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公”教您巧識真假蜂蜜|食品|蜂蜜
原標題:“顧公”教您巧識真假蜂蜜
人民網訊 蜂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天然滋養食品,《本草綱目》記載:蜂蜜具有滋養、潤燥、解毒、美白養顏、潤腸通便等功效。然而目前的市場上,蜂蜜產品魚龍混雜,各種人工調配甚至假冒偽劣產品以次充好,危害消費者。如何辨別真假蜂蜜?筆者近日專訪安徽省蜂業協會前秘書長、安徽蜂業界元老、合肥志誠蜂業有限公司創始人顧永承老先生,請他給您支幾招。
顧老先生介紹,辨別真假蜂蜜,有望、聞、嘗、試等多種方法。
首先是望。真蜂蜜顏色看起來不是很清亮,呈白色、淡黃色或琥珀色,以淺淡色為佳;假蜂蜜色澤鮮艷,一般呈淺黃或深黃色。真蜂蜜呈黏稠狀,挑起可見柔性長絲,絲斷會自動回縮且呈球狀者為上品;假蜂蜜有懸浮物或沉淀,挑起時呈滴狀下落,有斷流。
其次是聞。真蜂蜜有淡淡的植物花香味;假蜂蜜聞起來有刺鼻異味或水果糖味。
再次是嘗。真蜂蜜香甜可口,有黏稠糊嘴感和輕微淡酸味。而一些人工混合加工的所謂“糖蜜”,則色澤較混濁,甜味略顯膩人。
最后,還可以做幾個小實驗辨明真偽。如將蜂蜜放入熱水中溶化,靜置3-4小時后如無沉淀發生則為純蜜、好蜜;以一滴蜂蜜放于紙上,優質蜂蜜呈珠形,不易散開,劣質蜂蜜不呈珠形,容易散開;取一份蜂蜜,加入兩份冷開水及四份95%的酒精,混勻后置放一晝夜,如無雜質沉淀,說明品質純正。
顧永承介紹,蜂蜜是葡萄糖過飽和溶液,有些單花蜜低溫時會產生結晶,結晶的是葡萄糖,不產生結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蜂蜜結晶與蜜種、儲存條件有關。一般蜂蜜在13攝氏度以下結晶,而油菜蜜、椴樹蜜在13-14攝氏度就會結晶,洋槐蜜則不太容易結晶。蜂蜜結晶屬自然現象,可放心食用。
顧永承說,一些假蜂蜜也會“結晶”。但真蜂蜜結晶體的透明度差,結晶層次較松軟,用手指捻無沙粒感;結晶體用筷子一扎一個眼,很柔軟,假蜂蜜則扎不動;真蜜用手捏,其結晶體很快溶化,假蜜有硌手的感覺,溶化慢或不溶化;真蜜結晶體用牙咬聲音小,而假蜜結晶體則清脆響亮。
顧永承表示,作為有著50多年從業經歷的蜂業“老人”,對市場上參加售假的行為深惡痛絕,這不僅擾亂了行業秩序,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更不利于蜂蜜行業的長遠發展。
目前,志誠公司已經注冊了“顧公”商標,產品包括“顧公”蜂王漿、“顧公”蜂花粉、“顧公蜂場”蜜系列等,下一步還將推出“七日釀”系列。顧永承說,志誠公司成立以來,本著“誠信做事、誠實做人”的宗旨,每產一瓶蜂蜜都可追溯源頭,真正做到“以產定銷”,做誠信人、產良心蜜。(程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