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中華蜜蜂強群的方法
培養中華蜜蜂強群的方法
中華蜜蜂是我國優良蜂種,長期生活在叢山樹林之中,小巧靈活、耐寒,善于采集零星蜜源,適應我國氣候變化。在外界蜜源減少的情況下,蜂王能自動控制產卵。少產卵群內少耗飼料。中華蜜蜂分蜂熱強,一般5~6框的群勢出現分群,難于養成強群。而一般從土洞里或樹洞里取來的中華蜜蜂,一般是有9~10框之多。但也很奇怪,一般過箱之后,就難以養成強群了。通過長期實踐,我發現了其中的原因,一般強群達9~10框之多,最強的甚至達12框之多。中華蜜蜂只有強群才能出高產,我采取了如下措施,使蜂群由弱變強。
一、控制分蜂熱
中華蜜蜂一到流蜜期就開始鬧分群了。工蜂由于產生了分蜂情緒,出勤消極怠工,對生產很不利。要把新王在大流蜜期前培育出來,但不能在大流蜜期組織分群,在大流蜜期都要用交尾成功的新王。產卵力強,工蜂采集積極,沒有分蜂情緒,進蜜快,管理起來很方便,不用擔心老王分蜂跑出去,造成丟失蜂子的損失。
二、培育優質種蜂王
要想中華蜜蜂出強群,必須抓好優質王的培育。而要育好優質王,有下列六個工作要做好。
⒈選好父本和母本 優質新王產卵力強,沒有分蜂情緒,易于養成強群。要想育出優質蜂王,先必須擇好父群,重視父群的雄蜂培育。在育王之前,必須在群內插入雄脾,讓蜂王產卵。根據平常的觀察,要選擇產量高、不喜歡分蜂、抗病力強的群作母群。為防止雄蜂混雜,除保留父本雄蜂外,其他群雄蜂要殺絕。
⒉引進優良品種 場內其他中華蜜蜂育種不能總是用本場的品種,長期下去,近親交配,會使品種退化,一定要引進外來優良品種,作遠親交配,才能保持蜂王的質量。品種選擇上以棗紅色的中華蜜蜂王為好。
⒊育王時間 每年進行春、秋兩季育王。春季百花開放,萬物復蘇,蜜源充足,雄蜂精力充沛,是育王的大好時機。培育的蜂王質量高,一般不會產生分蜂熱。秋季育一批蜂王保第二年春繁。
⒋獎勵飼喂 育王最好采取復式育王。在育王過程中從復移至王臺封蓋期間,不管蜜源豐富與否,一定做到每晚進行獎勵飼喂,刺激工蜂多吐漿,從而保證王臺的質量。
⒌組組交尾群 為講究分蜂質量,交尾群最好有三框蜂,才能保證優質王的質量。蜂王出房之后,要檢查一遍,不要舍不得那些弱小、個子小、不合格的處女王,要堅決取出,不讓它加入到交尾群的行列,以免交配成功之后,給蜂群發展留下后患。交尾成功的蜂王,要進行最后一次選拔。把那些體型大、產卵力強、產卵整齊、不空房的王子留下,不合格的一律淘汰
⒍一年兩次換王 中華蜜蜂產卵力比意蜂低。意蜂一般1年換1次王。中華蜜蜂采用一年換兩次王,春秋各換1次,彌補了中華蜜蜂產卵力低的弱點。采取這樣的措施,中華蜜蜂很少發生分蜂熱,自然群勢也就強大了。所以中華蜜蜂育王是中華蜜蜂強群的基礎工程。
三、組織雙王群或繼箱群
中蜂群勢相對較小,單王群難以維持大群,改變中蜂傳統單箱單群飼養的方式,常年采取雙王夾箱(簡稱雙王群)飼養是中蜂強群飼養的基本保證之一。目前較易于采用的措施是采取雙王群飼養或繼箱飼養。中蜂雙王群飼養可以采用朗氏蜂箱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寬度比朗氏十框箱大約8厘米)。
中蜂雙王群的飼養方法是用閘板將箱內一分為二成2個室,每室養1群,巢門分別開設在箱前向,或1個設在箱前向,1個設在箱側向。當巢門均設在箱前向時,可 采用框式隔王板替換閘板,以消除蜂群偏集現象。流蜜期,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2塊框式隔王板將2群的蜂王分別限制在側壁向1~2框范圍內產卵,箱內中央供 貯蜜,或用囚王籠將1只王扣起來,用1塊框式隔王板將另1只蜂王限制在側向1~2框范圍內產卵繁殖,箱內其他部分供貯蜜。
