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養蜂合作社里養蜂人的致富經
一提起養蜂,303國道環城路附近十里八村的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一個人——他叫侯萬富。
67歲的侯萬富家住鐵西區平西鄉勤業村3社,現在是是鐵西區養蜂專業合作社的一員。他不但靠養蜜蜂在鐵西區環城公路蓋起了樓房,同時也帶動周邊想養蜂的鄉親們共同發展養蜂產業,實現了共同致富的夢想。
說到侯萬富的養蜂專業合作社,可謂是發展得蒸蒸日上。占地面積將近1000平方米,常年飼養100多個生產群,年約產1000公斤蜂蜜、150公斤蜂王漿、10公斤純蜂膠。“一年僅我一戶就能凈賺五六萬元哪!”侯萬富喜滋滋地說。為了更好的養蜜蜂,創造更多的財富,侯萬富先后到石家莊、靖宇、樺甸等地學習養蜂經驗,靠養蜜蜂增加家庭收入。
侯萬富的成功,并不是一個偶然,他的辛勤勞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同樣養蜂,侯萬富的產量時常高出別人,“就刮蜂膠、產蜂蠟這兩項100群蜂我每年都能收入一萬多元。”侯萬富自豪的告訴記者。
“老侯家的蜂產品遠近聞名,守著家園養蜂致富。”一位村民對記者說。為什么侯萬富能夠把蜜蜂養得這么好呢?其實很簡單,靠得就是勤勞和技術。從27歲起開始養蜂至今,侯萬富一直吃苦實干、兢兢業業,對待養蜂事業他從未松懈過,經常是起早貪黑。侯萬富的老家是梨樹縣董家鄉新發堡村,早年跟隨父親學習養蜂技術。成家后,從父親傳給他的6箱蜜蜂,到如今的近200箱,這些蜜蜂見證了侯萬富艱辛的致富之路。
侯萬富在自己致富了的同時還經常召集蜂友交流養蜂心得,把自己的新發現、新經驗向蜂友們傳授。“他是一個熱心腸的人,自己富了不算,還要幫著我們大家致富。聽說老侯想入黨,我們都支持他。”養蜂專業合作社李良福興奮地告訴記者,就是通過跟著侯萬富一起養蜂,他們家也蓋上了樓房,日子過得好著哩。
“現在,我和老伴都有退休金,本來可以不再辛苦的養蜂,但是我想人活在世,必須進取創新,才能活出個勁頭來。”就是憑借著這股不服老的韌勁,67歲的侯萬富依舊堅持著他的“事業”。2013年春,侯萬富和老伴又養蜂180箱,排泄后組織120生產群,并且在家開展現場生產蜂王漿,每市斤售價200元,共生產400斤,百花蜜主要是益母草共生產3000斤,蜂膠產30斤,蜂蠟產100斤,毛收入預計17萬元,除去繁殖、喂越冬糖、人工費等共開銷5萬元,純利潤12萬元,不過這筆錢靠零售1年之內才能全部到手。2013年是養蜂欠收年,尤其在北方多家養蜂場幾乎絕產,而侯萬富選擇了定地飼養搞收入,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獲得了可觀的收入。
除了養蜂,侯萬富的最大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為啥想入黨呢?”記者好奇的問。侯萬富的雙眼閃著亮光:“從初中開始,入黨就是我的理想,可由于當時家庭成分不好,沒能入上黨??涩F在不一樣了,咱鐵西區工商分局成立了非公經濟組織黨工委,我心里入黨的想法就又冒了出來。”如今,候萬富終于如愿以償成為了一名黨員。“入黨一直是我的夢想和追求,如今我終于找到黨組織了。”侯萬富激動的說。
不久前,侯萬富還把自己的養蜂經歷編著成書,取名為《侯氏蜂業的半世情緣》,書中詳細記錄了養蜂的艱辛歷程,也描繪了家庭大規模養蜂的宏偉藍圖。
上一篇:養蜂人上門為老人義務理發
下一篇:2014年春節:養蜂人的喜與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