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三招 挑出一瓶好蜂蜜|范志紅|食品
原標題:簡單三招 挑出一瓶好蜂蜜
世界各地很多地區都有吃蜂蜜的習慣,而蜂蜜以其甘甜的口感以及養胃潤肺的功效更受到現代人的喜愛。過去,人們吃的都是直接取自蜂巢的蜜,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未經任何加工的蜂蜜很少見了,越來越多的人只能購買到經加工過的各種蜂蜜產品。那么,如何通過觀看蜂蜜的外觀或者查看產品的標簽就能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那一瓶好蜂蜜呢?
作為營養師,我個人在去超市賣場挑選蜂蜜產品時,一定會挑選大品牌的產品,因為相比起來,知名產品多年積累起來的品牌與口碑讓質量還是有一定保證的,而鑒別一瓶蜂蜜的優劣,不妨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招就是看瓶中氣泡的上升速度。
拿起一瓶蜂蜜,迅速將瓶子蓋子朝下翻轉過來,就可以看到會有一些氣泡在上升,如果氣泡上升的速度很慢,則這種蜂蜜產品的質量通常比較好。這是因為,這瓶蜂蜜的密度比較大,不會很稀薄。
第二招嘛,則要看蜂蜜的黏稠度和“拉絲兒”的程度了。
用第一招初步確定一瓶蜂蜜的好與壞后,買回家就可以打開蜂蜜瓶子繼續鑒別了,取一根筷子,蘸上一點蜂蜜,然后迅速將筷子豎起來,看蜂蜜往下流動的速度,如果是比較緩慢的,表明蜜很黏稠,“拉絲兒”比較長的就是好蜂蜜。用這種方法可以鑒定出假的或是質量比較差的蜂蜜,劣質的蜂蜜不會有“拉絲兒”或是“拉絲兒”很容易就斷掉了,甚至像水一樣往下滴。
最后一招,就是看蜂蜜的形狀是否飽滿。
還是用筷子蘸上一點兒蜂蜜,這次是點到白紙上面,如果是真的、好的蜂蜜,白紙上就會出現一個特別圓潤飽滿的形狀,而假的蜂蜜則很容易就散開了,就像滴了一滴水一樣。
此外,消費者在購買蜂蜜時,還要注意看產品標簽,雖然真正的蜂蜜沒有保質期,永遠不會腐敗,但要注意一下生產日期,越新鮮的蜜當然是越好啦。
文/中國營養聯盟副秘書長、國家高級營養師培訓師王旭峰
快問快答
產地不同 營養差別不大
疑問一:蜂蜜的產地不同會影響到蜂蜜的質量嗎?
正確答案:目前,市面上所售賣的蜂蜜來自不同的公司,產地也不盡相同,這的確會導致蜂蜜在營養構成方面有所區別,就像西紅柿有大有小、有紅有黃一樣,地區、蜜源的差異會讓蜂蜜的營養構成有所區別,但它們仍然屬于同一種食物,所以營養方面的差別并不大。
以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作為消費者只要能保證自己吃到的是真的蜂蜜,那么營養成分就是有保證的。另外,盡管目前市場上有種類、產地不同的各種蜂蜜,但從營養學角度而言,盡管種類不同,但因其營養構成相似,所以在養生保健的功效上是差不多的。
“第一手”蜜 要看割蜜過程
疑問二:從蜂農那里直接購買蜂蜜是不是更好?
正確答案:事實上,蜂蜜市場的確存在產品良莠不齊的問題,有些消費者為了找到更好的蜜,就到山區等地找蜂農直接購買那些純天然的“第一手”蜂蜜食用。然而,這種蜂蜜的安全性能不能有保障,還是一個疑問。
事實上,由于蜂蜜的含糖量很高,真正的蜂蜜是沒有保質期并且永遠不腐敗的,所以如果因為不信任加工過的產品而去找蜂農購買蜂蜜也不是不可以,但此種購買方式必須保證能夠親眼看到從蜂巢中割蜜的過程,才能保證買到的蜂蜜是真的,不要看到路邊擺著幾個蜂箱就掏錢買蜜,因為蜂箱也可能是假的,只是擺著做個樣子,而在賣給消費者的產品里摻假。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假蜂蜜主要就是用麥芽糖等進行調配勾兌的,所含營養價值比較低,雖然這對人體是沒有什么大危害的,但卻是典型的以次充好。
混搭隨意 吃蜜沒啥禁忌
疑問三:吃蜂蜜有什么禁忌嗎?
