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小蜜蜂釀出“甜蜜產業” 促進生態平衡農民增收
初冬季節,記者走進石城縣各個油茶示范基地,只見油茶花盡情綻放,許多小蜜蜂在花叢中來回飛舞,時而與油茶花“竊竊私語”,時而與油茶花“親密接觸”,構成了一幅幅動感十足的優美畫卷。該縣農業和糧食局副局長賴由運告訴記者:“近年來縣里利用贛江源頭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大力發展蜜蜂養殖業,不但促進了生態平衡,而且促進了農民增收。”
“甜蜜產業”風生水起
“我們如果不互相合作,只靠自己獨自闖市場,形不成大氣候。”
“各自為政會導致不合理競爭,給大家都造成損失。”
……
日前,在石城縣復興蜂業專業合作社的會議室內,20多名蜜蜂養殖大戶聚集在一起,就如何在明年加強內部合作等問題展開討論,并互相切磋蜜蜂養殖技術。
“我們平時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時間在一起探討養殖技術,這次的會議讓我受益匪淺。”參加完會議后,養殖大戶熊碧勤樂呵呵地說。熊碧勤兩年前開始養殖蜜蜂,當初抱著試一試的心理養了幾箱,后來逐漸擴大規模,現在發展到了80多箱。
在石城縣,像熊碧勤一樣從事蜜蜂養殖業的農民越來越多。賴由運告訴記者:“養蜂業是一項‘空中產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風險小、不與農業爭地等特點,是‘立竿見影’的致富好項目。特別是石城發展蜜蜂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蜜蜂養殖歷史較長,有一部分農民早已掌握了較好的養蜂技術;二是花源豐富,縣里的10萬畝白蓮、5萬畝油菜、10萬畝油茶以及柑桔、臍橙、枇杷、梨、桃、棗等作物,為蜜蜂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目前已形成了春有油菜花、夏秋有蓮花、冬有油茶花的固定花源;三是市場空間越來越大,石城是千里贛江的源頭,生態環境好,蜜蜂一年四季采的是百花蜜,屬于純綠色食品,藥用價值高,深受沿海城市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消費者的青睞。”
正是得益于以上優勢,石城縣蜜蜂養殖業近年來風生水起,蜂農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僅專業戶就達到了265戶。
一“蜂”引得百花開
“我養蜂不到三年,不但每年的收入節節攀升,也練就了‘一看二摸三品嘗’便能識辨蜂蜜真偽、類別、產地的‘火眼金睛’,現在來這里向我請教的人可多了。”日前,在琴江鎮何坑村何天明的油茶基地里,擺著一箱箱一排排的蜂箱,何天明向前來請教的蜂農傳授養蜂秘訣后,向記者聊起了自己的養蜂技術。
何天明原來是個白蓮種植大戶,以前每年種植白蓮都在10畝以上。2008年,縣農業部門的技術員找到他,跟他說:“你種了這么多白蓮,完全可以利用這個資源養一些蜜蜂增收。” 何天明本來就有養殖蜜蜂的打算,于是就試著養了13箱蜜蜂,當年養蜂純收入就達1.4萬多元。嘗到甜頭的他,逐漸擴大規模,如今養蜂規模達90多箱,成為石城縣養蜂大戶之一。隨著規模的擴大,何天明的思路也不斷拓寬,先后在縣內及周邊縣(市)開起了蜂蜜專賣店,不但賣自己家的蜂蜜,還為其他蜂農提供銷售服務。
在石城縣,喜嘗養蜂甜頭的遠不止何天明一個。這些年,石城縣對蜜蜂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不但為蜂農提供資金信貸支持,而且與江西農業大學合作,研究免移蟲蜂王漿生產開發等技術,大大提高了蜂農的養殖效益,激發了蜂農的積極性。目前石城縣蜜蜂養殖量達到了1萬多箱,年產蜂蜜1000余噸、花粉200噸,養殖戶戶均年純收入5萬元以上。
蜜蜂產業富了蜂農,也樂了其他農民。橫江鎮秋溪村村民賴根寶每年種植白蓮15畝以上,以前蓮花全靠人工授粉,工作量大,授粉也不均勻,白蓮產量不高。前兩年開始,每到夏秋季節,就有蜂農把蜜蜂搬到他的蓮田附近放養,沒想到蓮花經蜜蜂授粉后,產量提高了20%以上。找到蹊徑的他現在每年都會和其他農民聯合起來邀請蜂農到蓮田、油菜田里放蜂授粉。據該縣有關部門測定,蜜蜂授粉均勻,可使油茶、白蓮、油菜等提高產量20%以上,使果樹坐果率達85%以上。保守計算,每年至少可促種植戶增收7000萬元。
此外,蜜蜂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石城森林物種優化,保持森林生態平衡。該縣林業局局長陳式權說:“蜜蜂授粉直徑可達2公里,而大多林木自身授粉直徑只有50米。通過蜜蜂授粉,闊葉樹大大提高了結籽率和傳播廣度,使得森林涵養水源能力及維持生態平衡能力更加強大。”
讓“甜蜜產業”更甜蜜
石城縣蜜蜂養殖業從小到大,發展速度可謂很快。但是在采訪中記者發現,許多蜂農還面臨一些困難。“由于我們大部分蜂農對市場的把握還不夠,影響了規模的壯大。” 在石城復興蜂業專業合作社采訪時,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縣內還沒有蜂蜜產品深加工企業,蜂農賣的絕大部分都是原生態蜂蜜,市場受到限制,價錢也不是很理想。另外,縣里不時有外來蜂群涌入,一些涌入的蜂群帶來傳染病,導致部分蜂農的蜜蜂死亡,同時一些農作物過多地使用農藥,也使不少蜜蜂死亡。
“要把蜜蜂產業做大,離不開政府的引導、推動及扶持。” 賴由運說,縣里正在因勢利導大力發展養蜂業,在縣委農工部的引導下,縣農糧局牽頭組建了石城縣蜂業協會,成立了復興蜂業專業合作社、贛江源蜂業合作社、福星蜂業合作社等,將分散蜂農組織起來,采取統一良種供應、統一無公害養殖技術標準、統一品牌、統一產品銷售、統一病蟲害防控和技術培訓,分散生產管理 “五統一分”的運作模式,引進高產蜂種,普及養蜂新技術、病蟲害防治等知識,向外發布本地養蜂動態,蜂產品供求信息,推廣先進管理經驗,為縣內外養蜂戶合理安排放養地。同時,選擇了石城縣蜂產品的大宗產品蓮花粉為主攻方向,以打品牌、找聯合企業為重點,實行招商引資,延伸蜜蜂產業鏈條,將石城縣蜂業發展推向新的發展階段,目前已初步與沿海一家企業達成了合作辦廠意向。
“我們相信,隨著政府對生態農業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們蜂農的發展前景一定會越來越廣闊。”在采訪結束時,蜂農何天明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