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確認厄爾尼諾出現
長時間的高溫天氣對農作物、水源和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可能導致干旱、水源枯竭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世界氣象組織確認厄爾尼諾出現,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世界氣象組織確認厄爾尼諾出現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在7月4日發表聲明,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在熱帶太平洋出現,這是近7年來的首次。一個新的報告預測,厄爾尼諾現象有90%的概率在2023年下半年繼續存在。WMO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表示,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將大大增加打破溫度記錄的可能性,并導致世界上許多地方和海洋出現更多的極端高溫。
厄爾尼諾現象會持續多久
厄爾尼諾現象的發展沒有準確的周期性,通常2~7年間發生一次,從1860年有記錄以來已經發生了近40多次厄爾尼諾現象。那么厄爾尼諾現象會持續多久呢?厄爾尼諾對氣候的影響與預防是怎樣的呢?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些海洋災害小知識。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升溫的現象。平均來看,厄爾尼諾3到5年就要來一次,一般每次持續12個月左右,但也有持續時間長達18個月的情況。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大范圍、長時間、不同斷的異常增溫現象。“厄爾尼諾”一詞源自西班牙,意即“圣嬰”。厄爾尼諾現象常發生在赤道東太平洋。秘魯漁民最早注意到由于海水水溫的變化影響了正常的魚汛,就根據這種現象常發生在圣誕節前后這一特點,稱之為“厄爾尼諾”,意思是“圣嬰降臨,情況有變”。實際上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時間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月份。一般認為,這一海域的水溫比正常溫度高出0.5℃以上就可以判定發生了厄爾尼諾現象。大面積的海水溫度增高,造成東太平洋上空水蒸氣量加大,西向信風減弱,改變了大氣環流的常態,從而引起全球氣候反常。
厄爾尼諾現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溫異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漲,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動。它使原屬冷水域的太平洋東部水域變成暖水域,結果引起海嘯和暴風驟雨,造成一些地區干旱,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過多的異常氣候現象。
高溫天氣應該如何防護呢?
為了在高溫天氣中防止中暑和曬傷,選擇合適的防曬裝備和采取恰當的應對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一、防曬裝備:
1. 防曬服裝:穿著輕薄、透氣的長袖衣物和長褲,避免暴露在陽光下。此外,選擇具有紫外線阻擋功能的衣物可以提高防曬效果。
2. 頭部防護:在戶外佩戴寬邊遮陽帽或棒球帽,可以有效保護頭部和面部免受陽光直射。
3. 防曬霜:在暴露在陽光下的皮膚上涂抹防曬霜,選擇SPF 30以上,寬光譜的防曬產品。
4. 墨鏡:佩戴UV400防護鏡片的墨鏡,可以有效防止眼睛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5. 水壺:攜帶一瓶水,保持水分補充,預防因高溫天氣導致的脫水。
二、應對高溫天氣的方法:
1. 避開高溫時段:在一天中,尤其是中午11點至下午3點陽光最強烈的時段,盡量避免在戶外活動。
2. 保持室內通風:確保居住和工作環境內空氣流通,使用空調或電扇降低室內溫度。
3.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飲用溫水或冷水,避免含咖啡因和大量糖分的飲料。
4. 合理膳食: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適量攝入水果和蔬菜,保持營養均衡。
5. 避免劇烈運動:高溫天氣下,避免在戶外進行劇烈的運動以降低中暑的風險。
以上建議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應對高溫天氣,確保在夏季的炎熱天氣里保持舒適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