正確答案:在中醫理論中的飲食養生方面,各種食物會有性味、歸經等要注意的問題,但從營養學的角度而言,吃蜂蜜并沒有太多的禁忌,可以混搭各種食物,不必太過拘泥。
從營養的角度講,早晨吃蜂蜜最好,比如在吃麥片的時候加一勺蜂蜜就可以。
文/中國營養聯盟副秘書長、國家高級營養師培訓師王旭峰
蜂蜜 沒有那么神奇
在生活中,除了從白糖、紅糖等調味劑中獲取“甜”這一口味,蜂蜜也是人們重要的甜味來源。
如果細算起來,蜂蜜恐怕是最古老的甜味源了,它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其比例則因品種不同而各異。一般來說,在冬天里不容易產生結晶的天然蜂蜜,其中所含的果糖比例會大一些,因為果糖是三者中最難結晶的。溶解度最低的則是葡萄糖,所以含葡萄糖比較高的蜂蜜,比較容易產生結晶、沉淀。在那些給蜂蜜摻假的手段中,最難以鑒別出來的就是添加了果葡糖漿的,因為蜂蜜里本身就含有果糖和葡萄糖這兩種物質,你就不好說這蜂蜜里是不是摻假了。
天然成熟的蜂蜜中,總糖含量超過85%,足以抑制各種微生物,所以蜂蜜是久存不壞、無需顧忌保質期的一種食品。假如看到自己所買的蜂蜜發生了冒泡、有酒味、變酸之類的變化,幾乎可以肯定,這蜂蜜起碼是不夠純,里面摻了水和甜味劑,或者不是成熟的蜜,糖含量不達標。這樣的蜂蜜中已經有大量微生物,如果實在舍不得扔掉,可以把它加熱,殺死微生物,然后存到冰箱里(在室溫下保存還會繼續長菌),用來做菜也行。
高葡萄糖的蜂蜜常被說成是“滋補品”,這就像葡萄糖粉曾經被國人所迷信一樣。此外,高果糖的蜂蜜常被說成是“潤燥”佳品,其實這是因為它很容易吸水,也比較解渴,而且冰過之后喝會有清涼感,“潤”的其實是我們的感覺。
不過,正因為蜂蜜有這么高的糖含量,它也一樣不適合多吃。如果要喝蜂蜜水,建議盡量沖得稀一點。天然蜂蜜中確實含有淀粉酶、蔗糖酶、蛋白酶等,但若把它的保健作用吹得太過神奇,這就有些言過其實了。
文/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蜂蜜結晶 并非質量問題
有些人買來蜂蜜后隨手就放進了冰箱冷藏室里,之后發現蜂蜜成了乳白色的結晶體,就認為這瓶蜂蜜肯定摻了假或是壞了,直接把一大瓶蜜都扔掉了,這種做法是浪費了電之后又浪費了食物,實在讓人大呼可惜!
冷藏蜂蜜是會促使它結晶析出葡萄糖的,但這個變化并不證明這瓶蜜存在質量問題,也不影響蜂蜜的安全性,更不影響它的營養價值,只是會影響到口感上的均勻程度而已。除了放入冰箱,冬季時把蜂蜜放在比較冷的房間里也會出現結晶,這是一種物理現象,是蜂蜜的一個重要特性。蜂蜜是含大量葡萄糖、果糖的過飽和溶液,而葡萄糖本身具有易結晶的特性,所以在溫度較低時放置一段時間自然就會結晶。
蜂蜜結晶與葡萄糖結晶核的數量、溫度高低、含水量和蜜源花種等都有著密切關系。
例如,蜂蜜在13-14℃時最易結晶,低于或高于此溫度時,由于葡萄糖過飽和程度、溶解度和果糖、麥芽糖、糊精等物質的黏滯度、密度之間的相互作用,結晶反而遲緩,甚至會慢慢溶化。
如果是全部結晶的蜂蜜,說明其中含水少,品質好,不易變質;如果是部分結晶的蜂蜜,則說明含水比較多,易發酵發硬,所以應及時食用,不宜長期保存。
此外,不同蜜源的蜂蜜結晶速度、程度也有不同,葡萄糖、蔗糖和松三糖含量較高的蜂蜜如油菜蜜、棉花蜜、葵花蜜及甘露蜜等容易結晶;而含果糖、麥芽糖、糊精和膠體物質較多的蜂蜜則不易甚至永遠也不結晶,比如純度比較高的洋槐蜜、棗花蜜等。
另外,不同品種的蜂蜜結晶形態也有不同,包括油脂狀、細粒狀、粗粒狀,這與蜂蜜的成分及貯存條件有關。
文/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