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蜂的分蜂、換王、換脾
根據中蜂的特性,每到分蜂季節,很多蜂群都鬧著要分家。此時要把握好時機,多分些蜂群,便于提高產蜜量,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同時根據中蜂“好新”的特點,趁此機會把該換的老王和老脾換掉,一舉三得。 1工具的準備每個蜂場都要有一些育王箱:可用1cm厚的木板作隔板,把平箱按1/2分為2個小箱或按1/3分為3個小箱,但要注意每塊隔板都要鉆上一些數量不等的小孔。小孔不能太大,要做到工蜂無法通過,也不要太小或太少,因為中蜂嗅覺靈敏,它們是利用嗅覺來辨別群體,這樣能使箱中氣流互通,氣味相同,以便蜂數的調整或蜂群的合并。 分為2個小箱的育王箱,注意在其中任何一個小箱的前方開一個巢門,另一個小箱在其側面的前1/3處開一個巢門作為偏門。切勿兩個小箱都開前門,以防蜜蜂亂飛導致蜂與脾不相稱。 分為3個小箱的育王箱,中間小箱開前門,兩旁2個小箱在兩側的前l/3處各開側門。切勿開后門,防止蜂群調整后蜜蜂的飛向倒置。
注意中間的隔板要設計為活動的,把它們抽出來,便成為平箱。該蜂箱在交尾不成功后或某蜂群失王后及新王交配后去掉老王的原群合并都有作用。 2操作方法 首先要觀察有“分蜂熱”的蜂群,根據群里的脾數和王臺個數,確定可分為幾個小群。現以4脾有2個王臺的群為例: 在傍晚工蜂基本回巢后,用一個分為三小箱的育王箱,把4脾中的2脾較新且成熟子較少的巢脾及原蜂王提出放在中間的小箱,同時加人1張新巢礎。這時老王群變成新分的蜂群,工蜂便能迅速造脾,蜂王也能加快產卵的速度;其他2脾每脾蜂要有1個王臺各分裝人兩側的2個小箱后移到新地方,注意不要太近,以免老蜂飛回原處,待新王出臺交配成功后再作適當的處理。 若原來的老王要換掉,首先把老王用王籠扣起來(不要一下子就把老王“判死刑”,以便備用),然后將3脾蜂以2和1的方式分給兩側的新王群,用2個平箱分裝后帶回原蜂場,在原蜂場的其他蜂群中調1張成熟子脾加人原2脾蜂的新王群,過兒天后再加1張巢礎。原來的3脾新王群在回原蜂場后可即加1張巢礎,這樣不久便成了2群4脾蜂的新王群,達到換王和分蜂的目的。但要注意,在把中間老王群3張脾以2和1分給兩側的新王群時,1脾的應挑選蜂數多且成熟子較多的,這樣有利于2個新王群的協調生長。若新王群中的巢脾已用了l年左右,此時脾上的子也已基本出房,可去掉老脾,而老王還要留用,則用3個平箱把老王群3脾中2脾沒帶王的蜂分別給2個新王群,帶回原蜂場后再到其他蜂群中調3張子脾分別加入后再分別加入巢礎1張,不久便成了3群3脾蜂的群,以達到換脾和分蜂的目的。 若老王應該換去,老脾也須去掉,做法是:用2個平箱將老王用王籠扣起,老脾除去后,把老王群(中間群)中3脾蜂及脾分給2個新王群,加人巢礎,不久便組成2群新王群。達到了換王、換脾又分蜂的目的。
但要注意: a.在其他蜂群調脾時,不能同時在1群中調出2或3張,每群只調出1張,以免影響被調蜂群的發展;同時在被調的蜂群中加人1張巢礎,使其保持與原來相同的脾數。 b.在新群中加巢礎時要注意觀察蜂與脾的比例,合理加礎。
這種做法還有2個好處: a.能充分利用老王“余熱”:按常規操作往往是在新王未出臺之前就必須把老王處理掉,否則老王就要自然分蜂;或者是新王一出臺,老王即被新王咬死。這樣必須等到新王交配后才能產卵,然而從處理老王或者是老王被咬死,到新王交配成功至少需一周至十多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老王可照常產卵。 b.在新王的交配過程中,難免有一些新王交配不成功,若碰到這種情況,就該合并無王群。這種做法對合并蜂群也很方便。
更多信息
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