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度對意蜂受精卵孵化率和發育歷期的影響
摘要 在溫度為34.5℃(±0.5℃),相對濕度分別為40%、55%、70%和85%(±5%)下孵化意蜂受精卵,對意蜂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發育歷期進行研究。實驗結果顯示,在溫度為34.5℃(±0.5℃),相對濕度分別為40%、55%、70%和85%下,意蜂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發育歷期均無顯著性差異(F<F0.05,P>0.05),說明溫度為34.5℃(±0.5℃)時,40%~85%的相對濕度對意蜂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發育歷期均無影響。
關鍵字 意蜂,相對濕度,受精卵,孵化率,發育歷期
在氣候因子中,溫度和濕度是組成昆蟲生活環境的基本要素,不僅對昆蟲的生長發育有重要影響,而且還影響其產卵量、產卵速率和壽命,從而影響昆蟲種群數量變動[1]。濕度是僅次于溫度的一個影響昆蟲生長發育、存活的重要因子[2]。對于蜜蜂,一般認為育蟲箱內的相對濕度保持在35%~45%之間,最適蜂子的發育,蜂巢濕度短時間的升降,對蜂子的影響不大[3]。但已有的研究顯示,濕度對蜜蜂卵的孵化率和卵期[4、5、6]、蜜蜂幼蟲的發育[6、7]、蜜蜂蛹的發育[4、6、8、9] 和越冬蜜蜂壽命[3] 都有較大的影響。
與研究溫度因素對蜜蜂的影響相比,有關濕度對蜜蜂影響的研究則極少,因此相關的資料極其有限。開展濕度對蜜蜂卵的孵化率和孵化時間影響的研究,了解生態環境對蜜蜂卵的影響情況,不但有助于豐富蜜蜂的生物學理論,為建立蜜蜂生態理論提供科學依據,而且可為因勢利導制定科學飼養蜜蜂措施提供科學依據,這對建立蜜蜂生態理論體系和指導養蜂生產都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和方法
實驗于2004年4~5月份在福建農林大學蜂學學院進行。實驗期間外界主要蜜粉源為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和龍眼(Dimocarpus longan)。
1.1 實驗蜂群
實驗用蜂群為意大利蜜蜂4群,群勢為3~4足框,由福建農林大學蜂學學院教學蜂場提供。
1.2 實驗儀器
1.2.1 恒溫培養箱
恒溫培養箱采用4臺隔水式電熱恒溫培養箱(QYX-DHS55×40,上海市躍進醫療器械一廠),控溫范圍20~60℃,溫度波動度1℃。實驗時,4臺培養箱的溫度均恒定在34.5℃±1范圍內,相對濕度分別為40%、55%、70%和85%。培養箱內濕度通過增減水盤數量調整。
1.2.2 濕度計
采用4個電子溫濕度表(Dws508c型,北京市亞光儀器有限責任公司),濕度測量范圍0.9%~99.9%RH,測量精度≤±3%,用于監測恒溫培養箱的濕度。
1.2.3 溫度計
用于監測恒溫培養箱的溫度。4支,測溫范圍0~50℃,精度+0.1℃的水銀精密溫度計(河北省滄州市雙華儀表廠)。
1.3 實驗用蜜蜂受精卵的準備
在4個實驗蜂群中,同時分別采用蜂王產卵控制器和新造的巢脾,將蜂王控制在器內產卵。在限王產卵2h后,從蜂王產卵控制器中取出巢脾,在實驗室內把有卵的受精巢房割下,并分成卵數相差不大的4份。然后分別隨機從每只蜂王所產的卵中各取1份組成1組,共組成4組,分別放入事先調好溫度為34.5℃,相對濕度為40%、55%、70%和85%的4臺培養箱中,在不同的濕度條件下孵化。
1.4 實驗觀察和記錄方法
從限王產卵時起的第67h起至第98h,每隔1h觀察1次箱內蜜蜂卵孵化的情況,分別記錄已孵化卵的數量和時間。在觀察期間,用大頭針標記卵已孵化的巢房,防止誤算。
1.5 實驗數據計算方法
1.5.1 不同濕度下蜜蜂卵的孵化率的計算方法
卵的孵化率=(孵化的卵數/放進培養箱卵的總數)×100%
1.5.2 不同濕度下蜜蜂受精卵的平均發育歷期計算方法
D =(n1d1+n2d2+……+nidi)/(n1+n2+……+ni)
式中:D為某濕度下卵的發育歷期(h);ni為第i次觀察到卵孵化的個數;di為第i次觀察時卵的發育歷期(h)
1.6 實驗數據樣本的提取
1.6.1 卵的孵化率實驗數據樣本的提取
將每次在某一濕度下實驗得到的卵孵化率即作為該濕度下的1個樣本數據。本試驗進行了4個重復,某一濕度共取4個樣本數據。
1.6.2 卵的發育歷期實驗數據樣本的提取
將每次在某一濕度下實驗得到的卵的發育歷期的平均值作為該濕度下的1個樣本數據,本項實驗進行4次重復,共取4個樣本數據。
1.7 實驗數據項統計分析方法
先采用 F檢驗的數據統計方法對實驗數據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當差異顯著時再通過SSR檢驗進行多重比較的方法統計分析。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濕度對意蜂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
對意蜂工蜂的卵在溫度為34.5℃(±0.5℃),相對濕度分別為40%、55%、70%和85%下的孵化率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F 檢驗)的結果顯示,在40%、55%、70%和85%相對濕度下,意蜂受精卵的孵化率差異差異不顯著(F<F0.05,P>0.05)(表1)。說明當溫度為34.5℃(±0.5℃)時,40%~85%的相對濕度對意蜂受精卵的孵化率沒有影響。