中蜂雙王繼箱飼養可以采用中蜂十框標準箱,或FWF型中蜂箱。采用中蜂十框標準箱繼箱飼養,方法是用閘板將箱內一分為二成2個室,每室養1群,巢門分別開 設在箱前向。平時平箱飼養雙王群,流蜜期疊加淺繼箱取蜜。采用FWF型中蜂箱雙王繼箱飼養,方法是用閘板(或框式隔王板)將箱內一分為二成2個室,每室各養1群,巢門分別開設在箱前向,或1個設在箱前向,1個設在箱側向。這種蜂箱其巢框(內圍尺寸寬為30厘米,高為17.5厘米)大小只有朗氏框的1/2,每個箱體容納12個巢框,當底箱滿箱時,就要像意蜂上繼箱那樣,用繼箱擴大蜂巢,將子脾調上繼箱,并根據需要上、下調整巢脾,進行繼箱飼養。流 蜜期,用繼箱取蜜,或同時也可采用2塊框式隔王板將2群的蜂王分別限制在底箱側向1~2框范圍內產卵,底箱內中央也供貯蜜,或用囚王籠將1只王扣起來,用1塊框式隔王板將另1只蜂王限制在底箱一側1~2框范圍內產卵繁殖,底箱內其他部分供貯蜜。
四、保持群內飼料充足
充足的蜜粉是蜜蜂生存的物質基礎。中華蜜蜂只有在飼料充足的條件下,才能養成強大的群勢。中華蜜蜂對外界蜜源很敏感,一旦外界缺蜜,巢內無貯蜜時,蜂王產卵會急劇下降,甚至停產。在這種情況下不能讓蜜蜂在饑餓中生活,必須補喂蜜粉,使其巢內始終保持充足飼料。飼喂花粉可用人工粉或脫粉后篩過的花粉來喂,使蜂子不感到外界有缺蜜感,蜂子依然正常產卵,保持蜂群強大。
五、保持蜂群旺盛的繁殖力
要使蜂群強大必須保持蜂群內有旺盛的繁殖力。要做好這一工作,必須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加強獎勵飼喂,獎勵飼喂必須在巢內飼料充足的基礎上進行。在群內饑餓的情況下,進行獎飼,不叫獎飼,失去了獎飼的意義。在巢內不缺蜜的情況下,每天用30%的糖水,每晚進行飼喂。必須連續不斷進行,使蜜蜂感到外界有蜜源感,從而刺激工蜂喂飼幼蟲。
2.通過獎勵,群勢變強,這時要及時加入空脾或巢礎擴巢,讓蜂王產卵,但擴巢之后一定要注意保持蜂多于脾。
3.為保持蜂群繁殖正常,視季節變化,特別是早春,要加強保溫。常因氣候不穩定、寒潮來時蜂團收縮,常常凍傷邊脾子,雙王同群可以互相取暖。單王群保溫力弱,故必須在隔板外填稻草保溫物,以確保蜂子不凍傷。
4.在繁殖期間,要防止和解除分蜂熱。中華蜜蜂好分蜂,難于養成強群,防止和解除分蜂熱,常有下列方法。
①用新王更換老王或在分蜂期采用導王臺組成交尾群,即能防止和消除分蜂熱。
②生產王漿,解除分蜂熱。為防止產生分蜂熱,可以用生產王漿的辦法來解除分蜂熱。在繁殖后期,由于蜂數不斷增多,每5天要進行1次檢查,發現王臺應及時毀掉 。
六、綜合治理
防治病蟲害是保證繁殖強群的重要措施。當前中華蜜蜂最怕囊狀幼蟲病、歐美幼蟲病以及巢蟲危害,常造成中華蜜蜂逃跑。對上述病癥要進行綜合預防措施。如平時管理蜂群要保持蜂多于脾,保持中華蜜蜂好蜜集的生物特性。早春要保溫驅潮濕,采用抗病毒蜂種,飼喂藥物預防等綜合措施。四環素、土霉素和青霉素可防治歐美幼蟲病。防治中華蜜蜂幼蟲病可用病毒靈和一些中草藥,嚴重時要采取換箱換脾,扣王斷子來治療。場地要進行消毒處理,才能達到好的治療效果。對巢蟲危害,平時在管理工作中做到蜂要密集,隨季節蜜源變化,要抽出多余的空脾使蜂多于脾,防止巢蟲入侵,提高抗巢蟲能力。每年要使用新脾,經常清理箱底雜物,減少巢蟲危害。通過上述一些措施,中華蜜蜂由弱變強,為奪取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