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荔枝蜜花期 養蜂人追趕花期生產荔枝蜜的故事
2018年4月23日,“今年花期趕上了,老天爺又幫忙,遇上了好天氣,我的荔枝蜜又要豐收了。”4月23日,在廣州從化鰲頭鎮潭口村的趕蜂點,周揚新在趕蜂人廖介明的協助下,用切蜜刀切開成熟的封蓋臘,濃濃的蜜糖汁流了出來,四周頓時彌漫著香甜的蜜香味。
周揚新,今年41歲,是英德市大洞鎮麻蕉村人,為了追趕花期,他特地把麻蕉村的蜜蜂趕到了潭口村。周揚新養蜂也就剛剛兩年的時間,剛開始養蜂時,沒經驗又沒資金,只是零散小養,規模和收入都很低,生活困難。后來通過廣州港集團的扶貧支持,為他購買了50箱蜂苗,去年養蜂實現了純收入8萬多元。
“我是今年3月24日趕蜂來到這里的,當時大約100箱蜜蜂,現在發展到160多箱了。”看著遍布荔枝樹旁的蜂箱,周揚新自豪地說。 “花期不同量不同,蜜源不同蜜也不同,還要碰到好天氣。一般情況下,一箱蜂一趟能產蜜十斤左右,整個荔枝花期能夠打蜜4-5趟。蜂是隨花而來,我是人隨花走。”周揚新說道。
周揚新剛開始養蜂時,主要靠自己摸索,后來經廣州港集團的推介,他得到了中國養蜂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養蜂學會理事長羅岳雄高工和廣東省昆蟲研究所蜜蜂研究中心主任趙紅霞博士的技術指導,還參加了由廣東養蜂學會的專家老師組織的養蜂專業培訓,并通過了國家職業技能資格考試,取得了蜜蜂飼養工四級證書。
現在,周揚新已經成為了廣東省養蜂學會的會員,他說他更想加入中國養蜂學會,尋求更多的養蜂和學習交流的機會,走職業化的養蜂道路。
閑時,周揚新經常向當地老蜂農請教,和本村趕蜂蜂農討論如何養蜂釀蜜。周揚新有一個想法,他希望村中有更多人可以養蜂,希望這些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他可以把這兩年學到的養蜂知識教給他們,引導他們培訓考證,成為職業養蜂人,一起脫貧致富。
從麻蕉村來潭口村趕蜂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平時都各忙各的活,偶爾也聚在一起交流養蜂心得。他們堅持走職業化的養蜂道路,現在已經成為了從麻蕉村走出來的職業養蜂人。
“養好蜂,釀好蜜”是周揚新的心愿,周揚新希望養蜂能夠成為麻蕉村的一個成熟的產業,讓更多人知道麻蕉村,能夠嘗到麻蕉養蜂人用心醞釀的那一份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