表1不同濕度對意蜂受精卵孵化率影響的差異顯著性檢驗
Table 1Significance test of the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hatchability of A. m. ligustica fertilized eggs
差異源 df SS MS F F0.05 |
組 間 3 228.133 76.044 0.353 3.49 |
2.2 不同濕度對意蜂受精卵發育歷期的影響
對意蜂工蜂的卵在溫度為34.5℃(±0.5℃),相對濕度分別為40%、55%、70%和85%下孵化的發育歷期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F檢驗)的結果顯示,在40%、55%、70%和85%相對濕度下,意蜂受精卵的發育歷期差異差異不顯著(F<F0.05,P>0.05)(表2)。說明當溫度為34.5℃(±0.5℃)時,40%~85%的相對濕度對意蜂受精卵的發育歷期沒有影響。
表2不同濕度對意蜂受精卵發育歷期影響的差異顯著性檢驗
Table 2Significance test of the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developmental phase of A. m. ligustica fertilized eggs
差異源 df SS MS F F0.05 |
組 間 3 2.798 0.933 1.280 3.49 |
3 討論
⑴實驗結果顯示,意蜂工蜂的卵在溫度為34.5℃(±0.5℃),相對濕度分別為40%、55%、70%和85%下,其孵化率和發育歷期均無顯著性差異(F<F0.05,P>0.05),即當溫度為34.5℃(±0.5℃)時,40%~85%的相對濕度對意蜂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發育歷期均無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卵外圍的卵殼和卵膜對卵有一定保護作用所致。
⑵本研究僅在溫度為34.5℃(±0.5℃)時對40%、55%、70%和85%4個階的相對濕度對意蜂受精卵的影響進行研究,今后還要對這個范圍以外的濕度對卵的影響進行探討,同時要進行溫度和濕度雙因子對卵影響的研究,以更系統、更深入了解和總結濕度對卵影響的作用和規律。
參考文獻
[1]吳紳君等.1980.溫濕度對棉鈴蟲實驗種群生長的影響.昆蟲學報,23(4): 258~267
[2]王聯德,尤民生.1996.濕度對柑桔潛葉蛾存活的影響.生態學報,15(6): 17~21
[3]福建農學院.1981.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67
[4]丁巖欽.1980.昆蟲種全數學生態原理與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26~235
[5]周斌等.2003.意大利蜂受精卵人工孵化條件的研究.揚州大學學報,24(4):41~43,66
[6]曾志將.1989.蜜蜂生態學.江西農業大學學報,(蜜蜂生態學專輯):16~18
[7]嚴善思.1982.蜂群的越夏與蜜蜂卷翅病的關系.湖北養蜂,(2): 9
[8]牟吉元,徐洪富,榮秀蘭.1996.普通昆蟲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360~361
[9]Winston P W, etal.1960.Saturtad Solution of Humidity in Biological Research.Ecollgy, 41(1): 232~237
The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hatchability and developmental phase of A. m. ligustica fertilized eggs
Abstract: At 34.5℃ (±0.5℃), the effects of relative humidity (RH) 40%, 55%, 70% and 80% (±5%), respectively on the hatchability and developmental phase of A. m. ligustica fertilized egg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RH 40%, 55%, 70% and 80% (±5%), respectively, both hatchability and developmental phase of fertilized eggs weren’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
Key words: A.m.ligustica; relative humidity; fertilized egg hatchability; developmental phase
福建農林大學蜂學學院
方文富 陳鎮平 黃其忠
【此為OK蜜蜂網原創文章,擁有版權。若轉載請附www.dingjia999.cn 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