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子放棄20萬年薪 和朋友創(chuàng)業(yè)銷售蜂蜜
蜜蜂,隨風而行;蜂農,逐花而居。每過立春,蜂農們便帶著自家的蜜蜂一路北上,歷時半年尋訪花的蹤跡,采集甜美的蜂蜜。看著父母辛苦采集的蜂蜜只能賣給批發(fā)商,被加工后打著純天然的旗號高價售賣,而蜂農手中的好蜂蜜卻少有人問津,生長在蜂農家的“80后”姑娘小枚決心連同4個小伙伴來一次“甜蜜”的創(chuàng)業(yè),以影像記錄“牧蜂”生活,幫助蜂農從原產地直銷新鮮蜂蜜。今年,逐花而居的蜂農中,多了這群特別的年輕人。
生于蜂農家庭萌生“甜蜜”的創(chuàng)業(yè)
“打開家里那扇放滿蜂箱的房間門,蜂蜜的香甜便撲面而來。”那是一種充滿花朵芬芳的味道……
自小枚念初中起,每年一過立春,父母和家鄉(xiāng)的蜂農就會帶著數十萬蜜蜂離家遠行。十多米長的卡車滿載蜂箱、蜜蜂桶、帳篷,從瀘縣一路向北。經過四川盆地的春天,他們沿途來到陜西、甘肅、青海等地,穿梭在“花海”中采集最好的花蜜。
跟著風走、住帳篷、睡卡車,抬頭望雪山、俯身見牛羊、有花海的地方就有蜂農的身影,父親口中的“牧蜂”之路,浪漫而美好。小枚發(fā)現,歷時半年風餐露宿,采集的蜂蜜售價卻與10年前一般,她萌生了“陪父母趕一次花”的想法。恰逢昔日南開大學的同窗想創(chuàng)業(yè),小枚與4名好友一拍即合,決定用社交媒體幫助蜂農直銷新鮮的蜂蜜。“從有想法到項目上線,‘甜蜜’的創(chuàng)業(yè)前后只用了兩個多月。”
小枚的大學同窗老劉與攝影師浩哥,毅然辭掉了年收入20萬的工作,沿途紀錄“牧蜂”之路,在蜂蜜產地采集當季最新鮮的蜂蜜。小枚和小漢則負責蜂產品的標簽、LOGO、字體等包裝設計。并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完成紀錄片的后期制作。“因為項目剛起步,無法支撐所有人全職投入,且前期準備工作有很多。”小枚、靜靜、小漢等三人依舊在成都及深圳兩地負責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的直播。后續(xù),三人將陸續(xù)加入“牧蜂”之路。
不畏各種困擾助蜂農直銷新鮮蜂蜜
3月15日晚8時30分,老劉和浩哥開上一部越野車跟隨養(yǎng)蜂人龍老爹夫婦出發(fā)了。“你們真的要跟我們養(yǎng)蜂?那你們的工作怎么辦?你們不掙錢了?我做的飯你們吃得習慣嗎?在這里找不到女娃子哦……”龍老媽有些擔憂地看著兩個小伙子。
原定的第一站——安岳由于連日陰雨,臨時改成了遂寧安居。“小時候,我一直想當個牧民,逐草而居,養(yǎng)蜂人更加浪漫,他們逐花而居。”但接連的狀況讓“趕花人”有些狼狽。“第一天拍攝,浩哥的頭和手都被蜜蜂蜇了。”休息一夜醒來,帳篷上的蜜蜂“便便”與田里的油菜花一樣“茂盛”。
隨后,帶傷堅持拍攝又發(fā)現了新問題,僅一日的視頻素材就達到1G之多,筆記本的電量根本不足以支持剪輯。“太陽能充電板一到雨天就泡湯了,在荒郊野外哪去找充電的地方?”無奈之下,兩人只能將素材傳回后端,但手機流量根本不足以支持素材傳輸,隨身攜帶的無線網卡也僅有10G流量……
“其實雨天對大家生活上的影響是第二位的,更重要的是,雨天溫度低,花朵沒有花粉,蜜蜂就不會出去采蜜。”蜜蜂不工作,蜂農的一天也跟著“白搭”。紀錄工作泡湯了,老劉和浩哥只能坐在田埂上發(fā)呆,看當地的農民犁地。百無聊賴中,他們決定到龍老爹營地對面的山里散散心。兩人一心念著山頂,卻驚喜地在半山腰發(fā)現一座小寺廟。老劉立刻折返,“飛也似地”揣上筆記本、手機、充電寶、充電電池等各種設備直奔山里的小廟“蹭電”。
【網上影響】
研究生欲暫緩學業(yè)
全程跟隨“趕花人”
“趕花人”微博、微信的同步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許多人表示想和“趕花人”一起去追夢趕花。其中,有兩人準備付出行動。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民俗學研究生“@離校校”,準備把養(yǎng)蜂人的趕花生活作為畢業(yè)論文的選題,全程跟隨“趕花人”行動,并爭取導師批準,暫緩學業(yè)跟著下一屆的學生補修落下的課程。
在北京從事有機農業(yè)方面工作的“@工體上空的輕騎兵”也正在處理手頭的工作,準備全程跟隨,考察“趕花”這種最原始的養(yǎng)蜂方式。“北京附近有很多養(yǎng)蜂場,以前也是要趕花的,但因為太辛苦,很多人都放棄了,這些蜂場的蜂蜜也再難以達到有機產品的要求。”
【延伸閱讀】
眾籌網站助夢
上線17日目標完成86%
“趕花人”項目有別于以往尋找“天使投資人”的方式,于3月7日在某眾籌網站上發(fā)起“紀錄蜂農逐花歷程,回報原生態(tài)的現采好蜜”眾募項目,借助一群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夢。
眾籌,即大眾籌資,指用團購加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由想創(chuàng)業(yè)但缺乏資金的“發(fā)起人”在互聯(lián)網眾籌平臺發(fā)起眾籌項目,支持者可選擇感興趣的故事及回報進行支持。拍電影、做展覽、做公益、搞發(fā)明……眾籌網站的出現,幫助年輕人實現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
“趕花人”預計在45日內募集15000元創(chuàng)業(yè)資金,支持金額15元至1998元不等,以分擔車旅費、帳篷、影像后期制作等費用,并以蜂蜜、花粉等實物進行回報。截至昨日記者發(fā)稿時,項目上線17日,已獲得79次支持,籌款12993元,完成86%的進度。老劉說,“我已經做好這一年坐吃山空的準備,眾籌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品嘗到真正的好蜂蜜。”
上一篇:健康須知:蜂蜜養(yǎng)生警惕 糖尿病患者忌食用
下一篇:四類人千萬別喝蜂蜜