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場阻斷排水溝 暴雨傾下百箱蜜蜂泡水里
| ||
|
南京江寧區東山街道高橋社區的駱存良夫婦是當地的養蜂戶,從事養蜂業達20年,他們在該社區轄區一塊廢棄農地上擺了100多個蜂箱,不料前天一場暴雨浸泡了蜂箱,大量蜜蜂死亡,損失慘重。夫婦倆認為,蜂箱被淹與旁邊一處渣土場有關,因為原本低洼的地勢被渣土墊高了,還阻斷了排水溝,導致蜂場被淹。
水漫蜂箱 來不及搬“家”,百萬只蜜蜂陳尸田地
昨天下午,記者接到駱師傅的反映后趕往現場探查。他們的蜂場位于高橋社區轄區的一處荒田,與一廢品收購站相鄰。記者看到,這處荒田上擺放了100多只木制的蜂箱。
盡管擺放蜂箱的農地內的積水已經退去,不過仍可以看出當時水淹的痕跡,蜂場所在的田地里還很泥濘。駱師傅撥開蜂箱旁的草叢,可見大量蜜蜂的尸體。“其實能看到的蜜蜂尸體已經很少了,有的被淹死的蜜蜂已經被雨水沖走了。”駱師傅說,當時暴雨來臨,地面積水不斷上漲,他們是措手不及,附近的排水溝堵塞,水流不暢,連旁邊的廁所也被水淹了,眼看百只蜂箱被淹,他們是束手無策,不久,就有大量蜜蜂漂在了水面上。
記者在現場看到,蜂箱底角還有不少蜜蜂在掙扎,還有的在草叢里無精打采。“這些都是受傷的,被水淹過,它們都飛不起來了,要不了兩天都會死去。”駱師傅的妻子陳某傷心地說。
蜂王沒了 損失五六萬,重新繁殖至少得兩月
“當前季節,蜜粉采的是雜花,釀的是蜂王漿,過段時間蜜蜂會釀茶花蜜。”駱師傅說,過兩個月,他們準備把這些蜂箱運至山東的,在那里采蜜。陳某說,這么多年養蜂很辛苦,養蜂收入也只能解決一家三口生計,還要供孩子上學,這次被水淹,大量蜜蜂死亡,直接影響下面的蜂王漿供應,蜂王漿價值昂貴,眼下沒有出售就沒有收入。
“一般來說一只木箱內有一只蜂王,蜂王就是一只箱內唯一能產卵的雌蜂,繁殖都靠它,而一只木箱內大約有五萬只蜜蜂,這次被水淹,一只箱內蜜蜂少了約一萬只。”駱師傅說,蜂王都是在底層,水從底部滲入,不少木箱內的蜂王被淹死了。據介紹,目前市場上一只蜂王的價格兩百多元,如果好一點的價格就更高,即便重新買來蜂王,繁殖到原有的數目,也至少要兩個月時間。駱師傅說,他初步估算每箱損失五六百元,目前他已經聯系了養蜂協會的人士到場幫他評估損失。
收入沒了 養蜂是唯一收入,兒子學費都成問題
駱師傅夫妻倆在當地養蜂有20多年了,養蜂很辛苦,分季節采蜜,蜜蜂在采粉季節,他們是運著蜂箱四處奔波,有時出遠門到山東、內蒙等地,所以記者見到駱師傅一家三口時,他們就住在這個廢品收購站內,而且是臨時住所,屋內漆黑,十分簡陋,上大學的兒子暑假里也跟他們擠在一起。為了體貼父母的艱辛,小駱也陪在父母身邊幫他們的忙,干一些雜活。
駱師傅說,他是土生土長的高橋門人,雖然在村里有固定的房屋,但是他們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面奔波,一般來說,他們打探到哪里蜜源充足就往哪里去。
目前,養蜂賣蜜是這個家庭唯一的收入來源。“趕花期”是他頻頻提到的一個詞。“養蜂不能局限于一個地方,因為一個地方的花蜜產量有限,而且過了花期就無蜜可采,所以養蜂人就得全國各地跑,哪里開花就到哪去,這就叫趕花期。”駱師傅說。
“我有100個蜂箱,還有帳篷和生活用品,每到一個省市,都得雇貨車把這些東西運過去,運費是我們家一年最大的花銷。”駱師傅告訴記者,去年光運費就花了2萬多元。妻子擔心孩子下學期的學費都成問題了。
農田變“河谷” 還堵了“排水溝”
這堆渣土哪來的?
養蜂人:社區一干部同意堆放的
駱師傅夫婦說,目前不是外出采蜜季節,不外出的時候都是把蜂箱擺在這里的,原先擺蜂箱的這塊空地并不低洼,多次暴雨都沒有淹到蜂場。夫妻倆指著離蜂場一溝之隔的渣土場說,水都是從那邊流過來的。這處渣土場被整平后面積近千平米,整平后的渣土場地勢要比蜂場高許多,南邊還有一處魚塘。誰把渣土堆放到這里的?駱師傅說,是高橋社區的一名干部同意堆放的,后來,蜂箱被淹后,他找那位社區干部討要說法,對方說不關他們的事情,駱師傅的兒子后來還與對方發生糾紛,派出所也介入處理了。駱師傅說,目前他們也很無奈,這個損失不知道到底找誰討要。
街道:屬私人糾紛,與社區無關
記者來到東山街道高橋社區辦公點,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負責人都不在。記者來到東山街道后,宣傳辦一位人士當即聯系了高橋社區的王主任,通話后他轉述王主任的話:“這件事和社區完全沒有關系,只是兩家人的糾紛,那個地方也不是渣土場,而是魚塘要圍堤運來的土,兩家為此鬧出了矛盾。”至于駱師傅所指的那名社區干部,宣傳辦的人說,他不認識此人,應該不是正式員工。對于街道說法,駱師傅的妻子陳某表示不能理解,她說與魚塘主人沒有矛盾,此事就是因為堆放渣土引起的。
昨天傍晚,記者聯系了江寧區城管局渣土辦負責渣土管理的劉大隊長。劉大隊長表示,堆放渣土的合法場地需要到市一級城管部門審批,他印象中高橋社區轄區內沒有審批過這樣的渣土場,他將派人去現場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