業學生,她告訴記者她當時是文科生,在選擇專業時是根據自己能力范圍然后看哪個專業分數最高。父母也同意了這個專業,畢竟它十幾年來一直都是熱門專業,低投入高回報,和其他文科同樣的學費,但成為律師后按案子算錢,打贏一場官司很可能就有大筆資金進賬。但是相關資料顯示,近五年來法律專業卻出現了就業困難的情況。原因很簡單,在全國高校中幾乎都設有法學專業,這造成法律專業的畢業生越來越多,但素質、本領是參差不齊。而另一方面從事法律職業的門檻卻提高,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而實際通過率又較低。
陳楠現在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做助理,同時也在準備司法考試?,F在談投入與回報肯定不成比例,不過她仍然在努力,她認為法律專業的前景還是不錯的,回報也是如此。但實際上,需要學生后天補充的東西太多了。首先,校內學習的東西都只是理論基礎,現實中的案子有太多的不同,需要自己明晰的思維對事件有一個準確的判斷,這些都是需要后天補充的。其次,同樣報考法律專業、被成功錄取都只是一張門票,而怎樣才能在里面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還要自己不斷努力。它的門檻高,你就要比它更高,才能得到高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