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蜂蜜為何會起泡?是否影響食用?
不少消費者會發現買到的土蜂蜜會起白色的泡泡,對于這種現象眾人有不同的見解,為此本章就此現象展開討論一下。在網上也有不少文章提到:土蜂蜜起泡其實也是衡量土蜂蜜是原生態,是不是純正土蜂蜜的標志之一,也是一種檢測方法之一。對于這一觀點,個人倒是有幾分認同的,為何這樣說呢?原生態土蜂蜜在天氣炎熱之時較為容易起泡泡,但在氣溫溫和的春天和寒冷的冬天這一現象少為出現。因此,我們千萬不能說不會起泡泡的就不是原生態土蜂蜜。故以上所說的觀點需審時而用。
下面還是讓我們真真切切了解一下原生態蜂蜜為何起泡的緣故吧。
我們都知道土蜂蜜是一個營養成份極其復雜的天然保健佳品,里面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生物活性物質等物質。許多微量元素、生物活性物都是有著一個怕熱不怕冷的通性,一旦土蜂蜜儲存的環境氣溫較高,這些物質的活性就表現出來,從而引起土蜂蜜起泡泡現象。這也是我們強調天然的土蜂蜜不能用高溫的水沖服緣由。此外未經過處理的濃度高土蜂蜜有很強的抗菌能力.土蜂蜜抗菌作用的原因普遍認為除了土蜂蜜是糖的高濃度溶液和低pH值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發育外,更重要的是土蜂蜜中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產生的抗菌物質----過氧化氫的結果!過氧化氫在高溫下易分解出氧氣!從而使土蜂蜜的表面有一層白泡!
土蜂蜜起泡現象,除了儲存外界環境之外。另一個與自身蜜性和蜜的質量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一:存放的環境溫度越高,其現象越為明顯;其二:土蜂蜜的濃度越低其水分越高,則其起泡越也越為容易明顯,其起泡會很快引起土蜂蜜變質酸敗;其三:蜜的自身特性,據本人多年觀察考證,一般口感濃郁厚重的蜜,色澤深一些的蜜比蜜色談,口感細膩的蜜容易起泡泡。其四:春蜜比冬蜜容易起泡泡。
起泡的土蜂蜜是否可以食用?土蜂蜜起泡是原生態土蜂蜜的一個自然活性正常現象,只要保證土蜂蜜沒有酸敗的情況出現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在這里所說到的“酸敗”是:土蜂蜜在不適環境下儲存或劣質的土蜂蜜儲存過程中發生的口感變酸變樣。其實,個人認為原生態土蜂蜜是否可以放心食用一事,認為只要土蜂蜜的蜜香和口感上沒有發生什么大的變異都可以放心食用的。
綜合以上點點,讓我們更為清楚明白到原生態蜂蜜的儲存是尤其為重要的。原生態土蜂蜜的儲存理想溫度20度以下。因此,我們應該把原生態土蜂蜜放置于陰涼處,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把土蜂蜜放置于冰箱儲存,在此就土蜂蜜儲存特地補充一點是原生態土蜂蜜本身有著較為強吸水性。因此,儲存土蜂蜜時要密封好。要不然,原本高濃度優質的土蜂蜜漸漸吸水變為劣質,進一步引起酸敗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