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花粉過敏呢?平時盡量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飲食,少食用精加工食物。有過敏史的人,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蕁麻診或是過敏性皮炎、濕診這一類的病人,盡量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隨便去聞花草;外出郊游時最好戴上帽子、口罩和穿長袖的衣物,盡量避免與花粉直接接觸,帶上脫敏藥物,如苯海拉明、息斯敏等,若遇皮膚發癢、全身發熱、咳嗽、氣急時,應迅速離開此地,如癥狀較輕,可自行口服苯海拉明、息斯敏或撲爾敏。一旦出現哮喘癥狀時,則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1.避免 花粉是難以避免的變應原,最好在發病季節居于室內,關閉門窗以減少室外致敏花粉的進入。如有空調也可達到這個目的。盡可能不到野外去。如對蔬菜、果類過敏,應避免進食那些過敏的植物性食物。
2.抗炎劑的應用 如已確診,應在花粉季節到來之前應用抗炎劑,如局部外用皮質激素艾洛松軟膏等,表現為鼻過敏癥狀者應用鼻用激素或色甘酸鈉,伴哮喘者可經口吸入激素或色甘酸鈉 花粉過敏癥狀---打噴嚏以預防。
3.對癥用藥 已經發病的患者,應用一些藥物對癥處理,除繼續應用上述藥物外,口服抗組胺藥以減輕鼻癥狀,并注意選擇無瞌睡的抗組胺藥如開瑞坦,以減充血劑(即血管收縮劑)如開瑞坦來改善鼻塞。哮喘發作時可經口吸入止喘藥如β2激動劑喘樂寧、喘康速、沙丁胺醇和可必特(β2激動劑和異丙托溴銨)等。重癥需住院治療。(或在線咨詢康利萊)
4.免疫療法 正如上所述,風媒花的花粉很難作到完全避免。因而免疫療法(即一般稱的脫敏療法)就成了花粉癥的主要預防手段了。免疫療法的原理是將患者敏感的花粉提取液,從少到多逐漸增加劑量注入患者體內(免疫療法最常用,且效果較好者為皮下注射法),使患者體內產生免疫學變化,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該花粉的免疫力。 從多年國內外的觀察證實,如變應原質量較高,應用得當,病例選擇適當,方法也正確,效果相當好。免疫療法究竟應用多長時間?沒有定論,但一般主張有效的病例應堅持3~5年。花粉伴蔬菜、果類過敏的患者,雖然食物誘發的癥狀不能以免疫療法來治療,由于花粉和蔬菜或果類之間存在交叉反應性。患者在以他們敏感的花粉進行免疫療法1年后,不但花粉癥癥狀好轉,相當多患者就能進食他們以前過敏的食物
提前用藥
1、有過敏史者需提前一兩周用藥
有過敏史的人,開花季節前就應加以重視,不能等到發病才開始治療。現在很多抗過敏藥物,不光有治療作用,還有預防的功效。因此,在初春、夏末等時候,花粉還未‘肆虐’的時候,有過往病史者可以提前一到兩周,就開始服用抗過敏藥物。
目前,市面上的抗過敏藥功效大都相差無幾,以抗組胺藥為主。如氯雷他定片,就是一種長效抗組胺藥,用于緩解過敏性鼻炎癥狀,如噴嚏、流涕、燒灼感等,也可用于緩解其他各種過敏癥狀。
2、有過敏性結膜炎史者,提前兩三個月用藥
過敏性結膜炎是過敏性眼病中最常見的類型。植物花粉是引起該病的主要“元兇”。每當山花爛漫時,患者就會感到眼部瘙癢難耐、流淚、灼熱感等。這部分患者可通過提前兩三個月用藥來治療和預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眼藥水,在過敏期間,患者要經常使用,且療程有時需提前幾個月。
家庭預防
謹防花粉過敏
●勿在室外久留
白天盡可能少待在室外,尤其是每天花粉指數高的時間,例如晴天時的傍晚。要做戶外活動及各種運動項目時,盡可能選在花粉指數最低的時候,像是清晨、深夜,或是一場陣雨之后。
●戴眼鏡
戴眼鏡可以減少你的眼睛受到影響的機會,所以不妨用有鏡片的眼鏡代替隱形眼鏡,或是外出時帶上太陽鏡。
●換衣服
如果你在花粉指數很高的時候外出,回來后記得換上干凈的衣服。
●關緊門窗
白天要關上門窗,以防止花粉飛人。
●避開過敏季節
可能的話,盡可能將假期安排在你的干草熱季節,趁機避開。不妨考慮到海邊度假,因為海風會使空氣中幾乎沒有花粉,也可以考慮選擇到一個沒有誘發因子會引起你過敏的國家度假。
●勿在室外晾衣
盡可能在屋內晾干衣服(用干衣機更好),不要在室外晾衣服,否則衣服、被單、床單等容易沾染花粉。
●安裝車載過濾器
考慮買個車載的空氣過濾器。如果你在考慮買新車,不妨買空調設備中已經有支援花粉過濾裝置的車種。這種小型的過濾器已經愈來愈普遍,不僅豪華的車種有配備,小車中有安裝的也不少。
●避開污染物
要避免會讓你癥狀加劇的所有東西,如灰塵及馬路上的各種氣味。
●藥物治療
在鮮花盛開的季節,過敏有時是不可避免了,此時藥房里所賣的抗組織胺藥對你的過敏癥狀會有極大幫助。如果癥狀嚴重,應該盡快看醫生,一般來說,醫生會給你使用色甘酸鈉、口服激素等作用更強一些的藥物。
●戒煙
有過敏癥的吸煙者應停止吸煙。
治療方法
抗組胺治療法。抗組胺治療法就是使用抗組胺藥物,如撲爾敏、息斯敏、敏克、開瑞坦等等。其缺點是抗組胺治療只對組胺這種過敏介質起作用,對其它過敏介質引起的過敏作用不大。抗組胺藥物暫時解決了過敏癥狀,但是過敏發生的基礎沒有改變,在過敏原刺激下過敏介質仍在不斷釋放,所以抗組胺藥物治療即使一時好了,仍會反復發作。而且使用各種激素、抗組胺類、抗生素等藥物本身就能讓病人的調節機制負擔更重,嚴重地干擾了病人原本精確的內分泌體系,還造成病人腸道正常菌群的失調,進一步影響病人腸道的吸收功能、維生素、各種微量無素的正常吸收受到影響,異種物質容易吸收進體內,使病人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停藥病情就反復,注射脫敏 有時還能引發病人的變態反應。這種對抗療法的負面效果,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病人和臨床醫生認識到了。長期以來,傳統醫學界都沒有找到根治過敏疾病的有效方法,大量的黃胺類、激素類藥物的運用只是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而且副作用極大,特別對嬰幼兒、兒童、青少年的發育有極大的影響。過敏病人都是在一次次的常年累月的反復發作中緩解癥狀,身體的免疫能力日趨低下極為痛苦。
治療頑固性過敏最有效的措施是尋找出過敏誘發因子(過敏原),但要在常見3000種植物花粉不同的誘發因子中準確地找到致病因子猶如大海里撈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