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松花粉采集為“拂取”,也就是特松樹大量散粉時,用手指輕彈松枝來抖落并收集松花粉,此法采集量極少。現代科學試驗研究表明,選擇花期在“含苞欲放”時采集松花穗,是松花粉采集的最佳時期,采集后的松花粉穗攤放在晾曬場上,在光合作用下松球花通過吸收松花粉穗莖的營養,可達到自然成熟散粉的目的。
一、采集林分的選擇
一般選擇中幼齡油松人工林、飛播林、天然下種的低矮林分均可。樹體較矮便于采集,林木稀疏,光照充足,松花粉產量主,質量好。同時要注意不要到國家禁止的或可能污染的林分里采集松花粉:
1、國家自然保護區、生態林;
2、名勝古跡、旅游區的松林或古松;
3、特殊用材林(種子園、母樹林);
4、工業污染、農藥污染、公路兩側的油松林;
5、已確定土壤中鉛、砷超標地區的油松林。
6、高風沙地區(如赤峰部分地區)的油松林。
二、采集時間
油松花期很短,花粉采集季節性非常強。油松的花期受地理環境、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各地區花期不一致。例如比京、唐山遵化等地,一般在四月中下旬開花;河北省承德市每年大約在“五一”前后開花;而河北省承德市的圍場、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等高海拔地區,一般在五月底至六月初開花。對于某一個地區來講,油松林的總體花期一般僅為兩周左右,而單株花期僅為數小時至數十小時。在氣溫較低,空氣濕度較大的天氣條件下,花期可延遲,遇到大風或高溫天氣花期則較短。
適時準確掌握松花穗的最佳采集時間,是能否大量采集到松花粉的關鍵。確定方法是:要勤觀察陽坡面或山脊的松花穗發育成熟狀競,當觀察到松花穗開始有少量散粉時,用手擠壓雄花球花苞,無漿液溢出,呈濕粉狀,此時正是采集松花穗的開始時間(含苞欲放)。抓住時機,采集成熟的松花穗,是提高松花穗出粉率的關鍵,過早采集松花穗出粉率低,花粉質量差;過晚,大量散粉后粉采集量很低。
三、松花粉采集工序及方法
1、工序 采集成熟松花穗 → 陽光下晾曬 → 過篩除雜 → 花粉干燥 → 簡易包裝 → 臨時貯存。
2、松花粉穗的采集方法 選擇粗大成熟的松花穗,將花穗段掰下,放入干凈的編織袋中,采后及進運回進行松花穗的晾曬、除雜、干燥等處理。
3、場地及物料準備 采集膠,首先應選擇好晾曬場地,場地采用水泥地面最好。采用土場地晾曬時,必須采取相應的防泥沙污染措施,例如內蒙赤峰等高風沙地區應實施大棚晾曬。晾曬場地環境要求:向陽、避風、衛生。物料準備:主要準備較厚的聚乙烯膜,一式兩塊,用于鋪底和遮蓋。另外還要準備除雜工具(米絲篩、細籮80-100目)、包裝袋等物品。
4、油松花穗的晾曬和花粉的篩選 將采集的油松花穗,均勻攤放在塑料膜上,厚度一般 5-15厘米為宜。晾曬油松花穗,應每隔1-2小時翻動一遍。經1-2天的晾曬,油松球花不斷伸長變軟,小孢子囊開裂后散粉。油松花穗大量散粉后,應先用米絲篩粗篩一遍,然后用80目籮再進一步篩選除雜,篩選出的黃色粉末,就是松花粉。對未散盡粉的油松花穗,繼續進行晾曬處理,經反復篩選,直至散盡粉為止。無論是晾油松花穗還是晾曬油松花粉,都要避風防雨。
5、油松花粉的簡易干燥處理 剛篩選出的油松花粉含水量較高,如不及時進行干燥處理,極易出現發熱結塊乃至發霉變質。簡易干燥處理方法有兩種:
(1)室外晾曬干燥:由于室外風大,使花粉損失及污染較大,如果需要在室外晾曬時采取大棚晾曬處理,效果最佳。
(2)室內干燥:室內干燥要求有良好的空氣對流條件,干燥塊。
不論采用哪一種干燥方法,攤放都不能過厚、要勤翻動、防風防潮。自然干燥處理的油松花粉,以達到淡黃色、流動性好為準。經自然晾曬處理后的松花粉含水量一般最低可達到10%-12%,不宜久存。收購的油松花粉應及時采用干燥設備處理后,將水分迅速降至8.0%以下,方可安全貯藏。
6、油松花粉的簡易包裝及臨時存放 油松花粉的簡易包裝,一般采用密封性好的聚乙烯膜袋,外加一層塑編袋即可。包裝材料必須干凈衛生。注意:未干燥的油松花粉,絕不能裝袋扎口,以免發熱發質。臨時存放時,室內要保持常溫、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