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患上厭班癥怎么辦
時間:
小龍
職場資訊
導語:每個新人剛剛上班都會有一段“孤獨期”,一般一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就能過去。但也有一些新人,由于事先對新崗位估計不足,往往會產生一種失落感,感到處處不如意、不順心,從而產生“厭班癥”或其他不良心理。
“社會上某些潛規則也是客觀存在的,這方面不能苛求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們主動接受感染,從某種意義上說,職場‘老油子’還得像孩子們學習,澄清自己的內心,用人單位和部門集體也需要從對事業長遠負責的角度出發,‘檢討’自己。”
李繪芳老師認為作為職場新人最重要的是積累工作經驗和提高工作能力,大學生最大的優勢是學習能力強,思維活躍,善于利用自己的這些優勢,保持積極的態度,就能夠較快地成長,并在企業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職場新人如何緩解生存壓力,李老師認為職場新人面對生存壓力,一定得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經常給自己做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例如,“自己能在大上海立足,已經很了不起了!”“比起找不到工作的人,我已經好很多了!”否則,負面情緒增多最終會引發抑郁癥。只有擁有樂觀的心態,才能爭取獲得更多的加薪晉級的機會。
眼前的壓力是好事,可以幫助剛從象牙塔走出來的學子了解職場,適應職場。學生離開學校,步入職場,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適應環境,如何職業化,從無意識職業人成為有意識職業人,不能只關注眼前的一份薪資,而要注重發展。
職場畢竟不是學校,不是家庭,一些學生的“驕嬌”二氣要徹底戒除,切忌以自我為中心,要具備一定的溝通技巧和合作精神,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社會上某些潛規則也是客觀存在的,這方面不能苛求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們主動接受感染,從某種意義上說,職場‘老油子’還得像孩子們學習,澄清自己的內心,用人單位和部門集體也需要從對事業長遠負責的角度出發,‘檢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