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的流蜜期管理
|OK蜜蜂網
中蜂的吻(平均5.10mm)比意蜂(平均6.28mm)短,它所采集的主要蜜源植物,除對個別長花管的蜜源利用較差外,基本與意蜂相同。同時,由于中蜂的個體耐寒性較強,在10℃條件下仍能外出采集,而且善于發現和利用分散的零星蜜源,因此,在低溫下開 花的早春、晚秋蜜源植物,以及南方的冬季蜜源植物,如鵝掌柴、柃、批杷、茶、早油 菜等,中蜂卻能比意蜂利用得更好、更充分,并能獲得高產。這也是中蜂利用蜜源的重 要特性。 在流蜜期,中蜂群勢較弱,一般都在10框以下,較難使用繼箱取蜜。中蜂容易在流 蜜期前和流蜜期中產生分蜂熱,特別是春季流蜜期,分蜂熱更為嚴重。中蜂育蟲區與貯 蜜區不易分開。在蜜源后期,又容易發生盜蜂和逃群。由于上述原因,中蜂在流蜜期的 管理上,應著重抓好維持強群、控制分蜂熱,以及解決育蟲與貯蜜的矛盾等問題,且在 蜜源后期,還應防范盜蜂及遷飛。
一、采蜜群的組織 研究顯示,中蜂采用強群取蜜具有優越性。但是,由于中蜂具有強烈的分蜂性,而 強群更容易引起分蜂熱,若得不到及時消除,采蜜量就會顯著下降。所以,在組織強群 采蜜時,必須及時控制和消除分蜂熱。其采蜜群勢,以不產生分蜂熱為限度。由于各地 蜂群所能維持的群勢不同,因此采蜜的群勢也不一樣,常變動在5~15框之間。
中蜂采蜜群組織的方法:
⒈雙王同箱飼養的蜂群采蜜群組織法 ①用12框以上的橫臥箱飼養的雙王群 在初花期應改組成單王采蜜強群,把1個子脾、 1 個空脾、1個巢礎框、1只蜂王,連同l~2足框工蜂隔在蜂箱一側,作為繁殖群,而將 其余的蜜蜂和巢脾合成9框以上的采蜜群。 ②用朗氏十框箱飼養的雙王群 在初花期應改組成單王采蜜強群,將1個蜂王連脾帶 蜂提出,外加1個空脾或巢礎框,另置1個蜂箱中作為繁殖群,原群作為采蜜群。 ③用中蜂十框箱飼養的雙王群 在初花期,將閘板移到箱內一側,隔出1個2框區把1 個蜂王連脾帶蜂提出,外加 1個空脾或巢礎框放入該區作為繁殖群。另一群群勢得到加 強作為采蜜群。 ④用FWF型中蜂箱飼養的雙王群 流蜜期,用繼箱取蜜, 或同時也可采用2塊框式隔 王板將 2群的蜂王分別限制在底箱側向1~2框范圍內產卵,底箱內中央也供貯蜜,或用 囚王籠將1只王扣起來,用1塊框式隔王板將另1只蜂王限制在底箱一側 1~2框范圍內產 卵繁殖,底箱內其他部分供貯蜜。
⒉單群飼養的蜂群采蜜群組織法 ①采取補充老熟蛹脾或幼蜂的辦法增大群勢形成較強的采蜜群 方法是:在流蜜期前 10~15d,從其他蜂群抽調老熟蛹脾或幼蜂補充。 ②采取合并飛翔蜂的辦法組成強大的采蜜群 方法是:在大流蜜開始后,將相鄰 2箱 蜜蜂中的1箱搬離數米另置,讓該群得飛翔蜂投入原先相鄰得另1群蜂中,使該群蜂采集 蜂大量增加,形成強大得采蜜群。采取這種方法組成采蜜群,必須在打流蜜開始后進行, 否則容易引起圍王。
二、控制和消除分蜂熱 控制和消除分蜂熱,是主要流蜜期管理上的重要技木環節。為此,可根據具體情況 靈活采取以下措施;
1.提早取蜜 在流蜜初期,提早采收封蓋蜜,能夠促進工蜂采蜜的積極性,使蜂群維持正常的工 作狀態。
2.適當增加工蜂的工作量 當遇到連續的陰雨天,采集活動受到影響時,大量的工作蜂怠工在群內,極易產生 分蜂熱。在這種情況下,可采取獎飼,加礎造脾,或把繁殖群中的卵蟲脾和采蜜群中的 封蓋子脾對調等,人為增加工蜂的工作量,也能控制分蜂熱的產生。
3.用處女王替換老王 用處女王替換采蜜群中的老王,或者用新產卵王替換老王,都能控制或消除采蜜群 的分蜂熱。
4.互換飛翔蜂 在流蜜期,當采蜜群產生分蜂熱時,可與群勢弱的繁殖群互換蜂箱位置,使兩群的 飛翔蜂互相交換。這樣采蜜群的群勢被削弱,分蜂熱便消除了。雙王同箱飼養的蜂群, 可把采蜜群的蜂王,連同少數帶蜂卵蟲脾,隔到箱的另一側作為繁殖群;而將原來的繁 殖群,變作采蜜群,也可控制分蜂。
