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的目的是什么?為了收獲蜂蜜更是為了給植物授粉
養蜂的目的是什么?在蜂友中,提這個問題,或許有人會說我無聊。多數人認為:養蜂的目的是生產蜂蜜、蜂王漿等蜂產品。其實這很片面,實際上養蜂最主要目的是,從而大幅度提高授粉植物的產量和質量,同時可維持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其實,有說玩者;有為名者;有為得真蜜。其實,大家都趨于一個“利”字。
說明:配圖與作者無關,某山區中蜂養蜂場圖片
我所處的上饒城東10公里之姜村,二百來戶人家千把人口,近年有6戶農家先后養起了蜜蜂。自古船多礙港。蜜蜂有蜜蜂的生存規律:在半徑1公里范圍內,自然放養30群為飽和量。6戶蜂農100群蜜蜂,大家都是作為家庭副業定地兼養,就不斷有問題冒出來,首先是各家的蜂都養得不怎么樣,都叫沒采到蜂蜜;蜂場間工蜂相互盜蜜、逃群誘捕、處王錯投等問題就難以克服解決,同行間內心的許多不痛快自然而然就多了起來。
中蜂荔枝養蜂場地收割蜂蜜搖蜜圖片
屁股決定腦袋。看他們2017年的發展軌跡——
——甲為蜜。去年,甲的30箱蜂,全年都沒有著家,在周邊100公里范圍內數個蜜源地花期里追花奪蜜。盡管后來夏多雨秋酷熱,蜂沒有染病,采蜜收入3萬多元。人在外奔波,可謂十二分的辛苦。
——乙為蜂。去年春天,乙的15群蜂到了入夏擴繁至30群,雄心壯志地想下半年大發蜜財。因此,在6月初,我勸他賣掉一半去,求個“多得不如現得”。他卻怎么也舍不得。秋后得蜂瘟,全場幾乎滅場。他既嘆息春末的“不賣”,也后悔盛夏的“未搬”!
——丙為玩。他老人家的蜂,不管不問,蜂競天擇,來去自由。我把他的養法稱為“天養”。他不理蜂;蜂不理他。
——丁為名。丁養蜂上五年,一二三地發展,又三二一的歸零。年年都聽他們說蜂群繁殖不行。而白糖沒有少買,花粉也喂了不少。而蜜,是半斤四兩也沒收過。養蜂不是養豬!
——戊跟風。人家賣蜂,他也搭邊賣2箱。他人購蜜,他也設法銷幾斤。不求大賺,但求穩賺。全年業余也弄了個5千多元。
——己為財。己養蜂見錢眼開。去年春天,他將過冬后的20群蜂拼命飼喂。草長鶯飛的三月,蜂友見群勢好,求購10群。他一咬牙,狠心割愛得8千多元。剩下的收蜜1萬多元。全年瀟瀟灑灑獲得2萬多元。
縱觀他們6人,有喜有悲。
對成功來說,養蜂倒是成了一件快樂的事。何以快樂?
——做他們愿意做的事!
——事后還有成就感!
——從中得到了收益與快樂!
(作者上饒市養蜂協會:蔡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