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作為天然食品的奧秘
從史前時代開始,人類就把蜂蜜歸入甜味食品一類。古埃及人把它看作是“太陽神的眼淚”,古希臘人和羅馬人則視之為長生不老的象征。更近的年代里,我們的祖母都曾用它來階段各種各樣的疾病。
千年以來一直是不變的采割和生產方法,蜂蜜因此是我們提供給自己最天然的食品之一。首先是花朵的花蜜,然后經過蜜蜂不停的勞作,才“生產”出蜂蜜。采集了一朵又一朵的花兒以后,蜜蜂通過一種自然的提煉把花蜜變成了蜂蜜。如果說很難計算一只蜜蜂一年的產量,我們卻可以了解到一個3萬只蜜蜂的蜂群,一年能產20到30公斤的蜜。每一公斤意味著一只“釀造工人”要在大約80萬朵花兒上面進行超過4萬公里的飛行!養蜂人來收獲的時候并不破壞蜂巢。在一個花期結束之后,非常關心質量的養蜂人只割下過剩的那部分蜂蜜,我們稱之為“增生蜜”(春初長出來掛在蜂巢上的蜜脾)。增生蜜都在一層蜂蠟包著的蜜囊里,這個蜜囊用刀割下來。去了蜂蠟的蜂房會放在離心機里提取蜂蜜。接下來會讓蜂蜜沉降48小時,讓氣泡和殘存的蜂蠟浮上來。最后裝瓶的就是沉降的蜂蜜。這樣我們可以保存好幾年。
色澤和類別
蜜蜂把花粉變成蜂蜜,通常都是液體的。只有裝瓶后,一些才可能凝固。蜂蜜含有越多的葡萄糖,就越容易凝固,變硬。最容易呈液體狀的蜜,比如槐樹蜜,是含果糖最多的。凝固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在蜂蜜裝瓶以后,或早或晚都會有的,但這并不影響蜂蜜的口味和營養價值。琥珀色,金黃色,黃色,半透明的,蜂蜜的色澤是變化無窮的。它的色澤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蜜蜂采蜜的植物。栗樹蜜是色澤最深,香氣最濃的,然后是歐石南蜜(在橙黃光線的反射下是咖啡色),百里香蜜,明亮的栗色,接下去是熏衣草蜜,一種比較淺的黃色。最亮的色澤,而且最柔和的,無疑是槐樹蜜,近乎泛白的黃色,很長時間里都是液體狀態。
味道與產地
為了得到特定植物的蜂蜜(栗樹蜜、歐石南蜜、熏衣草蜜),養蜂人把他們的蜂箱放在離他們選擇的植物種類很近的地方。但蜂蜜是一種天然產品,蜜蜂是一種半野生的動物,它們不可避免地會去采集選定植物以外的其他植物花朵。因此,一種蜂蜜被定義為某種植物的蜜,那它至少應該含有50%,這個含量可以在實驗室進行分析,確定采的是什么植物的花。而有一些蜜就用地名來命名:塞文山蜜,科西嘉蜜,山區蜜,石灰質地區蜜。我們稱之為單產區雜蜜,就是說蜂蜜中有采的多種花,但卻都是來自一個單一的地區。
營養質量
因為富含可迅速吸收的糖分,蜂蜜是一種高能量食品(100克蜂蜜能產生300卡路里的熱量)。因為所含蔗糖的含量極小,蜂蜜比其它糖類更易于消化。它還具有一定的輕瀉特質,作用于腸類菌叢,可增進消化吸收,同時它還對喉嚨發炎有一定作用。最后,一些蜂蜜還含有鐵質,比如熏衣草蜜和歐石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