5.模擬分蜂法 對具有異常頑固分蜂熱的蜂群,用一般的方法無法控制時,可用模擬自然分蜂的辦 法,消除分蜂熱。具體做法如下: 把群內的王臺全部破壞,巢門前放1塊平板,板的四 周鋪幾張報紙,然后把蜜蜂逐脾抽出,抖落在平板上,讓工蜂自由飛翔。蜂群由于未進 行分蜂的準備,因此抖蜂時不會飛逃。這種做法相當1次自然分蜂的刺激。經幾次抖落, 再結合調整群內的巢脾,就能消除分蜂熱,恢復正常的采蜜活動。
三、解決育蟲與貯蜜的矛盾 中蜂群內育蟲與貯蜜都在1個巢脾上,互相影響、互相限制,為了解決這種矛盾, 可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處女王取蜜 把采蜜群小的蜂王提出,換入處女王或成熟王臺,造成一段停卵期,以便集中采蜜。
2.添加意蜂老白脾 把意蜂老白脾與群內子脾相隔布置,供蜜蜂貯蜜。已貯蜜的意蜂脾應移到兩側,待 封蓋之后再取出。
3.采用淺繼箱取蜜 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地區,中蜂采蜜群的群勢可達l0框以上。對于這類強群,可 采用淺繼箱取蜜,有利于解決育蟲與貯蜜的矛盾。淺繼箱的高度,是巢箱的 1/2。每個 標準巢框,上下可安 2個淺繼箱巢礎框,疊放在巢箱內讓蜜蜂造脾,待流蜜期到來時便 取出放到淺繼箱中。在淺繼箱與巢箱之間,可以不必放隔王板。淺繼箱的下框梁與巢箱 的上框梁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 7mm。因為只有在這個距離內,中蜂工蜂才能上到淺繼 箱貯蜜。淺繼箱取蜜,可以減少搖蜜次數,以便于取成熟蜜及巢蜜。
四、流蜜后期的管理 在流蜜后期,搖蜜時,必須給蜂群留下足夠的飼料蜜,切勿取光。為了防止盜蜂, 應縮小巢門,并抽出多余的巢脾,做到蜂脾相稱。此外,蜂箱的縫隙要堵嚴,檢查動作 要快。
五、秋末冬初流蜜期的管理 鵝掌柴、柃、批杷、野壩子、茶樹等,是我國南方秋末冬初的蜜源。這時氣溫較低, 經常降到10℃以下,有時連續陰雨天。因此,這個時期的采蜜群應注意保溫,適當密集 群勢。取蜜應選擇在晴暖的日子10∶00~14∶00時進行,每次取蜜的間歇時間宜稍長些。 同時應采取抽脾取蜜的方法,以兼顧繁殖,并保證產品質量及群內飼料。
一、采蜜群的組織 研究顯示,中蜂采用強群取蜜具有優越性。但是,由于中蜂具有強烈的分蜂性,而 強群更容易引起分蜂熱,若得不到及時消除,采蜜量就會顯著下降。所以,在組織強群 采蜜時,必須及時控制和消除分蜂熱。其采蜜群勢,以不產生分蜂熱為限度。由于各地 蜂群所能維持的群勢不同,因此采蜜的群勢也不一樣,常變動在5~15框之間。
中蜂采蜜群組織的方法:
⒈雙王同箱飼養的蜂群采蜜群組織法 ①用12框以上的橫臥箱飼養的雙王群 在初花期應改組成單王采蜜強群,把1個子脾、 1 個空脾、1個巢礎框、1只蜂王,連同l~2足框工蜂隔在蜂箱一側,作為繁殖群,而將 其余的蜜蜂和巢脾合成9框以上的采蜜群。 ②用朗氏十框箱飼養的雙王群 在初花期應改組成單王采蜜強群,將1個蜂王連脾帶 蜂提出,外加1個空脾或巢礎框,另置1個蜂箱中作為繁殖群,原群作為采蜜群。 ③用中蜂十框箱飼養的雙王群 在初花期,將閘板移到箱內一側,隔出1個2框區把1 個蜂王連脾帶蜂提出,外加 1個空脾或巢礎框放入該區作為繁殖群。另一群群勢得到加 強作為采蜜群。 ④用FWF型中蜂箱飼養的雙王群 流蜜期,用繼箱取蜜, 或同時也可采用2塊框式隔 王板將 2群的蜂王分別限制在底箱側向1~2框范圍內產卵,底箱內中央也供貯蜜,或用 囚王籠將1只王扣起來,用1塊框式隔王板將另1只蜂王限制在底箱一側 1~2框范圍內產 卵繁殖,底箱內其他部分供貯蜜。
⒉單群飼養的蜂群采蜜群組織法 ①采取補充老熟蛹脾或幼蜂的辦法增大群勢形成較強的采蜜群 方法是:在流蜜期前 10~15d,從其他蜂群抽調老熟蛹脾或幼蜂補充。 ②采取合并飛翔蜂的辦法組成強大的采蜜群 方法是:在大流蜜開始后,將相鄰 2箱 蜜蜂中的1箱搬離數米另置,讓該群得飛翔蜂投入原先相鄰得另1群蜂中,使該群蜂采集 蜂大量增加,形成強大得采蜜群。采取這種方法組成采蜜群,必須在打流蜜開始后進行, 否則容易引起圍王。
二、控制和消除分蜂熱 控制和消除分蜂熱,是主要流蜜期管理上的重要技木環節。為此,可根據具體情況 靈活采取以下措施;
1.提早取蜜 在流蜜初期,提早采收封蓋蜜,能夠促進工蜂采蜜的積極性,使蜂群維持正常的工 作狀態。
2.適當增加工蜂的工作量 當遇到連續的陰雨天,采集活動受到影響時,大量的工作蜂怠工在群內,極易產生 分蜂熱。在這種情況下,可采取獎飼,加礎造脾,或把繁殖群中的卵蟲脾和采蜜群中的 封蓋子脾對調等,人為增加工蜂的工作量,也能控制分蜂熱的產生。
3.用處女王替換老王 用處女王替換采蜜群中的老王,或者用新產卵王替換老王,都能控制或消除采蜜群 的分蜂熱。
4.互換飛翔蜂 在流蜜期,當采蜜群產生分蜂熱時,可與群勢弱的繁殖群互換蜂箱位置,使兩群的 飛翔蜂互相交換。這樣采蜜群的群勢被削弱,分蜂熱便消除了。雙王同箱飼養的蜂群, 可把采蜜群的蜂王,連同少數帶蜂卵蟲脾,隔到箱的另一側作為繁殖群;而將原來的繁 殖群,變作采蜜群,也可控制分蜂。
5.模擬分蜂法 對具有異常頑固分蜂熱的蜂群,用一般的方法無法控制時,可用模擬自然分蜂的辦 法,消除分蜂熱。具體做法如下: 把群內的王臺全部破壞,巢門前放1塊平板,板的四 周鋪幾張報紙,然后把蜜蜂逐脾抽出,抖落在平板上,讓工蜂自由飛翔。蜂群由于未進 行分蜂的準備,因此抖蜂時不會飛逃。這種做法相當1次自然分蜂的刺激。經幾次抖落, 再結合調整群內的巢脾,就能消除分蜂熱,恢復正常的采蜜活動。
三、解決育蟲與貯蜜的矛盾 中蜂群內育蟲與貯蜜都在1個巢脾上,互相影響、互相限制,為了解決這種矛盾, 可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處女王取蜜 把采蜜群小的蜂王提出,換入處女王或成熟王臺,造成一段停卵期,以便集中采蜜。
2.添加意蜂老白脾 把意蜂老白脾與群內子脾相隔布置,供蜜蜂貯蜜。已貯蜜的意蜂脾應移到兩側,待 封蓋之后再取出。
3.采用淺繼箱取蜜 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地區,中蜂采蜜群的群勢可達l0框以上。對于這類強群,可 采用淺繼箱取蜜,有利于解決育蟲與貯蜜的矛盾。淺繼箱的高度,是巢箱的 1/2。每個 標準巢框,上下可安 2個淺繼箱巢礎框,疊放在巢箱內讓蜜蜂造脾,待流蜜期到來時便 取出放到淺繼箱中。在淺繼箱與巢箱之間,可以不必放隔王板。淺繼箱的下框梁與巢箱 的上框梁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 7mm。因為只有在這個距離內,中蜂工蜂才能上到淺繼 箱貯蜜。淺繼箱取蜜,可以減少搖蜜次數,以便于取成熟蜜及巢蜜。
四、流蜜后期的管理 在流蜜后期,搖蜜時,必須給蜂群留下足夠的飼料蜜,切勿取光。為了防止盜蜂, 應縮小巢門,并抽出多余的巢脾,做到蜂脾相稱。此外,蜂箱的縫隙要堵嚴,檢查動作 要快。
五、秋末冬初流蜜期的管理 鵝掌柴、柃、批杷、野壩子、茶樹等,是我國南方秋末冬初的蜜源。這時氣溫較低, 經常降到10℃以下,有時連續陰雨天。因此,這個時期的采蜜群應注意保溫,適當密集 群勢。取蜜應選擇在晴暖的日子10∶00~14∶00時進行,每次取蜜的間歇時間宜稍長些。 同時應采取抽脾取蜜的方法,以兼顧繁殖,并保證產品質量及群內飼料。
上一篇:中蜂越冬期管理的要點
下一篇:中蜂與意蜂同場飼養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